一文钱难倒英雄汉,普京大帝难解经济困境
中国有句古话说“一文钱难倒英雄汉”,饥肠辘辘偏又囊中羞涩的时刻买一文钱的馒头也是个难题。被人认为是世界上最有魅力的男人之一的普京就遭遇了这样的困境:
连续2次金融危机加上西方经济制裁导致俄罗斯国内通胀严重,物价横飞,工业生产停滞,金融领域更是遭遇了大规模资金外逃而带来的萧瑟景象,股市和债市几近崩溃,俄罗斯人民群众的生活变得困苦不堪,不少人的薪资仅仅足够支付食物的开支。而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制裁下,俄罗斯对外经济贸易出现困难,甚至作为“工业血液”的原油出口也遭遇了国际能源价格偏低的寒流。
这并不是俄罗斯刚刚出现的景象,而是自2014年开始就已经出现的问题,当年的俄罗斯尚未从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中走出来,就再次陷入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制裁当中,尤其是针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西方银行对俄罗斯银行贷款的限制,仅仅2015年一年俄罗斯的资金缺口就高达1600—2000亿美元的资金,可想而知俄罗斯在硬生生挺了3年之后对外资本会缺乏成什么样子,无怪乎最近一直有交易员在计算,如果俄罗斯为了救市而动用外汇储备到年底就会消耗掉50%的外汇储备。可以说,目前的状态对俄罗斯来说是最黑暗的时刻,这是对当前俄罗斯的掌舵者普京经济改革能力的一种考验,更是俄罗斯命运的分岔路口:成功则迎来黎明,失败则永堕入黑暗。
那么为什么俄罗斯会陷入如此困境?俄罗斯目前进行的改革能否发挥作用带领俄罗斯走出困境呢?属于俄罗斯的未来究竟会如何?让我们通过了解事件发生的背景探究原因,通过研究其应对政策来了解其命运吧!
内忧伤根,外患催命——红场的哀歌
如果俄罗斯经济模式不是单纯的能源依赖型,那么就算是国际能源价格暴跌也不至于对俄罗斯经济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如果没有美国为首的国家对俄罗斯实行经济制裁等系列策略,那么即便是国际能源暴跌俄罗斯也能从泥潭中爬出来继续上路。但是当这两者结合之后留给人们的景象就是——红场之上遍飞哀歌。
俄罗斯的经济危机是如何引起的?很多人认为是连续两次经济危机,有人认为是历史遗留问题导致的,但笔者认为,纵然全球性金融危机威力巨大,但是俄罗斯单一的、依靠能源为支柱发展的经济模式才是直接原因。
这样的经济模式导致西方国家非常容易的就掐住了俄罗斯经济命脉——原油出口,他们所要做的只要放松对产油国的军事打击和制裁,让中东和页岩油生产商们疯狂生产就足够了,市场上供给的原油越来越多,但是在多国经济缓慢复苏的情况下,需求量却没有增长,因此2008年至2009年间,辅助金融危机的力量,国际原油价格从146美元/桶的云端跌至33美元,2014年国际原油价格再次从106美元/桶暴跌至40美元/桶甚至一度跌至最低点26美元,这对于俄罗斯来说不是伤筋动骨,而是元气大伤。
其实,如果俄罗斯能够如同日韩一样,对美国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力量表示崇拜,然后俯首称臣的话,西方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也许不会这样惨烈,但是俄罗斯拥有广阔的国土面积、丰富的资源、强大的军事国防能力和勇敢无比的人民,俄罗斯生来就不可能如同日韩一般富裕而舒适,却将国家主权拱手让人。因此,俄罗斯与美国注定是一对敌人。
普京大帝的回击:俄罗斯经济改革
俄罗斯人不会眼睁睁看着被人制裁而丝毫不做反映,而普京本人早已经意识到这种可以说是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的弊端,自他执政之初就一直力求改革,2008年2月普京在谈到《俄罗斯2020年前发展战略》时指出:“尽管近年来取得了一些成绩,我们还是未能摆脱能源型的经济发展模式。目前俄罗斯对进口商品和技术的依赖性不断增强,导致我们沦为世纪经济的原料附庸,并被挤出世界领先国家的行列。同时也无法保障俄罗斯的国家安全和正常发展,国家还会面临存亡的危机,这丝毫没有夸大其词。为避免事态这样发展,国家创新发展战略是唯一现实的选择”
从《俄罗斯2020年前发展战略》和普京在2008年向俄联邦议会发表的国情咨文来看,可以将其经济发展策略总结为从单一资源粗放型经济转向复合型创新经济发展策略,其主要经济改革内容为:
一是由注重追求经济增长规模和速度转向追求增长质量,特别是把实现经济增长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福利密切联系在一起。
二是从进口依赖型转向进口替代型。
三是从主要注重俄欧洲部分经济发展转向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引用自《论俄罗斯经济转型》)
为了达到制定的经济目标,俄罗斯还制定了详细的经贸发展策略。笔者参考了黑龙江大学东北亚经济研究中心博士邢玉升副教授的相关论文,总结提取出俄罗斯关于详细经贸策略共6条,并列举如下:
1.加大对教育和科研的投资力度,推动技术创新
2.限制资源出口,鼓励境内产品深加工,努力实现进口替代
3.整合行业资源,建立超大型国家公司,提升产业竞争力
4.建立各种类型经济特区和科技园区,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招商引资搭设平台
5.制定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开发战略,推动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及与亚太地区的经济技术合作
6.保护与促进政策并行,以灵活的外贸政策引导和推动发展模式转型
但是我们可以发现,虽然俄罗斯目前经济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好转(尤其是在2017年以来原油价格攀升的情况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组织对于莫斯科的经济展望也开始回调。但是我们如果研究俄罗斯出口贸易就会发现,即便是经过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俄罗斯出口占比中,能源及初级加工品的占比仍然很高,木浆和纸浆、农产品、农业原料等与能源加起来总共占据俄罗斯出口的70%左右(2014年数据,2016年数据没有找到,但是根据新闻媒体报道俄罗斯是原木和石油世界第一出口国,相信其经济结构没有太大变化),虽然陶瓷、玻璃制品、机电等的出口额度有了提升,但是仍然无法撼动第一第二产业初级产品在其进出口贸易中的地位。
深思:俄罗斯经济改革失败原因何在?
按照俄罗斯目前的情况来说,普京制定的几项策略都是较为现实的,也十分贴近俄罗斯目前的情况。早在80年代中国在经济建设中取得的巨大成就已经验证了这些措施的巨大的作用。但是从效果来看,中国经济获得了腾飞,但是俄罗斯经济却一直后续乏力,这就需要我们从根源上来分析这个问题了。
我们知道,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包含劳动力、土地、资本、资源等方面。俄罗斯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土地和资源都不是问题,资本方面虽然受到制裁,但是仍然能够从中东方面获得支持。但是从生产力这个角度说,俄罗斯幅员辽阔的土地上只有1.4亿人口,国防对于人口、财政、科研的需求巨大,可以说是成也国防、败也国防。制定了相同策略的中国,目前仍然是人口数量的世界第一大国,即便同样面临复杂的周边国家关系,中国也有余力去发展其他产业,这是两个国家策略相同却得到不同结果的原因所在。
另外,邢玉升副教授还对俄罗斯的失败提出了三点原因。第一,俄罗斯内部外汇和资金及其缺乏,这是西方经济制裁的恶果,为了获取外汇出口能源成为一种必然手段;第二,俄罗斯ZF一直重视民众福利,这点与西方国家的福利型社会非常相似,也对普京执政有利,于是利用能源换取的外汇被用在还债和ZF开支和民众福利方面,科研等方面的资金就减少了;第三,由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对其进行制裁仍旧有政治影响,很多国际公司不敢在俄罗斯进行战略性投资,导致外资流入减少。
俄罗斯:赤血仍在,需砥砺前行
没有改革是不流血、不付出代价就会完成的,印度莫迪的经济改革是这样,俄罗斯若想要彻底改变现状、彻底改变受制于人的局面需要付出的只有更多。前面我们提到,俄罗斯是绝对不会如同日韩一样对美国俯首称臣的,但是在经济发展方面,俄罗斯还有更长的路线要走,起码短时间来看,想要改变俄罗斯当前的经济模式需要转变思路,从根本上考虑改变策略的变化,虽然这需要时间,也需要更多的精力,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顽强的俄罗斯人民必然能够迎来美好的春天。
俄罗斯的郊外小河仍在静静流淌,喀秋莎的歌声仍然传唱着俄罗斯族人的英勇顽强,我们的内心仍然愿意相信,俄罗斯人民赤血仍在,愿你们仍然能够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