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第三年,今年入市第二年,收益19%,比去年16%多一些,由于不断追加的本金,收益绝对额对自己来说较为满意。收益率和雪球上诸多牛人相比则是惨不忍睹,但也击败了86%的球友,完成自己年复15%击败通胀率的小目标了。(想来上次发帖还是考完研写的高数复习的帖子了,日子过的好快啊。) 这么久以来觉得最难能可贵的就是保持一个开放的心态,不断了解学习;像查理芒格说的,不断尝试打破自己固有的观念。对于投资来说,一开始接触是2015即将毕业,女朋友家里受到大市行情诱惑拨款2W块让我两人打理,结果不用多说都知道是惨败,所幸绝对额只亏了6K。当时是女朋友的账户,如若算上这一年的话,是否应是入市3年了。
此后一直有思考这个事情,平时也喜欢读书。一次书店接触了霍华德马克斯的《投资最重要的事》,被开篇的第二层思维的论述深深吸引了。确实再一个市场的空间是有限的前提下,如果获得了超额收益,毕竟是拿走了别人的蛋糕;而市场上赚钱的总是少数人,股市里七亏二平一赚的结果也验证了,即使是聪明投资者都在的雪球也不太偏离这个721定律。而后再透过此书接触了《聪明的投资者》《证券分析》等书,觉得收益匪浅。由于天生性格比较喜欢小众化,对几本经典介绍的独立思考不随大流的行事风格适应起来并不困难。
其实真正认真对待投资这件事的人比较少,认真读书并且善于控制自身情绪的人又更少,所以跑赢市场平均水平其实不难。
2016第一年的操作总结起来就是:逆向思维+控制贪婪。由于股灾之后,点位较低相对安全,每每遇到恐慌买入,高涨及时卖出,每次收获1、2pct,累积收益率还可以。由于工作第一年多没有多少积蓄,即使收益率还可以,但绝对额较少,刚好补上15年媳妇账户的亏损,但是收获了信心。期间操作了福田汽车、永辉超市、合肥百货、科大讯飞、平安银行、美亚光电;现在不禁感叹错过了好几只牛股啊。但想想也是始终坚守了一部分能力圈原则,不碰不熟悉的业务和股价额企业。至今操作了20来只,都是见好就收,盈利或多或少,少是真少到100块而已。
2017年把眼界开拓些许,反复读那几本经典同时也接触些新书;个人觉得书不一定越多越好,像考研数学一样吃透最重要;另外投资的难点还在于控制情绪将知识运用在操作上,保持耐心,克服贪念及恐惧。这一年风格逐渐向格雷厄姆的低谷价值投资转换,同时继续逆向思维 熟练了恐慌时买入高涨时卖出的机械操作。但也由于风格,期间也错过了很多如科大讯飞、永辉超市、工商银行、京东方A等牛股。高了不追是一贯原则,向来每次买入都是绿了再买,红了选择合适机会再卖。期间达到22%的收益率,但年底又回到19%。
低估价值投资应该是选择基本面已经或即将改善,价格历史纵向来看和横向对比来看都是有一定安全边际的;在雪球也接触了SOSME、大卫、唐朝、云蒙这类大V,收获挺多;但是操作还是自我思考;1.基本功一定是财报分析;2.操作就是逆向思维,利用市场情绪而不是随波逐流。
现在也不像17年中之前一般频繁操作,选择了几只严重低估的,然后不断逢低买入,逢高卖出;由于今年换岗工资收入增长很快,摊低成本后已是重仓,拿出四分之一左右继续操作,其余就跟随企业自身发展带来的净资产和收益提升了。现在重仓了农业银行、兴业银行、民生银行,其中民生的成本摊低到了8.1;加了些许杠杆,因为成本只有5%,风险可控。
2017要结束了,财报滞后于Q4的经营结果,期待2018Q1净资产的合力推动;没有几天了,希望来年后进生农民兴继续努力,坚守这一块的价值。
雪球 Minsk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