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精益创业的分析
本节将使用对比的方法来分析精益创业,对比的方法可以有效减少人们的学习时间和学习精力,通过对比方法而触类旁通,快速理解新的理论。首先使用丰田生产方式和精益生产进行对比,然后使用物理实验来对比精益创业。
精益生产理论来源于丰田生产方式,二者在大多数时候可以看成是同一个理论。丰田生产方式有一个目标,其目标是低成本、高效率、高质量地进行生产,最大限度地使顾客满意。而精益生产也有一个目标,其目标是低成本、高速度、高成功率地进行创新,最大限度地使客户满意。精益的思维方式把价值定义为“向顾客提供利益”,除此之外的任何东西都是浪费。而在精益创业中,完善客户不需要的功能就是浪费。二者的区别在于,精益生产中,客户需要的价值是确定的,即参照标准是固定的,只要不能增加客户的价值,那就被看做是浪费。而在精益创业中,客户需要的价值是未知的,即客户和创业公司都不知道客户需要的价值是什么,那么只能通过不断试错来确定客户需要的价值。在试错过程中,要开发最小化可行产品验证这个价值是否是客户需要的,其他的努力都是浪费。丰田生产方式通过准时化生产来达到高效率,准时化生产的实现工具是看板。而精益创业通过快速迭代来实现高速度,快速迭代的实现工具是开发—测量—认知循环。看板和开发—测量—认知循环都是系统思考的负反馈模型。丰田生产方式通过带人字旁的自働化来实现高质量,发现质量问题立即暂停生产线,直到找到问题的本质原因并解决了才重新开始生产,有效避免了不合格产品流到后边工序,从而产生更大的质量问题。精益创业通过最小化可行产品来实现高成功率,最小化可行产品通过不断的试错,发现客户不满意的功能就立即删除,把问题通知到相关团队的每位成员,阻止该团队进行任何进一步的产品改动,并防止问题因进一步的错误更加复杂化,直至找到并修复造成问题的根本原因(如图6-91所示)。
图6-91 精益创业和丰田生产方式的对比
丰田生产方式有两个支柱,分别是准时化和自働化;精益创业的两个支柱是快速迭代和最小化可行产品。丰田生产方式的一个基础是持续改善,从而可以以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和更高的质量是顾客满意。而精益创业的一个基础是持续试错,不断的找到客户的核心认知,从而以更低的成本,更高的速度和更高的成功率使客户满意。
我们来对比精益生产和物理实验之间的相同点,二者最大的相同点是目标未知,在物理实验中验证的是假设,而在精益生产中验证的是认知。在物理实验中,当结果和假设不同时,那么证明假设错误。在精益创业中,当结果和认知不同时,那么证明认知错误。物理实验和精益创业都是不断的试错过程,就像爱迪生发明竹丝灯的过程,他经过13个月的努力,通过试用了6000多种材料,试验了7000多次,终于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发明了竹丝灯。如果爱迪生不是通过不断的试错,那么他不可能发明竹丝灯,而如果爱迪生的验证过程缓慢,即不是快速迭代,那么他不可能在13个月验证6000多种材料不合适。如果科学家停止试错,就不可能发明更好的钨丝灯(如图6-92所示)。
图6-92 精益创业和物理实验的对比
对于精益创业,莱斯提出测量的数据要可执行、可使用和可审查,而通过对比物理实验,物理实验对数据的要求几乎都可以套用到精益创业中,在不理解精益创业时,想一想物理实验中是如何做的,那么就会得到相应的启发。
我们将进一步引入系统思考的负反馈,管理学来和精益创业进行对比。在系统思考的负反馈中,当结果和目标不同时,可以通过调整控制或者目标来使得结果和目标相同。在管理学中,目标是确定的,当结果和目标不同时,通过调整管理方法,使得结果和目标相同,比如精益生产就是通过看板的调整使得结果和目标相同。在物理实验和精益创业中,当结果和目标不相同时,不是通过调整实验或者开发使得结果和目标相同,而是以结果作为衡量标准,得出目标假设或者认知错误的结论(如图6-93所示)。
图6-93 系统思考、管理学、精益创业和物理实验的对比
管理学,物理实验和精益创业的本质都是系统思考的负反馈过程,通过负反馈的不停迭代,取得更好的结果,类似于进化论的种群迭代进化,优秀的基因在竞争中得以保留,差的基因通过优胜劣汰而被淘汰,从而使种群不断进化。
图6-94 《可以量化的管理学》全书结构
图6-95 《可以量化的管理学》封面正面
图6-96 《可以量化的管理学》封面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