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东军是一支什么样的军队?
日本关东军
要了解诺门罕战役,必须先了解与战役有关的一些因素。
1904年,日本入侵中国东北,挑起了日俄战争。经过一年多的厮杀,日本获胜。长期觊觎我国东北土地的日本侵略者,专门成立了一支“满铁”守备队,另留驻南满一个师团。两部兵力大约两万人,归属关东总督指挥。当时,日本在其控制的东北地区设置了“关东州”,所以这支部队也称“关东军”。由此,关东军便开始了盘踞东北长达40年之久的罪恶活动。
1926年以后,日本加紧推行侵略中国的大陆政策。关东军里充斥着侵华的急先锋,如本庄繁、板垣征四郎、土肥原贤二、河本大作等。从1919年成立到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关东军在中国东北不断挑起事端,策划了“满蒙独立”“皇姑屯事件”“九一八”事变等,成立了伪满洲国。
1932年,关东军司令部迁至长春,司令兼任日本驻“满”大使和关东军长官,掌握伪满军政大权。从此,关东军对中国东北实行殖民统治,残酷镇压抗日军民,疯狂掠夺粮食和矿产资源,妄图把中国东北建成日本进一步侵略扩张的重要战略基地。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关东军总兵力增至5个师,为日军驻海外最大的战略集团,除统治中国东北外,还担负对苏联及整个东亚地区的作战任务。
苏联和日本为何在诺门罕冲突不断?
诺门坎战役
九一八事变后,苏联一方面对日本侵华行径采取默认、妥协政策,避免直接刺激日本,引火烧身;另一方面,也开始加强对外蒙古地区的控制。在苏联看来,外蒙古地区经济落后,人口稀少,很容易被日军占领,由此不仅构成对西伯利亚地区的直接威胁,且极易切断西伯利亚大铁路,造成苏联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联系的中断。日本在占领中国东北地区后,对绥远及察哈尔蠢蠢欲动,这使苏联感到日本有进攻外蒙的野心。
诺门罕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新巴尔虎左旗境内,海拉尔南方稍偏西180公里处,蒙古境内的哈拉哈河从此处流过。这一带地形复杂,大小沙丘接连不断,人烟稀少。由于历史原因,当时内、外蒙古边境线的划分在有些地方不是很明确。对于诺门罕地区的边界走向,满蒙双方的主张是对立的。外蒙独立后把诺门罕划入境内。1931年日军侵占东北后,日本控制下的伪满认为哈拉哈河中心线是满蒙边界。因此,伪满军队和外蒙古边防军围绕这块方圆数十公里的地域纠纷不断,冲突迭起。
在发动诺门罕战役之前,关东军对诺门罕地区苏蒙兵力的配置以及地形等自然条件进行了周密的侦察。之后,关东军进行了战略布置。1939年4月,关东军司令官植田谦吉命令所属各兵团司令官,一旦发生纠纷,部队应“采取果断行动”,至于后果,由“司令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