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4492 5
2009-11-13
此文章属小型论文,其中的摘要,关键字,参考文献从略)
高鸿业教授的《西方经济学》第四版是以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 萨姆尔森(MIT)为代表的新古典主义综合派(后凯恩斯主义主流经济学)为蓝图及大纲所编写的。但是随着时代的更替,新世纪的经济学已经迈进了一个新的台阶。以卢卡斯为首的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和以曼昆为代表的新凯恩斯经济学渐渐取代了新古典主义综合派,成为了当今世界主流经济学的代表学派。他们普遍承认,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是构建整座宏观经济学理论大厦的基石。没有微观分析的宏观经济学很难对我们所处的真实的经济社会做一个完善而又系统的解释。然而作为国内最为优秀的本科经济学教材,高鸿业教授的《西方经济学》特别是宏观部分只是生涩的将微观与宏观这两块大蛋糕,放入一个盘子上,而并没有做到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效果,从而造成其细节处分析经济现象严密性的不足。下面我想以挤出效应简单举一例。
关于挤出效应的分析:“挤出效应”是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的降低的作用。当政府增加支出(政府购买)时,市场上对商品的需求量会有所增加。例如钢铁市场,由于外生变量影响的需求,所以在图(1)中表示为D1平移至D2处。很明显价格会上涨。根据弹性公式可得:
ed=rd/rp= dQ × P0/dP× Q0
其中Q0为当前市场均衡需求量,p0为当前均衡价格。
如果可知价格弹性,则政府可在出台相应投资计划政策之前,预测该行业p的变动幅度,如此成千上万个市场价格变换皆是如此。
又∵MP KYhrLM曲线的数学表达式见下图


如果假设yk不变(即货币需求较为稳定)则利率将会上升,从而抑制私人投资。



物价上涨,而名义工资未变化,则企业劳动力需求将增加。(见高鸿业教授的《西方经济学》第四版p157
现在可知如果我们要用纯粹的宏观经济理论体系来分析企业决策变化是很难的,而我在这里试图用微观经济学的生产要素理论来弥补其论述上的缺陷。
由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市场出清与理性人假设可知,厂商利润最大化需满足VMP=MP(L) ×P=W,补充:假设先前钢铁市场是完全竞争市场,ps按照规模效益理论此假设很难成立,但需简化分析,不得不如此假设)
W不变,P上升,则MP(L)减小,根据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L增大,从而造成了就业与产量的增加。
我认为这一思想正是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曼昆为首的新凯恩斯经济学的核心思想这一思想所在。这一思想方法也足以为预测宏观经济学增加崭新的方法,至于数据怎样从个体到总量,大概需要误差修正模型,贝叶斯概率,线性回归模型等高级的计量经济学来完成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11-13 21:53:47
政府支出增加可以促进就业和生产增加很好理解啊,政府支出增加就是市场需求增加,那么价格上涨,因此更多的资源就得向其配置,这样就业和产量自然增加了啊
不用公式计算也可以得到这个定性结论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14 09:48:40
的确  挤出效应高鸿业版写得有点晦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14 11:02:53
2# wmyuestc
我的意思是:要得出定量结论,当然这远没有我说的那么简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15 17:25:20
高手 很不错的分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15 09:54:35
有道理.不过,高版以后应该怎么发展呢?什么时候出更新的版本呢?操心啊,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