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Choose B, process following,
MR1=MC1=C0, MR2=MC2=C0+10.
E1=E2=E<0,MR1=P1(1-1/E)=C0,MR2=P2(1-1/E)=C0+10,
P1=E/(E-1)·C0,P2=E/(E-1)·(C0+10)=E/(E-1)·C0+E/(E-1)·10<P1+10.
the end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3-13 15:34:31编辑过]
到现在还是没有解决啊。
问题在于这个垄断厂商面对的需求弹性到底是怎么样的没有给清楚!
1、如果商品总是缺乏弹性的呢?例如自来水公司(而且我觉得很多垄断厂商的产品是缺乏弹性的),显然缺乏弹性的。那么价格上涨幅度小于10。
2、如果商品既有富有弹性的区域又有缺乏弹性的区域,当然垄断厂商会选择在富有弹性的区域。那么价格上升的幅度大于10。
3、如果厂商的产品需求曲线是单位弹性的,那么价格上升10。
大家可以依照此方式
得到以下结果
独占厂商的MC为一水平线,课征从量税(t)后,市场价格上涨t/2。
祝顺利
好像只有处处单位弹性的时候才是上涨t/2吧,一般情况下应该是上涨E/E-1,如果是弹性无穷大也就是接近完全竞争,就涨价t,如果完全无弹性比如土地,那就不涨价,所以价格上涨的绝对额在(0,t)之间
再说一点就是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不是由垄断厂商决定的,它是由市场上的消费者决定的,即:对弹性的要求不是垄断厂商想要就有的,厂商只能被动的接受消费者决定的弹性,所以说厂商未必能够选择弹性大于1的区域进行生产(可能消费者行为确定的消费曲线不存在弹性大于1的区域)。
所以我说这个题的条件太少,建议该题加上一个条件就是:弹性恒定且大于1(或者小于、等于1)。那么这个题才有确切的答案
我是画图的,价格增加后需求量减少。新的平衡取决于怎样实现供应者的利益最大化
应该高于10元,
如果厂商成本是C,将需求曲线向下移C个单位,得出利润需求曲线
厂商选取的必然是,利润需求曲线下投影面积最大的一点。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3-14 15:51:05编辑过]
范良明 发表于 2010-5-15 00:47 不知道这样想有没有问题,请大家指教: MR=d(pq)/dq=(qdp+pdq)/dq=q*dp/dq+p=cp+p=(1+c)p=MC p=MC/(1+c) 所以,当MC增加10时,p涨幅大于10,其中c是价格弹性,即c=qdp/pdq,0>c>-1,常数。
原图尺寸 445.55 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