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2006-3-13 14:31:00
听不明白你们说的。我怎么认为是不确定。取决于需求弹性。如果需求弹性为1,则价格上涨5元。Q=0.5*Ed*(MC+1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3-13 15:10:00

Choose B, process following,

MR1=MC1=C0, MR2=MC2=C0+10.

E1=E2=E<0,MR1=P1(1-1/E)=C0,MR2=P2(1-1/E)=C0+10,

P1=E/(E-1)·C0,P2=E/(E-1)·(C0+10)=E/(E-1)·C0+E/(E-1)·10<P1+10.

the end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3-13 15:34:31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3-13 15:42:00

到现在还是没有解决啊。

问题在于这个垄断厂商面对的需求弹性到底是怎么样的没有给清楚!

1、如果商品总是缺乏弹性的呢?例如自来水公司(而且我觉得很多垄断厂商的产品是缺乏弹性的),显然缺乏弹性的。那么价格上涨幅度小于10。

2、如果商品既有富有弹性的区域又有缺乏弹性的区域,当然垄断厂商会选择在富有弹性的区域。那么价格上升的幅度大于10。

3、如果厂商的产品需求曲线是单位弹性的,那么价格上升1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3-13 15:54:00
以下是引用husn88在2006-1-23 23:05:00的发言:

大家可以依照此方式

得到以下结果

独占厂商的MC为一水平线,课征从量税(t)后,市场价格上涨t/2

祝顺利


好像只有处处单位弹性的时候才是上涨t/2吧,一般情况下应该是上涨E/E-1,如果是弹性无穷大也就是接近完全竞争,就涨价t,如果完全无弹性比如土地,那就不涨价,所以价格上涨的绝对额在(0,t)之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3-13 16:15:00

再说一点就是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不是由垄断厂商决定的,它是由市场上的消费者决定的,即:对弹性的要求不是垄断厂商想要就有的,厂商只能被动的接受消费者决定的弹性,所以说厂商未必能够选择弹性大于1的区域进行生产(可能消费者行为确定的消费曲线不存在弹性大于1的区域)。

所以我说这个题的条件太少,建议该题加上一个条件就是:弹性恒定且大于1(或者小于、等于1)。那么这个题才有确切的答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3-13 16:16:00

我是画图的,价格增加后需求量减少。新的平衡取决于怎样实现供应者的利益最大化

应该高于10元,

如果厂商成本是C,将需求曲线向下移C个单位,得出利润需求曲线

厂商选取的必然是,利润需求曲线下投影面积最大的一点。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3-14 15:51:05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15 00:47:07
不知道这样想有没有问题,请大家指教:
MR=d(pq)/dq=(qdp+pdq)/dq=q*dp/dq+p=cp+p=(1+c)p=MC
p=MC/(1+c)
所以,当MC增加10时,p涨幅大于10,其中c是价格弹性,即c=qdp/pdq,0>c>-1,常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12 17:45:46
这道题和平常的税收问题的最大不同,是由于假定了Ed不变。
平常的税收问题有分担,是因为正常的需求曲线(例如线性的)的Ed会随价格变动,所以价格上升不会超过征税额。
此题的考点就是两个:1、题目没明说,考查知识点:垄断厂商的决策区间一定是Ed大于1,这一点前面几位已经说得很清楚了。2、考查MR=P*(1-1/Ed)。Ed大于1,又假定为不变,利用MR=MC,马上可以解出价格上升大于税收额10。
此题的情况特殊,少见,但有存在的可能性。
争论应该可以结束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12 17:47:50
范良明 发表于 2010-5-15 00:47
不知道这样想有没有问题,请大家指教:
MR=d(pq)/dq=(qdp+pdq)/dq=q*dp/dq+p=cp+p=(1+c)p=MC
p=MC/(1+c)
所以,当MC增加10时,p涨幅大于10,其中c是价格弹性,即c=qdp/pdq,0>c>-1,常数。
你MR的表达式有问题。参考我的上一贴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13 14:54:31
3楼的最简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25 21:27:53
最近在看范里安的现代观点,看过前面的讨论,本人不才,现就上述讨论做一个简短的总结。
首先,3,4楼的回答代表了对楼主问题的各种回答中的最准确的两个,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对弹性为什么大于1没有进行数学推导,后来有人做了这项工作,我现在重新写一遍给大家看:垄断厂商必然在MR>0的产量生产,由MR=P(1-1/Ed)>0 (其中Ed取绝对值,为正)推得Ed>1,这是范里安现代观点给出的回答,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看看;
其次,大家有关税收转嫁问题的讨论还是比较多的,对于税收的分担主要是看供给和需求的弹性,我之前在一个帖子里看到一位同学给出了具体的表达式,现给出,希望对大家有启发意义:税收的分担:需求方分担比重:Es/(Es+Ed),供给方:Ed/(Es+Ed)其中Es,Ed分别为供给弹性和需求弹性,都取绝对值,从这里可以看出,谁的弹性小谁的负担就越大。
最后,给那些比较喜欢凭感觉想问题的同学一个善意的建议:思考经济学问题时,多用数学推导,尽量少用感觉作为结论的唯一依据,凭感觉想出来的东西有时候不一定对,且对学习经济学的良好习惯的培养也不好。
以上三点希望对大家有点用,挂一漏万在所难免,欢迎大家指正批评。我的qq是805579718,对经济学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加我一起讨论相关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一开始算的就是和三楼一样,
真是服了楼下某些乱七八糟 乱X的。
不过是网上也没啥好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19 15:53:14
选A

断厂商的定价原则服从公式:P=MC/(1-1/Ed),
而这一公式是由MC=MR,和P=MR/(1-1/Ed)得到的。
由于厂商的边际成本MC增长了10元,而一般情况下,垄断厂商的定价在其需求价格弹性大于1的位置,那么就有P的增长大于10元的结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3 20:48:20
别争论,看看我画的图我相信大家就会停止争论了,相信大家都看的懂。
附件列表
未命名啊.bmp

原图尺寸 445.55 KB

未命名啊.bm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3 21:07:44
本题其实就是考查均衡条件MR=MC,而垄断厂商的MR=P(1-1/E),对厂商征税意味着厂商的边际成本要向上平移10个单位,征税后也要均衡决策,由新的MR=MC,可知MR也将增加10个单位(关键的假定在MC不变),P的变化则取决于E,因为垄断厂商在E>1决策,所以均衡价格必然上升大于10个单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3 22:54:31
一声叹息,四顾茫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