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18-1-1 17:09:00
石开石 发表于 2018-1-1 16:11
第一第二环节的增加值构成均为劳动者报酬50+生产税净额20+营业盈余30。如果第一第二环节均是中间产品,第 ...
真会胡说八道!
第三环节的产值是由第三环节单位产品的价格与产品数量决定的,这两者绝不会因为其使用的工具属于或不属于固定资产而发生变化,你否认这一点,你就是在胡说八道、颠倒黑白。因此,按照我们的假设,在这两种情况下第三环节的产值都是300元。

如果第三环节使用的工具不属于固定资产而属于中间投入,那么其产值的构成就是:总产值300元=中间投入200元(原材料100元+工具100元)+劳动者报酬50元+生产税净额20元+折旧0元+营业盈余30元。

如果第三环节使用的工具属于固定资产而属于中间投入,那么其产值的构成就是:总产值300元=中间投入100元(原材料100元)+劳动者报酬50元+生产税净额20元+折旧100元(工具100元)+营业盈余30元。
哪来你说的“营业盈余就由30变为负70,减少100”?
你一个当会计的,为了圆你自己编造的谎言出尔反尔,故意做假账,真是无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1 22:05:51
石开石 发表于 2017-12-28 18:23
用数据说话:
第一环节:增加值=100减0=100。
第二环节:增加值=200减100=100。
为了进行比较,假设第一种情况,第一环节完全利用自然物生产出手工工具,第二环节完全利用自然物生产出原材料,第三环节利用第一环节生产的手工工具对第二环节的原材料进行加工,生产出最后的产品A,且在最后这个环节结束时,工具正常地报废了,原材料也都正常地使用完了。
请问,三个环节上创造的价值是否都构成A产品总价值的相应的一部分?

既然你说要用公式,那么我们假设每个环节上所耗费的劳动都为100个单位,没100个单位的劳动创造的价值为100元。具体的产品价值的公式应该由你来给出。
这是16楼的贴子,证明三个环节的增加值都是100元。而且要求我给出产值的公式,这是证据留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1 22:09:08
石开石 发表于 2017-12-28 21:11
您自己用我的公式演算一下,必须把重复的部分扣除。
或者您提供更为具体的条件,然后才能确定价值包含。
三个环节的总劳动=100单位(1)+100单位(2)+100单位(3)=300单位(总)
对应的A产品的总价值=100元(1)+100元(2)+100元(3)=300元(总)

以上是18楼w先生的贴子,A产品的价值300元是算出来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1 22:27:10
石开石 发表于 2018-1-1 22:05
石开石 发表于 2017-12-28 18:23
用数据说话:
第一环节:增加值=100减0=100。
第三环节总产值是这样计算的:
第三环节总产值=第一环节中间投入100+第二环节中间投入100+第三环节增加值100=300
300就是这样而来的。
以上情况:中间投入=100+100=200,最终产品价值300,总产出=100+100+300=500。

如果将第二环节的中间投入改为固定资产,w先生认为第三环节产值还为300。但这是错误的。
因为根据投入产出平衡原理:最终产品价值=增加值,三个环节的增加值也被锁定,各为100。共300。
所以第三环节的最终产品价值只能是300-100=200。
也就是说,第二环节中间投入变为固定资产后,总产出=第一环节中间投入100+第二环节最终产品100+第三环节最终产品200=400。


以下是w先生的话复制:
第三环节的产值是由第三环节单位产品的价格与产品数量决定的,这两者绝不会因为其使用的工具属于或不属于固定资产而发生变化,你否认这一点,你就是在胡说八道、颠倒黑白。因此,按照我们的假设,在这两种情况下第三环节的产值都是300元。
w先生,您只假设每个环节的增加值都是100元,没有假设第三环节的产值都是300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1 22:41:26
现在我们重新假设(不再假设三个环节增加值都是100元,而是假设第三环节产值都是300元):
假设1:第一环节中间投入100元,第二环节中间投入100元,第三环节产值300元。
假设2:第一环节中间投入100元,第二环节固定资产最终产品100元,第三环节产值300元。
有:
假设1:中间投入200元,增加值(最终产品价值)300元,总产出500元。
假设2:中间投入100元,增加值(最终产品价值)400元,总产出500元。
为什么相同的总产出500元有不同的增加值300元和400元?因为中间投入不同,一是200元一是100元。
中间投入减少总产出不变增加值必然增加。这就是所有企业都要减少中间投入的原因,为了获取更多的增加值,必须减少中间投入。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减少中间投入的办法不是把中间投入变为固定资产(那是不能随便变的),是用降低消耗数量和降低购买价格的办法减少中间投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1 22:49:09
证据很明显,到底谁在说谎,谁胡说八道,相信大家都会判断。

错了不要紧,为了掩饰错误撒谎,有那个必要吗?承认错误会损失什么吗?获得真理才是重要的。

通过讨论,通晓了国民经济核算原理,知识有所长进,岂不是美事一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2 10:41:18
石开石 发表于 2018-1-1 22:05
石开石 发表于 2017-12-28 18:23
用数据说话:
第一环节:增加值=100减0=100。
16楼我的话从“为了进行比较”开始,到“应该由你来给出。”结束,其他都是你的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2 11:05:23
石开石 发表于 2018-1-1 22:09
石开石 发表于 2017-12-28 21:11
您自己用我的公式演算一下,必须把重复的部分扣除。
或者您提供更为具体 ...
真不要脸,我在报纸上对于“价值”已经作了假设——

承认.jpg

红线部分清楚地表明,我们说的价值并不是计算出来的,而是已经得到社会承认的,因此,18楼的将价值构成与劳动构成对应起来的两个公式——
“三个环节的总劳动=100单位(1)+100单位(2)+100单位(3)=300单位(总)
对应的A产品的总价值=100元(1)+100元(2)+100元(3)=300元(总)”
并不是单纯计算A产品的价值是多少,更是在分析A产品已经等到社会承认的300元总价值是如何形成的。

你不顾我前面的假设,采用断章取义的手法说A产品的300元单纯是算出来的,就是造谣,不要脸!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2 11:25:53
石开石 发表于 2018-1-1 22:27
第三环节总产值是这样计算的:
第三环节总产值=第一环节中间投入100+第二环节中间投入100+第三环节增加值 ...
真不要脸,18楼“三个环节的总劳动=100单位(1)+100单位(2)+100单位(3)=300单位(总)
对应的A产品的总价值=100元(1)+100元(2)+100元(3)=300元(总)”
中的“A产品的总价值”不是A产品的产值又是什么?

再看本人25楼的发言——
产值.jpg

这里明确讲300元不是第三环节的增加值,而是A产品的价值!

在27楼我又再次强调了相同的内容。而你在28楼明确回复说——

异议.jpg

你在28楼对于我第三环节生产的A产品的价值(产值300元)“没有什么异议”,现在又说我“没有假设第三环节的产值都是300元”,这不是出尔反尔,掴你自己的脸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2 11:33:05
石开石 发表于 2018-1-1 22:41
现在我们重新假设(不再假设三个环节增加值都是100元,而是假设第三环节产值都是300元):
假设1:第一环节 ...
你一个冒牌会计真会做假账,连做账的基本数据都要自己编造,真不要脸!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2 11:40:22
wzwswswz 发表于 2018-1-2 11:05
真不要脸,我在报纸上对于“价值”已经作了假设——
假设您说的300元是市场的价格或价值,您就没有必要用100+100+100=300的算式去算。
您可以直接说市场价格就是300。
您的假设无非是:这算出来的300得到了社会承认,而且这300是三个环节的增加值总和(这是最关键的假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2 11:48:18
wzwswswz 发表于 2018-1-2 11:25
真不要脸,18楼“三个环节的总劳动=100单位(1)+100单位(2)+100单位(3)=300单位(总)
对应的A产品 ...
300元是第三环节总产值(总产出)也是最终产品价值(增加值)的意思是:300元是三个环节的增加值之和。

三个环节的总价值(总产出)=第一环节100+第二环节100+第三环节300=500

第三环节的总产出300,增加值100。

您是什么也弄不明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2 11:53:38
wzwswswz 发表于 2018-1-2 11:25
真不要脸,18楼“三个环节的总劳动=100单位(1)+100单位(2)+100单位(3)=300单位(总)
对应的A产品 ...
那是在假设第一第二环节均为中间投入100第三环节增加值为100的前提下得出第三环节的总价值为300=100+100+100。
如果假设第一环节为中间投入100第二环节为固定资产100第三环节为增加值100,第三环节的总价值只有200=100+0+100。

您认为将中间投入改为固定资产第三环节的总价值300不变是错误的,因为您假定第三环节增加值为100。

就是这个错误导致您的数据自相矛盾。我指出多次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2 11:55:27
wzwswswz 发表于 2018-1-2 11:33
你一个冒牌会计真会做假账,连做账的基本数据都要自己编造,真不要脸!
这个是告诉您,如果第三环节总产值都为300元,但第二环节或者为中间投入或者为固定资产的情况。
您看不出来,说明您水平太低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2 12:03:44
石开石 发表于 2018-1-1 22:27
第三环节总产值是这样计算的:
第三环节总产值=第一环节中间投入100+第二环节中间投入100+第三环节增加值 ...
按照你说62楼所说的“您最好把三个环节设为不同企业”,我们现在就把三个环节看成是三个不同的企业。

首先需要重申的就是,一个企业的产值只取决于社会的承认,即只取决于各自产品的价格与数量。按照我在前面所作的假设,三个企业的产值都是已经得到社会承认的,因此,第一企业的产值就是100元,第二企业的产值也是100元,第三企业的产值就是300元。
你如果因为第三企业使用的工具是否属于固定资产而否认第三企业的产值就是300元,那不仅证明你毫无经济常识,而且还证明了你的出尔反尔,掴你自己28楼对A产品产值300元“没有什么异议”的脸。

其次需要再次强调,第一企业和第二企业的产值各100元也就是它们各自的增加值100元,这在它们的产品生产完成后就已经计入了GDP,与第三企业的生产也是无关的。

第三,我们现在讨论的问题不是三个企业的总产值是多少,而是第三企业使用100元的工具对100元的原材料进行加工,生产出了产值为300元的A产品的前提下,第三企业使用的工具作为固定资产和不作为固定资产、从而折旧或不折旧时,第三企业的增加值是否相同的问题。

现在请问,按照你说的,工具如果作为固定资产,第三企业的产值就只能是200元,为什么?难道因为工具作为固定资产,A产品的价格就会降低1/3?或者产品数量就会减少1/3?
回答不了,那么你就是在编造谎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2 12:22:28
石开石 发表于 2018-1-2 11:40
假设您说的300元是市场的价格或价值,您就没有必要用100+100+100=300的算式去算。
您可以直接说市场价格 ...
要想证明“折旧是新增价值”就是你的胡说八道,18楼的两个公式就是绝对必要的。
当然,从维护你的胡说八道的角度来看,它们才是不必要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2 12:26:49
石开石 发表于 2018-1-2 11:48
300元是第三环节总产值(总产出)也是最终产品价值(增加值)的意思是:300元是三个环节的增加值之和。
...
再说一遍,我们讨论的不是三个环节的总产出,而是第三企业使用100元的工具对100元的原材料进行加工,生产出了产值为300元的A产品的前提下,第三企业使用的工具作为固定资产和不作为固定资产、从而折旧或不折旧时,第三企业的增加值是否相同的问题。
因此,在产出的问题上,只要确认第三环节的产值是300元就足够了。你去扯什么三个环节的总产出,完全就是驴唇不对马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2 12:30:50
石开石 发表于 2018-1-2 11:55
这个是告诉您,如果第三环节总产值都为300元,但第二环节或者为中间投入或者为固定资产的情况。
您看不出 ...
现在讨论的是我给出的数据。并且,你也已经确认过三个环节的增加值各为100元,第三环节的产值为300元,这些数据对于我们的讨论已经足够了,你根本就没有必要另外去假设什么东西。除非你要出尔反尔,掴你自己的脸。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2 13:06:03
wzwswswz 发表于 2018-1-2 12:03
按照你说62楼所说的“您最好把三个环节设为不同企业”,我们现在就把三个环节看成是三个不同的企业。

...
既然你说要用公式,那么我们假设每个环节上所耗费的劳动都为100个单位,没100个单位的劳动创造的价值为100元。具体的产品价值的公式应该由你来给出。

这就是您的前提条件。300元=100+100+100,就是根据它算出来的,不是您规定300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2 13:07:30
wzwswswz 发表于 2018-1-2 12:03
按照你说62楼所说的“您最好把三个环节设为不同企业”,我们现在就把三个环节看成是三个不同的企业。

...
因为您假设第三环节100劳动单位增加值只是100,是故意忘了还是疏忽忘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2 13:22:35
石开石 发表于 2018-1-2 13:06
既然你说要用公式,那么我们假设每个环节上所耗费的劳动都为100个单位,没100个单位的劳动创造的价值为10 ...
我在报纸上的假设就不算数了吗?每100单位的劳动创造100单位的价值就是按照报纸的假设是社会承认的。这是一。
第二,A产品的总价值300元也是从第一、第二环节的劳动都是生产最终的A产品的总劳动的一部分(这在公式之前就已经作了分析)、从而这两个环节创造的各100元的价值也就构成了A产品总价值的一部分必然得出的结论。
所以,严格来讲,300元不是算出来的,而是合乎假设与逻辑的必然结论。

再从社会承认的角度来看,A产品的总价值300元也就是由A产品的价格与数量所决定的。对于任何一个具有经济学常识的人来说,这都是不言而喻的,难道还需要我来教你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2 13:32:58
石开石 发表于 2018-1-2 13:07
因为您假设第三环节100劳动单位增加值只是100,是故意忘了还是疏忽忘了?
我假设的是第三环节的劳动是100单位,从而新创造的价值是100元,而从来没有假设增加值就是100元。第三环节的增加值是多少正是我想要讨论的东西,我怎么会去假设它?
你说我“假设第三环节100劳动单位增加值只是100”,你拿出我的原话与出处来,拿不出来就是你造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2 14:21:15
wzwswswz 发表于 2018-1-2 13:22
我在报纸上的假设就不算数了吗?每100单位的劳动创造100单位的价值就是按照报纸的假设是社会承认的。这是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2 14:21:31
wzwswswz 发表于 2018-1-2 13:32
我假设的是第三环节的劳动是100单位,从而新创造的价值是100元,而从来没有假设增加值就是100元。第三环节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3 08:09:30
石开石 发表于 2018-1-2 13:07
因为您假设第三环节100劳动单位增加值只是100,是故意忘了还是疏忽忘了?
你怎么不回答我174楼的问题了?
你说我“假设第三环节100劳动单位增加值只是100”,你为什么拿不出我的原话与出处?你造了谣就想跑路?!你要不要脸?!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3 08:14:04
石开石 发表于 2018-1-2 13:06
既然你说要用公式,那么我们假设每个环节上所耗费的劳动都为100个单位,没100个单位的劳动创造的价值为10 ...

你怎么不敢在本主题下回复我的问题了?被我驳得哑口无言了,就草包了?熊蛋了?



现在再把我的问题重复一遍——

(一)第一、第二两个环节(企业)各100元的增加值在各自生产结束后就已经计入了GDP,即第三环节(企业)的生产开始以前就已经有了200元的GDP,对不对?

如果回答不对,请说明为什么?



(二)第三环节(企业)投入200元购买了100元的工具和100元的原材料,并在生产中耗费了这些生产资料,同时也耗费了100单位的劳动,生产出了A产品。社会承认A产品的产值为300元,这个产值不会因为工具是作为固定资产还是作为中间投入而增加或减少,对不对?

如果回答不对,请说明为什么?



(三)第三环节(企业)300元的产值构成如下:

1.工具作为中间投入:300元产值=200元中间投入(原材料100元+工具100元)+100元新创造价值(100单位劳动)

2.工具作为固定资产:300元产值=100元中间投入(原材料100元)+100元折旧(工具100元)+100元新创造价值(100单位劳动)

对不对?如果回答不对,请说明为什么?



(四)根据上面问题的答案,请说明折旧为什么是新创造价值?



你有本事就不要改题目,不要出尔反尔自掴嘴巴,就直接回答我的问题,没有本事就早点认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3 22:32:47
wzwswswz 发表于 2018-1-3 08:14
你怎么不敢在本主题下回复我的问题了?被我驳得哑口无言了,就草包了?熊蛋了?

现在再把我的问题重复 ...
第一环节第二环节100劳动单位是增加值,第三环节100单位劳动就不是增加值就需要讨论了?

第一环节第二环节100劳动单位是增加值的证据如下:
第一、第二两个环节(企业)各100元的增加值在各自生产结束后就已经计入了GDP。
我假设的是第三环节的劳动是100单位,从而新创造的价值是100元,而从来没有假设增加值就是100元。第三环节的增加值是多少正是我想要讨论的东西,我怎么会去假设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3 22:36:21
wzwswswz 发表于 2018-1-3 08:14
你怎么不敢在本主题下回复我的问题了?被我驳得哑口无言了,就草包了?熊蛋了?

现在再把我的问题重复 ...
关于以上问题,我已另开帖子论述,这儿就不继续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3 23:56:51
石开石 发表于 2018-1-3 22:36
关于以上问题,我已另开帖子论述,这儿就不继续了。
小石啊,你是随吃随拉,随拉随走啊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4 09:38:30
石开石 发表于 2018-1-3 22:32
第一环节第二环节100劳动单位是增加值,第三环节100单位劳动就不是增加值就需要讨论了?

第一环节第二 ...
第三环节100单位劳动创造的100元当然是增加值,但是我们要讨论的是除了这100元以外是否还有增加值,如果有,它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增加值。所以,我当然不会说第三环节的增加值就是100元,而说的都是这100元是新创造的价值。

你说我有说第三环节的增加值就是100元,那你拿出证据来,拿不出来,你就是造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