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2031 0
2017-12-13

     马克思扩大再生产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均衡发展模式,只要两大部类均衡发展,资本主义生产也有可能顺利进行。这个结果不能反映资本主义生产扩大与消费需求相对不足的矛盾,也不能解释资本主义生产为什么呈现周期性。马克思扩大再生产理论有哪些不足,需要在哪些方面进行完善是每个人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质疑一:从货币的角度,资本家的货币经过扩大再生产究竟有没有增值。

      对于生产资料部类的扩大再生产,马克思认为由于积累的目的,拥有货币的资本家会交替地提供货币,来使剩余产品转化为追加的货币资本,并交替的把新形成的货币资本作为购买手段继续投入流通。已经进行生产的资本家也可以直接将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剩余产品转化为生产资本进行扩大生产,而不必另外支付货币。

      我质疑拥有货币的资本家为什么会购买生产资料进行扩大再生产。从马克思的理论中我们能看到的只是积累的物质基础及货币来源问题,剩余生产资料的存在无疑为生产扩大提供了物质基础,但是这仅仅是扩大再生产的必要条件。如果货币流转速度足够快,扩大再生产也不必追加货币。借贷资本、信用资本这些资本主义发展必然产物的存在,使我们讨论扩大再生产的货币来源问题变得毫无意义。资本家生产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得剩余产品,而是为了货币增值,即G-W-G’。资本家彼此购买剩余产品的原因是正在进行的生产使生产者的货币增值,吸引他们加入到生产中来。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反复强调的货币增值、卖永远比买更重要的观点在扩大再生产理论中没有体现,反而认为会有其他资本家会互相购买这些作为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剩余产品来扩大再生产,这是因买而卖,不是为卖而买,脱离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无论何时,资本不会改变逐利的本性,不能使货币增值的买不会出现。

      如果说资本家仅仅为积累的目的就会扩大再生产,那么扩大再生产理论中时间差的存在让这种生产变得更加艰难。本期扩大再生产增加的消费需求使消费部类上期的剩余产品被消耗而转化为货币。通俗的讲,就是消费资料部类昨天的剩余价产品必须依靠两部类今天扩大再生产增加的工人消费需求转化为货币。这就要求消费资料部类和生产资料部类的生产不是同时扩大,消费资料部类要比生产资料部类的扩大再生产滞后,这意味着生产资料部类在扩大再生产时资本家预付的货币还没有全部流回。货币不仅没有增加,反而减少的事实不会刺激资本家彼此购买生产资料进行扩大再生产。

      对于消费资料部类,马克思认为由于生产资料部类扩大生产,可变资本的增加,对消费资料需求增加,消费资料部类的一部分剩余产品也暂时能够转化为货币,使消费部类货币暂时增加,同时消费资料部类为了满足增加的消费需求,生产必须以适宜的比例扩大。

      我质疑资本家的货币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增值。在这里,消费资料部类必须以适宜的比例扩大生产,“必须”、“适宜”的含义就是:它使生产资料部类资本家预付的这部分货币再等额流回预付者的手中,否则生产资料部类资本家的生产将会停止,反之亦然。这样的交换过程给人一种假象,某一部类在交换过程中的某一时刻,他的剩余产品经由资本家和工人之手转化为了货币,从流通中暂时得到大于自己预付的货币,他的货币增值了;同时,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追逐一定会将货币重新投入生产及流通中,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认可了这种形式的货币增值。事实上,虽然货币在流通中经过各种人之手,这个货币的真正归宿就是预付货币的资本家。总而言之,谁预付货币向别人购买商品,谁就会在出售自己的商品的时候,重新得到货币。通过交换,两部类利用货币互相购买了剩余产品,但购买的结果是互相交换了剩余产品,都没有使货币增值。简单再生产中以消费为目的的交换规则在扩大再生产中不适用,不会刺激资本家扩大再生产。

      马克思也明确指出,‘对整个资本家阶级来说,为了使他们的剩余价值实现就必须自己把货币投入流通这样一种说法,是整个机构的必要条件。由于在这里只存在两个阶级……对整个资本家阶级来说,若说为实现商品所包含的剩余价值而必需的货币,首先要工人阶级自己出资预付,那才是奇谈。’(卡尔·马克思,《资本论》,453页,煤炭工业出版社)不难看出,马克思认为剩余产品只能靠资本家彼此购买转化为货币。所以,扩大再生产理论中我们看到的都是补偿——价值补偿和物质补偿,每个部类的资本家得到的都是自己预付的货币——既然不能让资本家的货币增加,那决不能让资本家预付的货币减少,这也是扩大再生产理论的两部类均衡发展的本质含义。扩大再生产理论中剩余价值实现方式的实质只是以物易物,对预付资本者是G-W-G,对于接受预付资本者是W-G-W,货币仅充当了交换的媒介。在扩大再生产理论中没有货币增值概念出现,将资本家为卖而买、货币必须增值的理论置于生产之外。

      根据马克思扩大再生产理论的认识,资本家预付的可变资本会通过工人对消费资料的购买重新流回,可变资本的存在并不影响资本家货币的增减,如果仅从货币的角度分析,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将两部类所使用的可变资本都去掉,问题就很清楚了。

      第一部类成为:  Ⅰ  c+m

      第二部类成为:  Ⅱ  Ⅰ’m  +m     

      在这里Ⅰ’m 等于马克思生产理论中Ⅱc-Ⅰv,Ⅰm和Ⅰ’m不一定相等。这个简化的生产公式,只剩下不变资本和剩余价值二者的情况下,由于只有资产家一个阶级的存在,我们很容易发现,扩大生产的过程就是两部类的资本家在互相购买剩余产品,生产的结果就是资本家获得剩余产品,在货币方面,一方所得就是另一方所失。那么货币增值的方式存在于何处呢?

      更进一步,在现实经济中,工人并没有将全部收入用于消费支出,而是拥有了一定的货币储蓄,根据扩大再生产理论的观点,资本家预付的货币就没有全部流回,无论这部分货币是哪一部类资本家预付的,这一部类资本家没有进行再生产的可能。马克思扩大再生产理论是无法解释的。

      简而言之,在扩大再生产中,资本家相互购买剩余产品用于个人消费和扩大生产。这种生产,货币仅仅充当了交换媒介,预付货币没有增值,是W-G-W或G-W-G,决不是G-W-G’,这与资本家生产的目的相悖。只有货币增值才会使资本家为卖而进行买,决不是依靠资本家的扩大生产来使剩余产品转化为货币。讨论交换所需的货币来自何处,是否有扩大生产的物质基础远远小于讨论如何使资本家货币增值的意义,只要能使资本家的货币通过生产增值,资本家工厂的机器就会一直轰鸣,从而达到充分就业。

二、质疑二:从物的角度,资本家扩大再生产的需求是不是来自生产资料部类。

      在扩大再生产理论中,扩大再生产必须从生产资料部类的积累开始,因为消费资料部类的剩余产品要依靠两部类增加的消费需求来转化为货币。如果生产资料部类不扩大再生产,消费资料部类决没有扩大再生产的动机,消费资料部类的剩余价值不能实现。我们可以将消费资料部类的作用归结为:1、使生产资料部类预付的可变资本重新流回;2、再生产劳动力;3、满足资本家消费需求;4、满足生产资料部类扩大再生产增加的消费需求。

      我质疑资本家扩大再生产的需求是不是来自生产资料部类。作为自然存在的人,资本家和工人一样,必须利用生活资料来生存,消费需求是人类的最终需求,人类进行的任何生产活动,最终目的都是满足自身的消费需求,不是为满足消费需求的生产都是无效生产,是没有价值的,生产者也不会得到任何收益。任何生产都是围绕消费资料的生产而进行,生产资料部类存在的目的是为消费资料生产提供必要的生产材料,属于消费部类的衍生部类,其进行的任何生产活动都必须以消费资料部类的生产需求为中心、为主导,除资本家为货币增值目的对生产资料有需求外,生产资料对任何个人是无用的,资本家也不会为积累的目的互相购买生产资料。生产资料生产的扩大也必须以消费资料生产需求的扩大为基础,而绝不是相反。也就是说,消费需求的增加刺激了消费部类生产的扩大,增加了对生产资料的需求,进而促使生产资料部类生产的扩大,绝不是生产资料生产的扩大带来消费需求的增加。

      马克思之所以将扩大再生产首先来自于生产资料部类,而消费部类仅为适应生产部类而扩大,是因为他没有深入分析工人收入可以使剩余价值实现、资本家货币增值的因子,仅仅认为实现剩余价值所必需的货币只能来自资本家,工人阶级是没有支付能力的,消费资料部类不可能首先产生需求,这是生产创造了需求,不是需求刺激了生产。

      经济运行的需求模式应该是:消费需求的未满足,刺激消费资料部类扩大对生产资料的购买,从而刺激生产资料部类扩大生产。但是,生产的模式为:生产资料部类的扩大生产为消费部类提供必需的物资基础,使消费部类生产规模逐渐扩大。社会常常给我们一个假象,生产资料部类生产规模远远大于消费部类的生产规模,好像是生产资料的生产已经脱离了人们的消费需求,不要被这种现象迷惑,这种现象的存在只和资本的有机构成有关。

三、结论

      马克思扩大再生产理论脱离了对资本主义生产本质的分析,使扩大再生产理论在一定程度上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提供了辩护。我们只有从货币增值的角度来分析生产的进行,才能得出经济运行的正确结论。

    马克思扩大再生产理论的本意应该是从经济运行角度证明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却得到资本主义经济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正常运行的结论。我们还是应该感谢《资本论》给予我们分析资本主义生产的正确方向。我们只要从整体上理解《资本论》,不把扩大再生产理论从《资本论》中割裂开来,就会发现不是资本家彼此的买使剩余产品转化为货币,而是工人阶级——在大多数人看来最不可能的阶级——的需求使消费资料部类的剩余价值实现,使资本家的货币增值,从而刺激两大部类扩大生产;又因为工人收入不能持续使资本家的货币增值,所以生产相对过剩,陷入危机,经济呈现周期性发展。我们也就能够完善《资本论》,使它成为更为科学完整的理论体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