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匿名
2601 11
2009-11-10
王华庆书记在《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2009)》发布会上的讲话

    理性评估 把握机遇 共谋中国银行业科学发展

     ——在《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2009)》发布会上的讲话

中国银监会纪委书记
王华庆

200998日,北京)

...
二、清醒认识中国银行业面临的风险与挑战
一是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在扩散,世界经济尚未走出衰退,国内经济正处于触底企稳的关键时期,经济持续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仍然存在许多不稳定、不确定、不平衡因素,这些因素必然给中国银行业带来这样或那样的负面影响。
二是在经济下行周期,国内银行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有力地支持了经济增长,同时也必须在信贷扩张与资产质量之间求得平衡。目前,银行信贷长期化、财政化、贷款集中度高、项目资本金不实等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只有银行业实现稳健运行,才能为经济发展提供可持续的信贷支持。
三是银行内控还不完善,操作风险问题也比较突出,近年来部分银行相继发生了一些违规操作和重大的操作风险案件。目前来看,无论是大型银行,还是中小银行,无论是经济发达地区,还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内控是银行风险管理中的一个短板。
四是盈利能力将会受到挑战。一方面,过去几年以来,银行利差在逐步缩小,目前,我国银行的利差还保持在2%-3%的较高水平,长期来看这个水平也是比较高的,竞争激烈的国际银行利差要远远低于这一水平。另一方面,金融脱媒将是一个长期的趋势,国内信贷渠道占绝对主导地位的形势将会有所改变,直接融资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将会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种趋势总体上说会有利于我国金融市场的深化,但对银行业而言竞争和盈利的压力会越来越明显,传统的靠吃利差的经营模式面临调整。
三、牢牢把握中国银行业发展的重大机遇,共谋银行业科学发展
在此次危机中,中国银行业保持了健康发展的态势,而国际银行业受到一定的重创,正在进行“大修”,这为中国银行业赢得了一个发展的“时间窗口”,也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
正如接受访问的银行家们所普遍认为的,由于中国银行业在危机中的良好表现,声誉获得极大提升,增强了客户对国内银行的信心,扩大了潜在的客户基础,提高了市场地位。例如理财业务领域,国内银行高端客户的理财业务得到迅猛的发展。中国银行业良好的声誉也推动了海外业务的发展,包括设立各种类型的分支机构和附属公司,以及银行并购。国内的外资银行法人,加强了投资中国的信心,加速了融入中国市场的速度,进一步提升了中国市场在其国际业务战略中的地位。
国内金融市场的结构面临着快速的调整和发展。新一轮的企业并购重组拓宽了银行并购贷款、财务顾问等业务的发展空间;直接融资的快速发展虽然可能挤压银行信贷业务,但也带动了银行债券发行承销、财务顾问等投资银行业务的增长空间;市场的波动增强了企业避险套利的需求,促进了银行开展汇率、利率等避险增值产品创新的空间;居民理财意识的提高和财富收入结构的变化,为银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我们要牢牢把握这个机遇,实现中国银行业的科学发展。
一是必须始终坚持科学的经营理念。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始终保持理性、稳健和审慎的经营理念,这是国内外银行业多年发展实践的总结,也是历次金融危机留下的经验与教训。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通过树立良好的品牌和风险管理意识,强化“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彻底转变传统经营观念;要建立健全吸引人才、培养人才和充分发挥人才作用的长效机制,切实提高银行经营管理能力和服务质量。只有这样,才能增进社会公众对银行的信赖,增强社会公众对银行体系的信心,有效维护国家金融安全与稳定,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是必须辩证地看待支持经济增长与防范金融风险的关系。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尤其在危机时期,银行信贷必须充分发挥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和促进作用,银行和国民经济是“唇亡齿寒”的关系,同时必须贯彻“有保有压”的原则,坚守银行业风险“底线”,防止不审慎的经营行为所造成的系统性风险。银行业金融机构要统筹兼顾盈利与履行社会责任的关系,在实现股东收益最大化的同时,不断改善金融服务中的薄弱环节,加大对“三农”、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加大金融投资者和消费者的宣传教育。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充分认识金融创新与金融发展的关系,牢记创新是一把“双刃剑”,警惕高杠杆、短期化的逐利行为,确保任何金融创新都围绕服务于实体经济,服务于银行长期发展战略,与银行专业能力和风险管控能力相适应。虽然危机起因于创新产品的滥用,但不可否认,金融创新是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我们既不能因噎废食失去创新动力、畏惧创新产品,也不能忽视某些领域的市场失灵,放松对市场的审慎监管。在调查报告中,银行家们认为“衍生品等金融创新监管将更为严格”,这表达了对中国衍生品市场未来发展的担心,同时,银行家们也很睿智的表示“应坚持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推进金融创新”,这也是中国银监会对待金融创新的一贯态度。
三是必须始终坚持深化改革。只有深化改革,才能消除影响银行体系稳定的体制、机制障碍,才能构建银行业稳健运行的制度基础。要着力完善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推进银行业各项改革,进一步完善和发挥董事会的职能,提高银行战略决策的能力和水平;要充分利用各专业委员会和独立董事的作用,使董事会决策更加科学、有效;建立专业化的经营管理团队,建立符合现代银行管理制度的高级管理人员选聘机制,建立相应的问责制、业绩评估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
四是必须始终坚持审慎监管。我们非常高兴地看到接受采访的银行家对国际金融监管的思考。银监会作为银行业风险监管的第一责任人,将更加注重监管政策的反周期调节功能,体现宏观审慎监管和微观审慎监管的统一。始终坚持传统有效的和最基本的监管原则,关注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资本充足水平、大额集中度风险管理、资产准确分类、拨备充足率和透明度建设,从源头上夯实风险监管的基础。
...


http://www.pwchk.com/home/printeng/pr_070909_chi.html
附件列表

导语.pdf

大小:215.14 KB

只需: 12 个论坛币  马上下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11-10 12:57:39
凑个热闹,也是普华出的 :p
附件列表

公司上市2004.pdf

大小:748.67 KB

只需: 2 个论坛币  马上下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14 00:01:28
真不错,顶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23 21:37:49
谢谢鼓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24 09:36:08
帮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24 11:47:27
Useful! Thank you very much!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