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115 1
2009-11-12
离11月15日美国总统奥巴马首次访华日期越来越近,但中美贸易战硝烟却越来越浓,为何?专家认为,美国此举,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真正目的,是施压人民币升值。不仅如此,中国10月经济数据已于11日公布,显示经济增长势头良好,人民币再度成为热钱追逐对象。如何见招拆招,将再度考验中国政府高层决策者的智慧。

奥巴马访华前夕,中美贸易战骤然升温

11月5日,美国对中国输美油井管征收最高达99.14%的反倾销税;
11月6日,中国商务部对美国汽车产品发起“双反”调查;
11月6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初步裁定对从中国等国进口的铜版纸等产品征收“双反”关税。

所有这一切,都发生在距美国总统奥巴马访问中国只有不到10天的时间内。

不仅如此,美国甚至还为自己的“贸易保护主义”找到了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实现全球经济再平衡。

在10月匹兹堡G20峰会上,奥巴马在提出了针对对美贸易顺差大国(主要是中国)的“可持续及均衡增长框架”协议。而在刚刚于11月7日结束的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各国决定启动这一协议。

美国政府认为,全球经济的不平衡(特别是美中贸易的不平衡)与危机的发生有一定的因果关系,而美国将不惜采用贸易保护主义的手段来表达实现这种再平衡的政治决心。

按照美国人的理解,如果要实现再平衡,那么必须让现在的贸易顺差国降低顺差规模,让贸易赤字国减少赤字,方法之一,便是让顺差国货币升值,让逆差国货币贬值。

把这一逻辑放在中美贸易问题上,就是要求人民币升值,允许美元贬值!

中国经济,催升人民币升值预期
人民币升值压力,不仅来自于像美国这样的贸易伙伴国,自身强劲的经济增长势头,也是人民币升值预期一再升温的催化剂。

据中国国家统计局10月22日公布的数字,中国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长8.9%,与调查中值一致,前三季度GDP则同比增长7.7%,全年保八已无悬念。

而世界银行则在11月4日上调中国2009年GDP增长预期至8.4%,预计2010年将继续增长8.7%。  

在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面前,如此靓丽的数据,令中国经济备受瞩目,对人民币升值预期也一再升温。

随着国内经济的好转和美元指数大幅走弱,自去年下半年以来一直和美元保持相对稳定的人民币汇率再度成为市场目光的焦点所在。人民币一年期远期的NDF汇率自9月初的6.80连续出现走高,10月下旬更一度上行至6.58左右的高位,市场对于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出现大幅提升。

花旗集团驻香港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认为,近期人民币汇率面临的来自国际社会的升值压力减小,不过针对中国采取贸易保护措施的压力则很大,这方面给人民币带来不少升值压力,考虑到各种因素,预计人民币明年将升值3%-4%。

中国如何应对升值压力?
对于人民币问题,中国对此的一贯观点是继续以自主、可控、渐进的方式推进人民币汇率的改革,同时维护中国的自身利益。  

在中国经济复苏基础尚不牢固,经济由出口抓内需的机构性调整尚未完成之时,中国政府不大可能放任人民币升值,“稳定”二字,依然是人民币一段时期内的主基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11-12 18:18:4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