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平 发表于 2017-11-26 21:52
马克思说,人首先是自然人。从这一点上说,你认为人体系统与自然系统的相似和形式同一,没有问题。
但人 ...
即然你认为,我说的“人体系统与自然系统的相似和形式同一,没有问题”。
那么,就应承认人的:有“意识”、有“价值判断”等,与物在形式上也应一样,我不知你所说的“意识”是什么,但我所理解的是就是一种“对信息的正负反馈以及控制机制”,而人与物的区别就是人类是目前已知的最高级的生物,但并非你之前所说的超越自然的异化,人类仍是自然的一员,只是目前未发现或有待发现更高的智慧生物。
但不能认为人的大脑是和其它自然系统在形式上具有完全不同的功能,不同的是内容或层次级别,在所有动物中生理规律最高的非黑猩猩莫属,因为其基因与人的相似度达到96%以上!
从2001年由6国科学家完成的人类基因测序来看,人类基因数目只有大约2.6万至4万个,若取中间值,人类约有3万个基因。人类的基因数量不见得远在其它动物之上,只是小苍蝇的1.4万个基因的两倍多,比蛔虫的两万个基因也只多出一半,就连植物阿拉伯芥也有2.5万个基因。与老鼠相比,人类也不过多了300个基因而已。
人和黑猩猩、大猩猩、猩猩、长臂猿都是由森林古猿进化来的, 人类基因跟黑猩猩的基因相比,在数目、结构、功能、细胞种类等方面相差就更少了,仅为3左右%。而人与其他生物的生理基础差别这样少,为什么现实中让人们认为人与它们之间的驾御和创造自然能力差别却那样大呢?我认为正是因为人类懂得感悟反省总结归纳(为道日损)与学习积累知识(为学日益)达到一定程度又进行感悟反省总结归纳,如此,良性循环形成可以指导人类劳动行为更优化的经验,人类的这种经验一方面通过显意识→潜意识→无意识→DNA记忆储存,当一代一代把那种有利于生存的无意识化的应激进行恐固时,就会通过DNA信息储存记忆成为先天的模式化并有可能因此以无意识→潜意识→显意识→行为。
当人类思维逻辑发展到一定程度符号文字出现了,这种只是把这些零碎的经验作为便于记忆的“经验符号”也只是零星的,当零星的符号在人类历史就像露水一样一滴两滴的日积月累成为相互联系的符号文字的“洪流”,于是,这些符号文字为基础的文化理论形成更系统的学科来指导人类的实践,使价值效用最大化(益之又益)而成本最小化(损之又损,以至近于无)。
我们当然不能无视人的意识、自我、
、“心”的存在,人的存在是身与心(自我意)是统一的。
但人虽不是机械的物;也不是一般的生命系统;不过不代表人不可能制造具有信息正负反馈的机械系统,而自然系统也不是没有类似人类意识早期形式,人类意识也是从单细胞一步一步的调控应激反应到经过差不多可能有十几亿年以上的漫长进化才开始有大脑有自我意识。可见,许多自然界中生物系统同于人类一样从应激反应的初级意识形式到最前发现最高级的中枢神经系统一一人脑的机能一一人类意识。不认识到这一点就不能正视生命进化科学观,你要说这“万物有灵论”也可,这这个“物”必须是“生物”不是“死物”,其实万物有灵论是把石头等“死物”与“活物”的生命混为一谈,我的这种系统信息反馈控制机制是从心理学关于意识进化的考察总结,它与哲学上叫做“泛神论”的更是不同的。请注意加以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