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188 4
2009-11-11
2009年11月09日 09:27:59  来源:人民日报

对于想要参与创业板的投资者来说,当市场回复到冷静和理性后,也许才是更好的时机   
    刚刚问世的创业板,很快就让人领略到其高波动性的特质。
    在创业板正式交易之前,还有市场人士担心,因为首批创业板公司发行市盈率太高,可能会出现“破发”。然而,这样
的观点显然低估了市场对于创业板的热情。首批28家企业上市首日全部被热炒,平均涨幅超过一倍,换手率都在90%左右。只是,这样的炒作仅仅维持了两三个小时,当天下午就出现大幅回落,第二天有20只创业板股票跌停,第三天仍有数只股票跌停。
    虽然市场中对创业板企业如何估值一直有争议,但整体七八十倍的市盈率,还是超过了多数人的可接受范围。这也引发了人们的思考:为何市场对于创业板如此疯狂?
    一个新生事物的出现,往往格外吸引公众的关注。在股市里,这种关注则会成为“炒新”现象屡屡发生的推动力。然而,一个“炒”字,就已经反映出投资行为的盲目性。热情过后,留给参与者的大多是套牢和亏损。远者如2004年中小板的推出,当时8只新股打包上市,首日也是涨幅惊人,但很快就步入漫漫跌途。首日买入的投资者,大多是两年以后才得以解套,最长的则被套牢了三年。近者如2007年的中石油上市,目前中石油股价还不及上市首日最高价的1/3。此外,封闭式基金、权证等,在上市之初都被热炒过,但随后的事实证明,能够在这种投机游戏中获利的都是极少数。此次在首日买入创业板股票的投资者,目前能获利的也是寥寥。
    要改变这种盲目“炒新”的现象,最重要的是投资者应摆正心态。与身边几个首日买入创业板股票的朋友交流,他们一致认为当天的价格高得离谱,但之所以还要买进,就是希望能够出现飙升行情,以快速获取暴利。殊不知,暴利诱惑的背后,往往就是陷阱。在情绪亢奋时,往往只想到了可能的收益,却忽视了风险。其实,如果把潜在风险也考虑进去的话,这样的冒险行为实在是有点得不偿失。
    “炒新”现象的反复出现,也对市场管理和交易制度的改进提出了新要求。目前,新股上市首日的可流通比例较小,首日不设涨跌幅限制的同时,仍实行“T+1”(当日买进不能卖出)。应当说,这样的制度安排,也可能为新股爆炒提供可乘之机。为抑制创业板首日爆炒,有关方面设置了三档停牌制度。事后看,这一措施也未能很好地发挥作用。
    炒作的喧嚣很快就会过去,市场最终会按照自己的规律运行。事实上,从第二天开始,创业板28只股票的走势已经出现分化。随着今后新公司的不断加入,创业板中肯定不乏值得投资的优质公司。不过,对于想要参与创业板的投资者来说,当市场回复到冷静和理性后,也许才是更好的时机。(午言  原题:冷静面对创业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11-11 00:36:02
heh  创业板风生水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11 00:54:09
1# bnsh
显然这会引起一个更加直白而深刻的问题——“创业板和赌博哪个更理性”!
这正如同行为心理学解释问题的逻辑一样。问题出发点是站在理性的角度上来问的,可是我们需要从非理性的概念上来理解问题。
这不是概率问题,这是心理问题。创业板的股票是资产。彩票可能是,也可能不是!
彩票也疯狂!可是最终笑到最后的没有几个人!也就是说是小样本!
可是创业板不同啊,很可能一荣俱荣,这是大样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11 01:02:06
利益的驱动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11 01:02:12
大陷井,有那么值钱的话 那各个都是中国苏宁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