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647 5
2009-11-06
东京、香港、上海、新加坡、雪梨、首尔、孟买还有杜拜,一堆亚洲大城争相发展金融中心。有的靠规模,有的凭特色;这是一场多元发展、各有千秋的争霸战。它们如何竞争?

挟着丰沛资金的冲力,上海证交所近来交投热络,上海综合指数在过去十八个月涨了三○○%。外资急着想分到更大一杯羹,但中国官方仍坚持资金管制,以确保大多数的资金流向国内市场。

上海 进一步接轨国际

上海股市的投资人约有七到九成都是散户。估计全中国约有五千万人已有股票户头,每天再增加三十万个新开户。为了让股市降温,今年初中国财政部将证券交易印花税由原先的○.一%调高为○.三%。再加上其它的降温措施,使得大陆股市在五月底与六月初下跌,但夏季时又强劲上涨。

对于试图打开中国市场的外商而言,最近看到了新希望。为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同意开放部份保险市场。从耕耘已久的AIG集团,到新进的英杰华集团(Aviva),都积极在中国广布据点。对外国银行的限制,也在慢慢放松当中。为了进一步与国际接轨,中国官方最近更买下美国私募基金公司黑石的部份股权。

中国政府希望让上海再度成为强大的金融中心,但纵使有这么多的资金及生意涌进上海,上海仍旧面临了所有开发中国家新兴金融中心都有的问题。例如,许多外国访客在上海机场降落后,会坐磁浮火车进到市区。这是全世界最快、时速最高达四三○公里的火车,但却在离市中心好几英里外就终止了。上海就像它的磁浮火车一样,要达到国际水平,要改进的地方还很多。

上海只是亚洲众多重要金融枢纽的一员。和美国、欧洲不同,亚洲还没有哪个金融枢纽独具领袖地位。目前,亚洲的股票交易主要集中在东京、香港、上海和新加坡。此外,还有很多较小的金融中心,如雪梨及首尔等。上海和孟买也希望成为亚洲的金融中心,但都还需要相当的努力。

过去有人担心,上海可能会抢了香港的风采,但这个前英国殖民地至今仍是股票上市、合并案及其它金融交易的重要中心。香港成为中国的特别行政区已经十年了,始终是全世界进入中国及台湾的门户。

英国殖民时期留下的各种体制──英语、西方法律体系及国际水平的公司治理──即使在回归十年后,仍运行不晦。与金融相关的专业服务,如国际性的律师事务所,在中国受到高度的限制,于是以香港为基地。香港有三分之一的挂牌公司、一半的股市市值,来自中国企业。去年,中国工商银行就是在香港和上海,同步风光上市。

由于生产基地已移到中国,金融服务业对香港的经济更形重要。这对地狭人稠的香港而言,是正面的转变。但近年香港的各种成本飙升,空气质量恶化,交通阻塞更形严重,很多基金经理人传出要搬到新加坡,以躲避空气污染。

新加坡 要当通往印度的大门

和香港一样,新加坡的成功,得来不易。和香港的自由资本主义相比,新加坡属于管理型经济,决策的制定及执行都十分迅速。新加坡政府将金融业订为策略性产业后,只花了几十年,就有了蓬勃发展的交易所,跻身为财富管理的重要中心,精品型对冲基金的数目也不断成长中。

新加坡能成为金融中心,主要因为政经稳定度高、提供金融诱因、搭起国际桥梁,且营造绿意盎然的居住环境。批评者则认为新加坡很无趣,费用成本也在提高当中,而且受政府影响过巨,外国律师事务所同样也受到限制。

新加坡在私人银行业务方面,表现特强。官方估计,财富管理的市场约在两千亿到三千亿美元之间。不过部份业界人士估计,实际金额应该加倍。新加坡交易所有股票和衍生性金融商品两种交易,近年来日益全球化,大约五分之二的市值来自外国公司。为了追求专业化,新加坡交易所也替造船及房地产等行业,创造了高流通性市场。

新加坡交易所和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合作超过二十年,现在和马来西亚交易所建立了联机机制,也拥有孟买交易所五%的股份。今年六月,东京证交所取得了新加坡交易所将近五%的股权。日本金融人士及他们的家人喜欢派驻新加坡,因为这里政经环境稳定,生活写意。


另外,新加坡以境内的印度人口为基础,将自己定位为通往印度的大门。不过,孟买自己也希望能在不远的将来,成为全球的金融中心。挟着十二亿人口及快速的经济成长,孟买很有机会成功。但在目前,孟买还是以国内市场为主。

印度股市的投资人,还是以个人为主(有人估计高达九五%),法人仍算少数。印度国家证交所的拉玛穆尔提估计,外国机构投资人约占印度股市交易量的一○%。和所有发展中的市场一样,印度希望增加机构投资人的数量,以加强市场的深度及成熟度。

但对国际金融人士而言,目前印度的保护色彩过浓,基础建设不足,投资不易。不过,已有改善的迹象。一位外国金融人士表示,在开放市场方面,「印度政府目前已有正面的表态。」国际金融人士希望看到的改变之一,是解除外人投资股市的严格限制。

东京 展开一连串改革

东京是亚洲最大的金融中心,但它还是以国内市场为主。东京扮演金融枢纽的角色,已有好几个世纪的历史,好几家全球最大的企业,总部就设在东京。东京证交所是全球第二大的股市,但东京的金融界及部份政治人物现在发现,这波聚焦亚洲的金融热潮,日本抢到的生意远不如其它亚洲城市。日本政府已展开一连串的改革,希望日本成为一个更有吸引力的金融中心。例如,日本金融业主管单位已经宣布,计划重新规范银行业务及股票交易之间的防火墙,让金融集团能提供客户更好的服务。

日本的金融部门似乎还没有走出所谓「失去的十年」。银行业是日本金融业的基石,但一九九○年代日本经济泡沫破灭,银行业元气大伤,也退出了资本市场;至今日本人的主要融资方式仍然仰赖银行信贷。同时,日本的税率很高,批评者认为它规范过多且效率低,对外国人不友善,会计准则也和国际标准不同。

即使如此,金融市场仍由外国人主导。一位西方高级主管表示,年轻的日本投资银行家,交易经验通常远不如伦敦及纽约的同侪。在过去,日本最优秀的大学生毕业后就进入日本银行工作;现在,愈来愈多人选择到高盛或瑞银等外国金融机构工作。

和西方不同,亚洲的证交所很少公司化和上市,因此无法以这种方式提升效率及竞争。亚洲股市虽然蓬勃发展,但亚洲对广受西方对冲基金经理人欢迎的新型金融操作(如衍生性金融商品),仍然十分保守。一九九七金融危机的阴影仍在,亚洲的许多资金流动,仍透过总部在纽约或伦敦的国际投资银行进行。

香港证交所的行政总裁周文耀指出,亚洲各金融中心的多元性,反映了亚洲幅员广大的地理特性,以及各地不同的经济现实:「亚洲每个国家的发展阶段不同,面对的挑战也不同,因此解决之道也不同。」但二十年内,亚洲的金融样貌,应该会大幅趋近西方水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11-6 18:43:34
“称霸亚洲金融中心”本身就不是个什么健康的目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6 18:59:08
diis 发表于 2009-11-6 18:43
“称霸亚洲金融中心”本身就不是个什么健康的目的
有那么不健康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6 19:32:15
原创?
最好能再详细点分析下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6 19:40:49
WORI01 发表于 2009-11-6 19:32
原创?
最好能再详细点分析下去
呃~~~~转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7 01:04:53
额,没什么意思吧,谁称霸,钱还是要赚,各有千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