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17-12-19 10:41:15
张建平 发表于 2017-12-19 10:24
引入时间?你想用随便指定的时间区间来代表马克思所说的“商品世界的全部价值的全部劳动力”吗?
你总说 ...
一个牛(或马,或人体,或拖拉机等),在一条某等级的公路上,拉动一个小球,小球质量若干,拉动距离若干,时间若干,

那么,则说,牛有牛力,被人类驾驭的牛力做了功,此功等于质量*距离等等等。

上述,就叫做对运动的描述,刻画,表达,统计,观察。


那你的意思,必须全程记录牛的心电图吗?肌肉张力吗?牛神经的传导机制?牛还打了一个喷嚏,还中途撒了一泡尿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2-19 10:41:23
clm0600 发表于 2017-12-19 09:28
诺奖我没有放在眼里。
嗯,对,你的眼睛怎么放得下这么大的东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2-19 10:59:52
张建平 发表于 2017-12-19 10:24
引入时间?你想用随便指定的时间区间来代表马克思所说的“商品世界的全部价值的全部劳动力”吗?
你总说 ...
劳动,很容易刻画,很容易表达,

劳动,可以用劳动人口*劳动工日来刻画,来表达,也可以用产品的实物量来表达,

例如,一定地区一定时间上,有总劳动=总劳动人口*平均的劳动工日=总产品=(化肥2吨+白糖4车+食盐5堆+理发230人次+。。。。。)


但是,生产力、劳动力不好刻画,不好表达。


生产力,劳动力,类似于物理学当中的力。

而物理学当中的力,不好定义,不好刻画,甚至说,并不存在。存在的那是功,是能。


但是,

也如同物理学当中的力一样,生产力的力,劳动力的力,可以用劳动这个过程这个运动来表现。

有多大的劳动,有多少的劳动,那就是有多大的多少的生产力、劳动力。

而劳动,又可以用产品来刻画来表达。

有多少的产品,有多大的产品,那就是有多少的多大的劳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2-19 11:07:53
张建平 发表于 2017-12-19 10:24
引入时间?你想用随便指定的时间区间来代表马克思所说的“商品世界的全部价值的全部劳动力”吗?
你总说 ...
引入时间?你想用随便指定的时间区间来代表马克思所说的“商品世界的全部价值的全部劳动力”吗?
你总说“不是难题”,你弄一个给大家看看呀。
所以说,

1,张哥你语焉不详,辞不达意。

2,张哥你过于钻牛角尖,过于一根筋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2-19 11:22:24
近日在阅读资本论过程中,在第52页看到这句话:"体现在商品世界全部价值中的社会的全部劳动力,在这里是当作一个同一的人类劳动力,虽然它是由无数单个劳动力构成的"。觉得有些理解困难,敬请大家帮忙解读,谢谢!



楼主大哥的提问很好,思考很好。


但是,

这里的相关理论问题、相关理论内容,可以用一个等式来概括:

个别劳动的发生过程=个别产品的形成过程,亦即过程=过程,可简称个别劳动=个别产品。只是简称。

总劳动=个别劳动之和=无差别社会劳动之和=总产品=个别产品之和=无差别社会产品之和



另外,

马克思说,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劳动,等等之类。

马克思在这里,其实构建了人类劳动与人类产品之间的对等关系,或者等价关系。

这个等于关系,或者等价关系,亦即等式:人类劳动=人类产品。




当然,所谓人类劳动=人类产品,这只是简称,严格来说,劳动并不等于产品。

但,着眼于过程来看,人类劳动的发生过程=人类产品的形成过程,这里存在过程与过程的相等或者等价。

所以,有了上述的简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2-19 12:42:25
商品,劳动,政治,经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2-19 12:47:33
昂,单是这句话,就是说把具体的人类劳动抽象出成无差别的人类劳动,这样是为了说明劳动二重性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2-19 13:45:11
3165215228 发表于 2017-12-19 12:47
昂,单是这句话,就是说把具体的人类劳动抽象出成无差别的人类劳动,这样是为了说明劳动二重性的



马克思说的具体劳动,抽象劳动,社会必要劳动,无差别的劳动,等等,

都是为了搞劳动的加总,主要内容和主要目的是在于劳动的加总。
那么,上述这些,都可以概括为一个等式:人类劳动=人类产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2-19 14:28:51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不仅仅是劳动的核算,劳动的加总,不仅仅是这些问题,不仅仅是这些内容。

但是,到了今天现代,我们不妨从劳动的加总这个问题,这个角度,来提纲挈领,来统帅三军。

抓住了这个问题,这个角度,就能涵盖,就能率领,就能主导,就能囊括。


那么,反过来说,怎么样来实现劳动的刻画,劳动的核算,劳动的加总,那都可以,任何方式方法都可以,

不限于马克思的论述,不一定直接涉及、紧密涉及马克思的具体论述。

只要实现了刻画,核算,加总,那就可以,那都可以,可以用任意的方式方法,

目的,就是实现更简单更直观的刻画、核算、加总。




到了今天现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需要简单化、直观化、通俗化,需要公理化、公式化、数量化。

如果逐渐去做到上述,有所去做到这些,就能收编主流经济学,改造主流经济学,特别是,就能实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自身的更新换代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2-19 17:57:35
张建平 发表于 2017-12-19 09:49
在对主帖的回复当中,只有1993110这个回复是有点用的,但仅仅是有点而已。
问题在于,马克思的表述中,根 ...
但统计范围不仅仅是空间上的取样,还有时间上的起止。并不是指某一时点上的所有商品,还要包括从何时开始到何时结束这个问题。
“商品世界全部价值”,在统计学上是无法实现的。当作“同一的人类劳动力”也是无法统计的,因为“人类劳动力”这个概念是含糊不清的,如果是指劳动能力,则是一个不可加和的强度性质的存量(状态数、状态变量、时点数)。
楼主求理解,但马克思的话就根本无解。
任意的一个劳动者,任意的一些劳动者,他们的内在的潜在的生产力、劳动力,那是多大多少呢?
这个不大好说。
但是,他们在生产过程当中,所输送出来的生产力、劳动力,所体现出来的生产力、劳动力,则是可以衡量的,可以用劳动过程、劳动结果来衡量,更可以用劳动效率、劳动生产率来表达。



任意的一个劳动者,任意的一些劳动者,他们在生产过程当中的劳动量,那是多大多少呢?
这也是用劳动过程、劳动结果来衡量。
劳动量=劳动人员*钟表时间
劳动过程量=劳动结果量=产品的形成量。

劳动过程当中的钟表时间,可以用工日之类。在八小时工作制下,每劳动8小时,就是劳动了一个工日,就是劳动了一天。1个人每劳动8小时,就是劳动了一个工日,就是劳动了24小时。
那么全社会的总劳动量,就是总劳动人口*平均的工日。

产品的形成量,可以用产品的实物量来表达。一个面包的过程量、形成量、出现量、诞生量,可以用面包的一个来表达。


综上,也就是说,对劳动的核算,对劳动力、生产力的核算,都是可以进行的,都是常规常识的课题,并不是难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2-19 18:04:21
张建平 发表于 2017-12-19 10:24
引入时间?你想用随便指定的时间区间来代表马克思所说的“商品世界的全部价值的全部劳动力”吗?
你总说 ...
任意的一个劳动者,一些劳动者,其劳动量是多少呢?

譬如一个劳动者,搞搬砖的劳动,那么,他可能勤快也可能懒散,可能强壮也可能弱小,可能熟练灵巧也可能笨拙,可能精力充沛也可能唉声叹气,他可能是准点上班的,也可能迟到早退等等,在上班工作中,他也是走走停停,动动静静,中间还打哈欠,还说笑话,还喝水,还上厕所,还打电话,等等等。

那么,甭管任意的劳动者,如何具体的进行了劳动,都可以按照工日来核算。

每上班8个小时,那就是劳动了一个工日,即劳动了一天。

搬砖者张三上班了8小时,就是搬砖一个工日,劳动了一天。

搬砖者李四上班了4小时,就是搬砖半个工日,劳动了半天。

且有等式:

张三搬砖一天=1人天搬砖=搬砖500块,

李四搬砖半天=0.5人天搬砖=搬砖450块,

而以上等式当中,就内含着搬砖劳动的生产力、劳动力,其中,还包含着劳动强度、劳动态度、劳动姿态、劳动技术、劳动能力等等等等。

其他人们的其他劳动,等等等,都是诸如此类,以此类推。


也就是说,对于劳动,对于劳动力、生产力,都是可以观察的,可以统计的,可以刻画、表达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2-19 18:18:53
syly3180 发表于 2017-12-19 08:43
根据我的理解,为了研究的简化,马克思认为所有的劳动力作为同一的劳动力,作为无差别人类劳动的耗费,它 ...
根据我的理解,为了研究的简化,马克思认为所有的劳动力作为同一的劳动力,作为无差别人类劳动的耗费,它们的质都是相同的,这一点还是很好理解的。但是每一个单个的劳动力会具有社会平均劳动力的性质,起着社会平均劳动力的作用,这恰恰表明这些单个的劳动力在质或量上是不同的,所以才需要通过社会平均劳动力来阐述。问题在于为什么每一个单个的劳动力会具有社会平均劳动力的性质,起着社会平均劳动力的作用,是因为它们是生产某种商品的社会总劳动力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吗?
上述思路,上述看法,过于精巧了。单就这里来说,也过于枝叶、分叉了。

其实,可以粗放简陋的来看,粗枝大叶的来看,也就是说,可以从整体上俯瞰。

那么从整体上俯瞰,就是不考虑每一个的劳动者,而是把这一个统计范围内的这一大群的各种各样的劳动者,看成一个整体而已,看成一个巨人的劳动者,这一个巨人的劳动者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劳动,生产了各种各样的产品。

换句话说,其实,其实也就是:个别劳动之和=全社会的总劳动。就是这么一个数量关系而已。


那么,

再引入劳动结果,则劳动过程=劳动结果,即劳动量=产品量,总劳动量=个别劳动之和=总产品量=个别产品之和。

而上述等式当中,内含着劳动生产率,即生产力之能力、劳动力之功力。

那么上述等式当中,还存在着无差别的均质的东西,即均质的社会劳动,均质的通货产品。并且,这个均质劳动、均质产品,会在社会交换过程当中展现出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2-19 18:41:22
在第52页看到这句话:"体现在商品世界全部价值中的社会的全部劳动力,在这里是当作一个同一的人类劳动力,虽然它是由无数单个劳动力构成的"。
对上述,可以用一种简单、朴实、粗放、笨拙、意译的态度,亦即,可以翻译成如下:

全社会范围内,体现在总商品、总劳动当中的总劳动力,可以看成一个整体劳动力。当然,它是由很多单个的劳动力所构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2-19 18:46:17
1993110 发表于 2017-12-19 18:41
对上述,可以用一种简单、朴实、粗放、笨拙、意译的态度,亦即,可以翻译成如下:

全社会范围内,体 ...
可以翻译成如下:

全社会范围内,体现在总商品、总劳动当中的总劳动力,可以看成一个整体劳动力。当然,它是由很多单个的劳动力所构成。
在上述意译完了之后,还有其他的问题,还有进一步的问题,例如是,单个劳动之间有没有差异?如何比较、衡量、加总呢?等等等,

那么这些其他的问题,进一步的问题,可以再做探讨,另作探讨,也就是了。

但是,

其实这里的很多相关课题,相关内容,都可以用一个等式来涵盖,来概括,来吸纳。

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价值是商品的人类劳动,特指无差别的均质劳动。换言之,在这里,劳动与产品有数量的关系,有等价的关系,甚至有等于的关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2-19 18:51:04
兄弟我的上述各个发言,说来说去,也就是:


马克思的繁茂的丰富的思辨的论述,其实都应该转化为数量关系,都可以转化为数量关系,


例如劳动与产品的数量关系,

例如这个劳动与那个劳动的数量关系,

例如劳动与劳动力的数量关系,等等。

我们应该抓住关键和根本,亦即抓住数量的关系,进而,去理解掌握马克思的论述,去更新换代马克思的论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2-19 19:38:3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2-19 19:40:2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2-19 19:40:33
1993110 发表于 2017-12-19 18:18
上述思路,上述看法,过于精巧了。单就这里来说,也过于枝叶、分叉了。

其实,可以粗放简陋的来看, ...
还真没完没了了,又绕了一圈。自己一团桨糊还想误导别人?
劳动过程=劳动结果?这里每一个劳动结果的意义都不一样,为什么,因为它们的劳动过程不一样。过程由作为内容的过程变为作为结果的“过程”(环节/形式),不断往复(运动/倾向),这是辩证法的内涵了,马克思没教诲你吗。
劳动量=产品量?劳动生产率,劳动力之功力?劳动价值论是劳动本位,不是产品(拜物)本位。F(合外力)=ma,求F(劳动力)几何?a表示物的状态,S=1/2at^2。你莫非以为F(合外力)为抽象劳动?
你物理学与辩证法都一团桨糊,还绕什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2-19 19:42:1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2-19 19:43:0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2-19 19:43:2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2-19 19:44:1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2-19 19:45:1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2-19 19:59:28
1993110 发表于 2017-12-19 18:41
对上述,可以用一种简单、朴实、粗放、笨拙、意译的态度,亦即,可以翻译成如下:

全社会范围内,体 ...
简单粗放?连人本主义都不敢提了,现实中的“个别”的意义在哪?(我承认自己对马论只是略知一二,但我可以肯定的是你根本就不懂劳动价值论的原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2-19 23:55:12
clm0600 发表于 2017-12-18 17:21
赶紧改研究方向吧,都整了几百年了也没整明白的东西,那基本就是方向错了嘛,耽误大好青春。
扯淡,愚蠢如果超出一定限度,还到处胡乱散布,就是一种公害了。
版主提出的问题很好,显然你本人从来没有好好思考这句话的含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2-20 00:20:09
我个人的体会是不需要想得太抽象和太复杂。
我们可以设想一个社会生产的历史情境,比如一群织布工人生产全社会的布匹,另一群工人生产全社会需要的鞋,这里布匹总价值是多少,鞋的总价值是多少,鞋和布匹(出于简略,假设都只有一种)的交换比例又是多少呢?

很显然,我们必须把全社会的全部劳动力当做一个“单一的鲁滨逊”,对这个鲁滨逊来说,他是由总共一千个工人组成的生产集合体。这个集合体共生产1000双鞋,500匹布(已经用较好的效率满足每个人的需求了)。其中各需要100个织布工人工作一天,200个布匹工人工作两天,这时工人们实现了最有效的技术岗位和生产效率。——这个时候,1000双鞋的价值就是100个“劳动力*天”价值,500匹布则是400单位“劳动力*天价值”。
——我们可以理解为:全社会“鲁滨逊”,用自己十分之一的劳动能力工作了一天可以生产1000双鞋,五分之一的劳动能力工作两天可以生产500匹布。

无数的所谓专家叫兽,攻击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就在于他们无法理解所谓“同一的人类劳动力”,他们哪里有“人类劳动力”的概念?因为现实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从来看到的都是劳动者与劳动者的分割和竞争,是社会化的联合生产被分裂成一个个商品的生产和交换。其实从整个人类和社会的角度,大量的活动比如广告、交易、收银、计费都是无效劳动,大量用于实现垄断的行为和产品都是没有价值的。比如倾销的商品,过剩的产量和产能,比如铁丝网,比如对抗铁丝网的老虎钳,比如军火和军事准备。

——最后一段有点扯远了,但思想方法和逻辑上的确有关联。我也是有感而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2-20 10:02:3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2-20 10:04:0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2-21 14:20:48
1993110 发表于 2017-12-19 18:51
兄弟我的上述各个发言,说来说去,也就是:
马克思的繁茂的丰富的思辨的论述,其实都应该转化为数量关系,都可以转化为数量关系,


例如劳动与产品的数量关系,

例如这个劳动与那个劳动的数量关系,

例如劳动与劳动力的数量关系,等等。

我们应该抓住关键和根本,亦即抓住数量的关系,进而,去理解掌握马克思的论述,去更新换代马克思的论述。
以下转帖:
力是力学中的基本概念之一,是使物体获得加速度或形变的外因。在动力学中它等于物体的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
表达式是:F=ma。式中F为力,a为加速度,m为该物体的质量。
力的单位:千克米/二次方秒
能使一千克质量的物体获得1m/s2的加速度所需的力的大小定义为1牛顿。
1牛顿的力,刚好能够让一千克的物体获得一米每秒的加速度。
以上转帖完毕。

由以上可见,力到底是什么东西?并不清楚。
但是,可以用这种东西的效能、功用来定义它,可以用它所导致的过程、结果来解释它。
而它在对象物上所产生的效能、功用,它所导致的过程、结果,又可以用效率、功率来表达来刻画。

那么,生产力、劳动力当中的那个力,是什么呢?这个也不清楚。
但是,可以用它的作用、效果,它所导致的劳动过程、劳动结果的状态,来定义它,来解释它。
并且,作用、效果、过程、结果,可以用劳动效率来表达来刻画。
那么也就是说,生产力、劳动力就是劳动效率而已。

劳动是什么呢?
劳动是行为活动,也是行为结果。劳动是人类驾驭的各种自然力量的运行过程,也是人类产品的形成过程。
可有等式:人类劳动的发生过程=人类产品的形成过程,劳动发生量=劳动的人员*钟表时间=产品出现量。
生产力、劳动力是什么呢?
就是上述等式转化出来的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作为比率、速率、效率,它体现的是人类活动的能力、态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2-21 14:44:06
劳动发生量=劳动的人员*钟表时间=产品出现量

上述等式就是说:在一定钟表时间上,劳动者进行着一系列的具体行为,产生着劳动结果,形成着劳动产品。
上述劳动的人员,是劳动中的人员,人员的劳动=劳动的人员,其行为过程当中释放着效能、功用。
上述的钟表时间,是劳动中的钟表时间。
上述产品出现量,可以用产品量来刻画,即有:劳动的人员*钟表时间=产品出现量=“产品量”。

可得:劳动的人员=产品量/钟表时间。
亦即:劳动中的人员,其能力、功效、效果、作用,等于产品量/钟表时间。
亦即:劳动着的劳动者之劳动力=产品量/钟表时间。
总之:劳动者在钟表时间上连续释放着劳动力=产品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