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发展经济学
1372 0
2017-10-31

政策驱动PPP加速落地

社会资本加速挺进环保和养老领域与政策驱动密不可分。2016年以来,相关政策密集出台,系列政策为充分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相关领域建设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

2016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农业部发布了《关于推进农业领域ZF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各级ZF做好政策制定、发展规划、指导服务和市场监管,加快从农业领域公共产品的直接“提供者”,向社会资本“合作者”和项目“监管者”转变。注重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明确社会资本平等的市场主体地位,通过市场机制吸引社会资本合作。

今年7月份,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农业部、环境保护部印发《关于ZF参与的污水、垃圾处理项目全面实施PPP模式的通知》。《通知》指出,将加大对各类财政资金的整合力度,涉农资金整合中充分统筹农村污水、垃圾处理相关支持资金,扩大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形成资金政策合力,优先支持民营资本参与的项目。     

今年8月份,财政部、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出台《关于运用ZF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通过ZF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参与养老机构、社区养老体系建设、医养健融合发展,构建多层次、多渠道、多样化的养老服务市场。通过“ZF引导、市场驱动”的方式,逐步使社会力量成为养老服务领域的主体。

PPP入库落地业绩可观

财政部日前公布的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第8期季报显示,截至今年9月末,全国入库项目14220个,累计投资额为17.8万亿元。国家示范项目共三批合计697个,总投资1.8万亿元,落地率82.1%,比2016年落地率提高32.3个百分点。

从PPP市场结构看,民企参与行业数比去年增多。民营、含民营及外资的联合体两类项目数合计270个,占落地项目数的47.2%。民营企业参与的行业领域达17个,其中,市政工程108个,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30个,养老20个。去年位居前列的则是市政工程、交通运输和水利建设。此外,相比去年,民企参与的行业新增了农业、林业、体育等。

推广PPP模式存在的问题

国开联研究院发布的《中国PPP模式与投资策略深度研究报告(2017年版)》研究显示,在国家大力推广PPP模式的背景下,我国PPP项目发展迅猛,但未来在促投资方面仍然面临着不小的压力。如果项目推进与财政承受能力没有挂钩,可能会形成新的财政风险。PPP客观上有平滑年度预算支出,缓解ZF债务的作用,但PPP项目包含ZF对社会资本的长期付费承诺以及分担项目风险而产生的显性或隐性风险,如PPP项目“一哄而上”,ZF过度承诺,可能会突破财政承受能力,形成新的财政风险。

另一方面,社会资本对于市场化程度不高的项目合作意愿不强。对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项目,社会资本参与度高,项目成本控制较好,如各地市的污水处理项目。对于市场化程度不高、投资金额较大的项目,社会资本特别是民营企业参与PPP项目的积极性不高。

理性推广PPP实施落地

首先,要为PPP模式建立稳定的法律保障环境,避免基于政策推动的不稳定性。当前PPP项目的投资周期大多跨越一任官员任期,这意味着用立法的方式规范PPP市场秩序,要比单纯基于政策更有利于消除社会对政策“朝令夕改”的担忧。

其次,创新PPP产品的实现形式和交易模式,提高PPP项目的市场深度。当前的PPP项目投资规模都较大,投资周期也较长,且多是非标准化和非证券化项目,这导致PPP资产转让市场很难活跃,投资者风险不易转移。

总之,现阶段我国PPP模式的发展要摒弃认识偏误,立足改革创新ZF在公共服务领域的智能转型理念,建立PPP模式发展规范的良性环境,激发起社会资本的参与热情,PPP模式才能持续健康持续的发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