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要是纯正的自由至上主义(古典自由主义)者,是很难定义为左或者右的,比如nozick和rothbard。
但是,无论从学理上还是实践上,坚持这样的理念并不容易。古典自由主义产生的年代,贵族和专制王权的统治使一切自由化的变革都是同时向者平等和博爱的目标进发。但到了更晚的时候,自由与平等,博爱,安全和归属感等其他价值观发生冲突,而现代民族官僚国家的出现使得利用政府矫正社会弊病比过去更有可能。在这种背景下,自由主义逐渐分裂。
在自由主义的发源地欧洲,各个国家的自由民主党往往都只是第三党甚至势力更弱的党,是否能进入政府执政很大程度上取决与选举程序的设计(如英国和德国的例子所表现的)。总体来看,自由民主党还是偏右多一些,尤其是保守党派自80年代以来吸取了大量经济自由主义的理念以来。在美国,正如教父同学说的,liberal反而在经济自由主义的角度看来不像是自由主义,这点在哈耶克和弗里德曼的书里都提到过。
现在西方国家的基本政治阵营划分是,左翼激进派主张政府干预经济和社会宽容,右翼倾向于经济上的放任自由和社会领域的权威主义或家长主义,以及对主流价值观的维护,所以两者都不能说是完全继承了古典自由主义的理想。
在中国,由于有过经济和政治都不自由的时期,所以有一种颇有点naive的传统观点(哈耶克等偏右的自由主义者的著作在中国的流行对此有很大责任),即经济自由和政治自由是彼此依赖的,至少是不矛盾的。所以中国的自由主义几乎是一变倒地右倾。在主要的学者中,可能只有秦晖对这个问题有较早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