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更正一下以上的正确答案。
很冒昧,上面这位同学的逻辑是错误的。
下面是正式的公式推导:一开始的均衡产量为20,价格为10
我们记减税后的均衡产量为q’,记对于需求方的价格为P(D:q’),供给方的价格是P(S:q’),显然,需求方的价格和供给方的价格是不一样的,即P(D:q’)=P(S:q’)-t,因为减税了,所以说需求方提供的是市场价格,但需求方得到的确是市场价格加上一个税收的优惠。
则30-q’=q’-10-t,可解得调整后的均衡产量为q’=20+t/2,均衡价格为P(D:q’)=10-t/2
也就是说,实际上曲线是没有变化的,只是均衡点移动了,那为什么会产生均衡点不是曲线交点的现象呢,我们可以看做是国家给了企业一个补贴,使企业愿意在更低的价格(实际上价格并没有贬低)下生产更多的产品。
这个过程在范里安的中级微观经济学中有详细介绍,其他版本的中级微观经济学应该也会有所涉及。
不是为了分数,只是为了回答,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