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2321 4
2009-11-15
    今天终于把陈志武教授的《金融的逻辑》看完。初看这本书,让我心里一刹:借债有理,提前消费可行。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崇尚节俭,认为勤俭节约是一种美德。因此,我们从小就受到的教育是要学会节约,大把大把花钱的、到处借钱的、今天花明天钱的都是只会享受的败家子。书中提出金融是不同时间、不同空间的价值交换,通过金融技术把未来的现金流证券化,拿到今天来花。他举出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很多人年轻的时候有很多经济需要,但往往没有钱;等到年老的时候不缺钱了,但是各种需要也很少了。通过借债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把未来的收入通过金融技术如证券等,拿到现在需急用的时候来用,这时候效用也最高。现实情况确实如此:以一个大学生为例,当他博士毕业的时候马上就面临着结婚、买房、抚养下一代的重重压力,然而很不幸这个时候,恰恰是他最没经济实力的时候;现在的房价这么高,如果想在短时间内全款买下一套房子确实难如登天,然而时下的按揭贷款极大的提供了方便。
       一高中同学,现留学美国,曾在校内网写下一句话,为什么美国人能够率性而为,做他们想做的事,而时下很多中国人为求稳定压抑自己的很多想法,他归结为是美国的文化使然。也许这是一方面因素,但绝不是主要原因。美国的金融市场已经很发达,社会保障体系也已很完善,他们不用为未来发愁,不用为老无所养郁闷。大不了去领养老救济金。然而,在中国,金融证券市场还不是很发达,套句小平同志的话就是还处在初级阶段;因而我们做事还是有很多顾虑,个人还是没有能力担当大风险。
       从金融的角度去探讨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也很有意思,以“家”为例,我们经常听到养儿防老的说法,这种观念并不守旧,因为在金融市场欠缺的年代,人无法保障老有所养,只能将此重任寄托在下一代身上,生儿子更好,因而也就有重男轻女一说。书中把这种家族传承定义为隐形的金融契约,儒家通过“三纲五常”、“礼义廉耻”、“孝”等文化代替法律规章来强化这一契约能够保证得到履行,说的真是太好了。
       曾几何时,对美国政府颁布减税政策,甚至退税给美国公民一事耿耿于怀。美国人民那么有钱,而美国政府的大楼破陋不堪,放到中国来简直不敢想象。然而,这恰恰是美国政府的高明之处。美国政府公债全世界发行,其公债利息仅为1.5%,是任何世界上其他国家及个人所无法匹敌的。既然如此,美国政府替企业或个人去借钱,只需要支付很少一点利息,然后向本国人民少收一点税,让他们自己拿钱去投资,藏富于民。这样即使税率很低的情况下,美国政府还是能获得比原来更高的收入,政府和民众达到双赢,让人不得不佩服美国政府的智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11-15 16:59:22
似乎很有道理呢。我也去找来读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15 17:14:40
其实这个道理是人人都懂的 只是 有些人能够做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10 08:41:55
我准备看看 这本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10 12:58:53
有时间看看去,陈志武的书应该不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