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管考试 九区 经管在职研
4207 13
2005-12-16

学习经济学能够自如地阅读经济类的英文原版著作是一项基本素质吧,奇怪的是当我向别人说起自己已经适应了英文读物,而且已经阅读了一定数量的原版文献及著作时,许多学经济出身的人都显得很惊讶,这是不应该的反应.

相信这个论坛上不少人都已经完全适应了英文文献的,毕竟这在中大的岭南学院和前武大的经济研究所都是作为一项基本素质存在的,这两个学院用的许多都是英文教材.

我个人的经验是这样的,开始时读的是老萨的<economics>,第一页好象花了我两个小时,碰到不懂的单词就查,再见到忘了再查,用的是朗文的全英字典,老萨的文笔很好,写的文章很多字典查不到,专业名词字典也查不到,于是只好用金山了.这样其后的20页我每页平均花费1个多小时,20页过去后,脑袋就像开了一扇窗一样(初步适应阶段),大部分的常用词我都不必再查了,以后每章除了一些专业词外,要查的词也不多了.这样一本书硬啃完,虽然初步适应了,但读起来很吃力,也不好理解文意思.然后就是varian了,读了老萨再到老范就轻松了很多,查的都是专业名词,这样把这本书也硬吞后,回过头来重看第一章----感觉文中的一切清清楚楚的展现在我面前了,这时是已经熟练适应英文文献了.

个人经验:初步适应英文读本,时间7天,每天近四个小时(一页反复看,看懂再过页);

熟练阶段:至少三个月(需要时间消化).

我现在读的中级宏观及名家论文,经典著述都是读的原版,以此问与经济学同好共勉,希望大家都能下点功夫适应原著.

[em01]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5-12-17 00:24:00
楼主能否传授小虾一些适应英文读物的方法呀,鄙人还未能适应,觉得每次看完英文教材后都忘了前面说的是什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17 02:29:00

支持楼主的说法,个人认为学西方经济学最好就是读原版书与文献,翻译版要么版本太老,要么翻译的质量成问题,要么印刷质量不敢恭维……

我印象很深刻,第一次尝试读Tirole的The Theory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的中文版,简直是类似于地狱一般的感受,感觉像文言文……后来直接读英文原版就顺多了!总结了一下其中的原因:英文与中文是完全不同的两个语系,在表述方面有着巨大的差异以及习惯,在翻译这种专业书籍的时候只能够做到按照字面原意来翻,而做不到以中文方式来表述的目的,因此读起来特别别扭,感觉像是用中文去套英文一样!不信的话,没读过这本书的可以去试试!

如果语言没障碍的话,个人建议除了中国经济学作家自己写的中文书外,一切的英文资料与书籍都读原版,这不仅是对自己的一项挑战与考验,更为自己今后出国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就算不出国,如果能够用英文来发表学术论文的话,你的观点也能够更快、更准确地被世界所认可!大家说对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17 09:10:00

硬撑,每一页哪怕一个单词不会也查,看到了似曾相识半生半熟的也查,查完不做记号,下次遇到忘了再查,这样子前面20页过了以后你的词汇量已经有了质的变化.至于说看过就忘了,那是你还未到熟练阶段吧,把一本书硬吞后再回来看看,就好很多了.毕竟学经济理论不是要记,而是要"理解",要自己思考和发挥的好的.另外,最好买一本梁小民的经济学教材,先看了这本再看英文版本的教材(例如varian)的,这样varian的书你看时就不是在学新知识,而是在深化原来的知识,里面的东西也好懂了很多.琉璃娃还有问题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22 13:37:00

呵呵,谢谢楼主赐教呀,想当上曼昆的经济学原理的时候,根本就不知道要怎么来看那本原版教材,都是靠看中文译本来理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22 13:56:00
我也度过一些英文的东西,但还是感觉读英文当时能懂,但很难记住,不像看中文版的那样深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