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行为经济学与实验经济学
1052 3
2017-11-22
脱贫工作举步维艰

根据世界银行的估计,全球贫困人口从2012年的9亿,减少到2015年的7亿多。贫困人口当中,以非洲和南亚占大多数;拉丁美洲国家的贫困人口10多年来减少了许多;中国近年来也重视扶贫,目标是要在2020年达到小康社会。

各国对贫穷的定义标准不一,国际常用的标准是一个人每天收入在1.90美元或以下。在美国,有两个成年人和两个18岁或以下孩子的家庭,年收入2万3000美元或以下,就算是贫穷家庭。


根据世界银行在2011年以2005年购买力平价估计,印度有23.6%人口(约2亿零7万人)生活在日收入1.25美元的贫穷线下。如果以日收入1.90美元计算,印度截至2015年还有1亿7000万人生活在贫穷线下。

美国是发达国家,中产阶层家庭的年收入约为5万6000美元。2015年,美国有4300多万贫穷人口,当中有许多是单亲家庭或独居者,大多数从事低薪工作或失业。

日本作家堤未果(Mika Tsutsumi)在《贫困大国美国》(Great American Poverty)一书中所描绘的美国贫困家庭,有许多是中产阶层因为失业而陷入贫穷阶层。许多人没有医疗保险,无法承担昂贵的医疗费用,付不起医疗费而破产的中产阶层并不罕见。

多年来,美国实体经济转向金融业、高科技企业、军工产业和虚拟经济,这些领域聘用的劳动力较少,导致许多中产阶层失业。

整个非洲大约有4亿人口生活在贫穷线下,贫穷家庭大多数集中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一些国家,包括肯尼亚、埃塞俄比亚、卢旺达、苏丹、坦桑尼亚、索马里、乌干达等。虽然这几年非洲经济有一些增长,但是人口增长也很快,工作机会依然是僧多粥少,贫穷家庭的收入很难提升到1.90美元的水平。

南亚国家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和斯里兰卡,贫穷人口大约是2亿,印度占大多数。印度多年来的经济增长率都在6%以上,有大约3亿人口属于中产阶层。不过,因为收入分配差距太大,没有固定住所和失业的贫穷人口依然很多。全球化让许多发展中国家得到好处,但印度的贫穷阶层并没有因为全球化带动的经济增长而脱贫。

拉丁美洲国家的贫困人口自2000年代以来减少了很多,生活在日收入2.50美元的贫穷群体,10多年来几乎减少一半。2008年金融危机后,拉丁美洲的贫穷人口并没有因为经济放缓而增加。

全球化使得全球约10亿人口脱贫。拉丁美洲约有6000万人脱贫,但墨西哥、委内瑞拉、尼加拉瓜和危地马拉等国仍有许多贫穷人口。

世界各国正在努力减少贫穷人口。要使贫穷家庭脱贫,全球每年要花费大约6000亿美元,各国要以重大的举措,努力去完成艰巨的任务。
转自:联合早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7-11-22 16:17:58
美国自己定的贫困线和世界银行定的贫困标准完全不是一种东西,世银的标准是最低温饱标准,美国的是发达经济体小康标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1-22 21:46:06
谢谢楼主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1-22 22:28:04
谢谢楼主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