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发展经济学
2377 2
2005-12-19
大家认为当前我国城市化理论研究存在什么缺陷,知道的请帮忙贴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5-12-20 15:38:00

大侠什么时候出来帮忙啊?

这种文献我找了很多但没找到系统完整的论述,请大家一定帮忙提供一点经验阿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20 15:42:19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25 09:44:00

中国应该走什么样的城市化道路?可以说从建国以来,这个问题在学界和政界一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针对我国巨大的农村人口压力,城市化的道路选择,学术界和政界主要有如下几个主张:

1、大城市、特大城市道路

2、中小城市(包括县城)道路

3、小城镇道路

4、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相结合的道路

可以说,针对目前我国的国情,这四条道路都有其合理的一面,他们通常能够找到一大堆论据来论证。但是他们之中任何一条道路,在其他三条道路看来,都有其不合理甚至是错误的一面,关于这方面的内容我不想多列举,只是想说明一下目前的城市化道路纷争依然存在,各派各执一词。

下面我们来看看这四派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

主要的研究视角有:

1、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多,转移压力大;

2、世界城市化的一般路径(道路选择、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

3、城市效益(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等)。

主要的研究方法有:

1、经验分析;

2、实证分析;

3、经验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

上述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显然有其合理性,下面我们主要看看他们有哪些不足之处:

1、过多地从城市角度、市民角度来分析,忽视了城市化的真正主体——农民;

2、单就城市化论城市化,对城市化的经济、社会、环境影响等方面整体性系统性把握不够,偏重于经济方面;

3、研究视角过于国际性、一般性,过分强调世界城市化的一般规律,缺乏对中国国情的深入分析;

4、研究方法也比较单一,大多数属于经验论证,缺乏真正从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角度来分析问题。

中国农民需要的是什么样的城市化?中国农民正在经历什么样的城市化?中国农民适合什么样的城市化?对于城市化的行为主体——农民,理论界给予的关注是极其不够的,在城市化这个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大问题上,我国长期以来固有的“为民做主”的决策模式从来都不问农民。所以,“谁有权力、谁有资格决定农民能或不能进入到哪一类、哪一级城市”是值得一问的大问题。实际上,长期以来在我国城市化道路问题上“大城市”与“小城镇”两种主要论点的争执,本质上是要公平还是要效益的问题。对于这个两难选择,我们从没有想到去问农民。在学术界与政府做了大量研究之后,我们才发现,没有任何文献与资料能反映我国农民对于城市化的期望与要求(赵新平、周一星,2002)。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