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中医药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用药规律。方法 检索国内主要中文文献数据库,搜集近20年间公开发表的有关中医药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文献,经相关标准筛选后,采集相关方剂用药信息,建立数据库。采用关联规则、频数分析等方法对中药复方进行
数据挖掘,探讨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主要药物及药对、药组规律。结果 (1)“一方通治”文献中,高频中药依次为柴胡、蒲公英、赤芍等,最常用清热解毒药及寒凉药;置信度较高的药对有“麻黄-熟地黄”“瓜蒌-金银花”等,药组有“丹参-赤芍-蒲公英”等;可信度较高的药对有“柴胡-赤芍”“柴胡-蒲公英”等,药组有“赤芍-蒲公英-当归”。(2)“分期论治”文献中,高频中药依次为柴胡、蒲公英、白花蛇舌草等(肿块期),或金银花、蒲公英、当归等(脓肿期),或当归、黄芪、丹参等(瘘管期),或当归、赤芍、柴胡等(围手术期);所有分期最常用均为寒凉药,肿块、脓肿、瘘管期最常用清热解毒药,而围手术期最常用补血药。置信度较高的药对肿块期为“郁金-柴胡”等,脓肿期为“蒲公英-赤芍”等,瘘管期为“白芥子-炮姜”等,围手术期为“赤芍-当归”等;药组肿块期为“延胡索-蒲公英-柴胡”等,脓肿期为“丹参-赤芍-蒲公英”等,瘘管期为“白花蛇舌草-丹参-当归”等,围手术期为“柴胡-赤芍-当归”等。可信度较高的药对肿块期为“白花蛇舌草-蒲公英”等,脓肿期为“瓜蒌-皂荚刺”等,瘘管期为“丹参-当归”等,围手术期为“当归-赤芍”“柴胡-赤芍”等;药组肿块期为“白花蛇舌草-蒲公英-柴胡”等,脓肿期“赤芍-蒲公英-丹参”等、瘘管期“白花蛇舌草-丹参-当归”等,围手术期为“柴胡-赤芍-当归”等。结论 浆细胞性乳腺炎常用治法为疏肝凉血、清热解毒,柴胡和清热
原文链接:http://www.cqvip.com//QK/90096X/201704/671925523.html
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如您已下载到该资源,可在回帖当中上传与大家共享,欢迎来CDA社区交流学习。(仅供学术交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