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230 1
2009-11-08
如果说奥巴马政府对待中国汇率政策的态度已变得更为放松的话,那么亚洲其它经济体的态度也是如此。
由于中国政府目前实际上施行盯住美元的政策,近几个月来,人民币对亚洲许多货币已大幅贬值,使中国企业在不断萎缩的出口市场中得到一个优势。但令人意外的是,迄今这种情况在亚洲各国几乎没有引发什么公众关注。
亚洲的主要焦点仍是美元,许多国家认为,美元(而非人民币)是本国对美贸易前景面临的直接威胁。此外,亚洲经济体对人民币的任何不安,都在一定程度上被中国经济反弹的积极影响及其激发的信心所化解。
虽然根据巴克莱资本的数据,自3月份以来人民币兑一篮子货币已贬值10%,但其影响远非均衡:过去12月间,日元升值幅度接近12%,澳大利亚元升值40%,而泰铢升值2%,新台币升值不到1%。
近月来,由于基建工程公共投资和囤积库存的因素,中国对大宗商品的需求增长迅猛,这意味着第二和第三季度从拉丁美洲和非洲的进口强劲反弹。在亚洲,印尼是大宗商品需求的受益者。最大的赢家则是澳大利亚,该国得益于中国大幅增加铁矿石和煤炭购买量。
中国在近几个月还增加了零部件和资本货物的进口,这对于台湾和韩国是好消息。
韩国有许多企业在中国拥有生产设施,这些企业将获益于人民币走低。去年韩元走低,促使许多韩国企业增加在国内工厂生产,同时削减在华工厂的产量。但近期韩元对人民币升值,正促使它们逆转上述趋势,提高在华工厂的产量。
台湾商界人士表示,美元疲软和大陆政府刺激支出这两个因素结合在一起,起到了推动台湾科技行业复苏的作用。
日本企业在中国拥有大量制造产能。对于干预外汇市场以推高美元的可能性,日本国内进行了激烈的辩论,但很少有人关注人民币疲软的问题。人民币走低使得日本出口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更为昂贵,但也使日本从中国进口的商品更加便宜。日本新任财务大臣藤井裕久已表示,日元走强可赋予日本消费者更大的购买力,这可能提振日本的消费支出,减轻该国经济增长对出口的依赖。
法国兴业银行亚洲首席经济学家格兰·麦奎尔(Glenn Maguire)表示,日本也许正倾向于接受日元走强,将其视为一种积极的动态。“食品和服装在日本消费额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这些商品的进口量很大,因此日元升值使这些商品更为便宜,”他表示。“虽然在短期会有一些痛苦的调整,但从长远看,这对社会其实是有益的。”
不过,人民币疲软正在东南亚一些规模较小、开放程度更高的经济体引起较大的问题,尤其是那些拥有制造业基础、与中国直接竞争的国家。马来西亚和菲律宾就属于此类国家。相比之下,中国企业得益于本国货币有竞争力,而且物流条件更好的优势。
大宗商品和高科技产品由于中国的复苏而得益。但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任何产品,中国往往能够自行生产,因此依靠这些领域的国家正面临更大的压力。
中国重新盯住美元汇率的后果之一,是干预外汇市场的做法在亚洲各国政府眼里变得更为体面,即便他们多数已摒弃保护主义,不再将其视为经济复苏的引擎。“中国迄今明显不愿意允许人民币升值,这起到了样板作用,促使其它国家的央行也抵制本币升值,”汇丰亚太区高级经济学家范力民表示。
欧洲各国领导人对中国的汇率政策长期抱有担忧,但与美国领导人相比,他们在这个问题上没那么直言不讳。欧洲一些领导人担心,强势欧元可能影响目前推动欧元区16个国家经济复苏的出口。
(英国《金融时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11-9 06:28:40
弱势人民币,对于在中国投资的亚洲国家和地区来说,那是好事儿。日韩台湾都乐见人民币弱势。

亚洲其他没有在中国投资的国家,本身货币兑美元已经够弱势的了,他们的出口并不因为中国的出口量曾大了,他们的就减少了,因为他们的出口量远不能跟中国比较,他们的产能,也远不能跟中国相提并论,在这样的前提下,他们只需做好自己该做的,就行了,至于中国做多做少,跟他们没啥关系,他们也不关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