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挑选欧盟新领袖?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家
沃尔夫冈•明肖 2009-11-11
在《里斯本条约》(Lisbon treaty)获批之后,物色欧盟理事会(European Council)主席人选的工作正在进行。在此我无意力挺某一位候选人,而是想探讨一下这位新主席需要帮助解决的最紧迫问题。这种探讨可能会使外界正在讨论的一些候选人出局。
我们应优先考虑3个问题。首要问题是修复欧盟有欠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去年,经济风险管理在各个层面都遭遇了失败。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破产之后,欧盟委员会(European Commission)基本上处于缺席状态。这一定程度上是由于领导能力低下,同时也有欧盟委员会内部结构方面的原因。
基本上处于缺席状态的,还有以卢森堡首相让-克洛德•容克(Jean-Claude Juncker)为首、由各国财长组成的欧元集团,容克是欧盟理事会主席一职的非官方人选之一。欧元集团本可以自然而然地成为一家协调欧元区成员国财政刺激计划的机构。
当危机爆发之时,欧洲领导人缺少一个本可以做出协调反应的机构设置。当欧元区领导人峰会最终召开时,准备工作大多是在双边层面完成的,这意味着,所有人最终都诉诸于国家政策。
正是这些问题损害了欧洲的内部市场,也最终损害了欧洲的全球声誉。尽管从总量上来看,最终拿出来的整体经济刺激的规模不一定过小,但大部分属于结构性(而非周期性)措施,在协调方面十分糟糕,同时在退出战略上缺乏协同组织:正是在缺乏协调的情况下,人们所能够指望获得的结果。
因此,对于欧盟理事会主席一职的人选,我们应考虑的最重要特质之一,是有能力发现危机、准确分析在欧盟层面上需要采取何种行动、在欧盟理事会会议召开前做好具体准备、试探折衷办法的可能性,并笼络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Angela Merkel)或法国总统尼古拉•萨科齐(Nicolas Sarkozy)等领导人展开联合行动。
目前体系第二个最重要的问题,是缺乏战略性政策重点。欧盟理事会目前每6个月轮换一次。每个轮值主席国都努力推动自己所青睐的项目。尽管有一些机制来保证轮值主席国任期之间的连续性,但在较长时期内贯彻政策方面,可能缺乏足够的战略方向。例如,假若欧盟希望推动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机构拥有共同的对外代表权,那么欧盟理事会主席可能会发挥关键作用。
亟需解决的一个相关问题,是那种令欧盟政策无功而返的趋势——尤其是一些较大的成员国:德国为汽车制造商欧宝(Opel)提供的反竞争补贴就是一个明证。显然,欧盟委员会过于软弱,无力阻止这一趋势。欧盟理事会首任主席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强化欧盟的重点,阻止某些离心的倾向。
第三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糟糕的表述,对内对外皆是如此。我之所以把它排在第三位,是因为我认为,完全根据代表权来界定这一职位是错误的——英国前首相托尼•布莱尔(Tony Blair)的一些支持者就是这样做的。但我仍把这点列出来,是因为也不希望看到相反的情况,像一些希望该职位由小国领导人出任的人们所建议的那样。
默克尔上周在华盛顿所受到的礼遇表明,欧洲缺的不是能够在外国首都“令行人驻足”的领导人——英国外交大臣戴维•米利班德(David Miliband)最近在支持布莱尔出任这一职务的言论中,形象地提出了这一要求。这场讨论忽视了一点:不是通过选举产生、且没有宪法支持的欧盟理事会主席,不可能成为与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对等的角色。
有人提出,欧盟需要任命一位全球知名的人物,以增强欧盟的外交吸引力,这种说法如何?我认为,在缺乏共同外交政策的情况下,这一说法夸大了非选举产生的理事会主席的能力。《里斯本条约》设置了共同外交机构,并设立了外交政策高级代表这一重要新职位,在该条约以前的版本中,这一职位被称作欧盟外长。正是在这方面,我们应该寻求更为连贯、且更有效的外交政策领导能力。无疑,欧盟理事会主席将在欧盟外交政策问题上有自己的声音,但将其角色定位于欧盟首席外交官的看法是错误的。那样的话我们最终将会有两位效率低下、互相竞争的外交部长,同时无法实现适当的内部协调。
因此,经过如此界定,这一职位将很难(或者不可能)找到合适人选。它需要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我现在很难找出合适的人选。我对公众谈论的所有候选人都表示怀疑。毫无疑问,最终的决定将在左翼和右翼、北欧、南欧和东欧、以及男性和女性之间,进行某些复杂的权衡。
不过,欧盟理事会首任主席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上述3大因素,我对此坚信不疑。
译者/梁艳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