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762 0
2009-11-12
Lex专栏:油价会涨到300美元吗? 英国《金融时报》 Lex专栏 2009-11-11
就在10年前,《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上一篇论证充分的封面文章告诉我们,我们正“泡在石油”中,而油价可能会下跌一半以上,降到5美元一桶。而众所周知,到去年夏季见顶之前,油价涨了10倍。有太多的因素在影响着能源市场,以至于预测油价成为一种徒劳的游戏。不过,如果说细节的详尽程度是衡量可信度的标准的话,那么,几乎没有什么资料来源能够与国际能源机构(IEA)昨日发布的《世界能源展望》(World Energy Outlook)相提并论。
IEA这份2009年报告发布之时,正值全球能源消费自1981年以来首次出现下降。报告不再对未来的能源供应和环境挑战志得意满。不过,与许多预测一样,它也犯下了过于随意地根据近期趋势做出推断的毛病。例如,IEA预计,到2030年,全球石油产量将从去年的8500万桶增至1.05亿桶,但它同时承认,其中约三分之二的产量将来自于尚未发现或开发的油田。但问题是:以什么样的成本?
仅仅在过去10年内,为了维持石油供应增长率,勘探支出已增长了近两倍。抛开国际能源机构的预测在地质学上可行性很小的争论不谈,探明更多石油的成本正变得越来越高,且一旦开采出来,它们会更令人垂涎。国际能源机构预计,在2015年,真实油价达到每桶87美元,到2030年达到115美元,就能使所有这一切成为可能。但如果供应裹足不前、而价格却大幅飙升又将如何呢?现在预测石油涨到每桶300美元,与10年前预测每桶80美元将会成为常态一样,一点也不奇怪。囤积石油的回报,会很快超过开采石油。
正如预测者们10年前未能充分意识到市场对低油价的反应一样,他们可能低估了我们日后对油价越来越贵的反应。
Lex专栏是由FT评论家联合撰写的短评,对全球经济与商业进行精辟分析

译者/董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