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18-1-9 08:57:19
石开石 发表于 2018-1-8 21:36
务请记住:GDP、增加值是流量,只能与本期上期之类的时期概念对应。这样简单的常识都不知道,还谈什么理论 ...
你懂不懂生产和逻辑?你自己不是也说中间投入是生产前就有的价值吗?按照你的流量的观点,哪里有生产前与生产后?你不是自己掴你自己的脸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9 09:06:01
石开石 发表于 2018-1-8 21:41
固定资产是最终产品,消费品是最终产品,原材料是中间产品。把这些事实弄明白了,才能核算投入产出的。
你不要把中间投入当成全部投入。计算增加值(毛增加值)可以只减中间投入,但要计算新增价值(新创造价值),必须减去全部投入。
现在请问,第一部门生产的固定资产如果没有被其他企业买走,他们怎么会在本期获得货币收入?其他企业买走的固定资产如果不属于本期的投入,那么属于什么时期的投入?
所以,你的本事就是拿个GDP当令箭,拿个毛增加值就当新增加值,只要和GDP不一致的,就是错的,毫无理论研究的基本素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9 09:13:42
石开石 发表于 2018-1-8 21:45
这回总算是开窍了,企业生产时,天天都有收入支出的。
买卖总是发生的,没有买卖没有伤害,这个话明白吗 ...
自己的逻辑能力低下,别人一说每天都要经过早晨、中午、傍晚、晚上四个阶段,就以为别人说的是地球上所有的地点都是同时经过这四个阶段,竟然还要用地球上不同的地点不是同时经过这四个阶段来否认这四个阶段的依次经过!
如此拙劣的思维能力还想搞学术研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9 09:17:48
石开石 发表于 2018-1-8 23:07
投入减产出,新增价值就是300。怎么还玩起颠倒来了?
那是笔误。这里你看得倒认真,我说的“实物形式”你怎么就看成了“实物指标”呢?哦,对了,在你的概念里,实物形式就是实物指标,所以你才要无知装有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9 09:49:20
clm0600 发表于 2018-1-9 09:20
折旧是新增加的现金收入,当然在企业的货币资金账面上,它还在,没有错。就像水流到水池中。
---------- ...
新增加的现金收入是指一年合计增加的,不是某次的收入增加。
企业生产每天都有现金流入流出,一年新增加的现金是每天流入流出之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9 09:52:30
wzwswswz 发表于 2018-1-9 09:17
那是笔误。这里你看得倒认真,我说的“实物形式”你怎么就看成了“实物指标”呢?哦,对了,在你的概念里 ...
产品价值均用货币计量,您说实物形式,那就是说的是实物指标而不是价值指标。

记住:国民经济核算是市场价值,价值不是什么劳动劳凝之类,是货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9 10:01:34
wzwswswz 发表于 2018-1-9 09:06
你不要把中间投入当成全部投入。计算增加值(毛增加值)可以只减中间投入,但要计算新增价值(新创造价值 ...
在投入产出核算中,只有中间投入,总投入,总产出的概念,没有全部投入的概念。

什么是全部投入?按您的意思是:中间投入+规定资产(折旧)投入=全部投入,但这是您的算法,不符合投入产出的规定。

您自己的算法的出来的东西就是600先生的国内生产净值。当然,您可以把这个当成是全部新增价值(它们确实是新增价值,不过是有遗漏的新增价值),但那是您的事。
企业是不会把属于折旧这部分的现金不当新增收入不当新增价值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9 10:07:06
wzwswswz 发表于 2018-1-9 09:06
你不要把中间投入当成全部投入。计算增加值(毛增加值)可以只减中间投入,但要计算新增价值(新创造价值 ...
已经说过,假设生产全部销售销售全部回款等等条件。才有净现金流量=营业盈余+折旧。

不过,您很厉害,又弄出个毛增加值概念,很有创造力。佩服佩服。

我说的新增价值,是别人说过的,我用用而已,我到真希望是我的发明,可惜不是(原来以为是)。
好在有600先生和您承认是我的发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9 11:00:10
石开石 发表于 2018-1-9 09:52
产品价值均用货币计量,您说实物形式,那就是说的是实物指标而不是价值指标。

记住:国民经济核算是市 ...
真无知!
实物指标与价值的实物形式的区别在于,实物指标只能按照实物的形式以实物的单位来计量,例如100辆汽车,10000吨大米,等等。价值的实物形式只有形式的区别,却都是以价值为单位(货币单位)来计量的。例如,100万元固定资产,10万元生活资料,等等。
再比如,你用货币购买商品,货币与商品的价值相等,但形式不同,前者是价值的货币形式,后者是价值的实物形式。明白了吗?
所以,你把价值的实物形式当成了实物指标,完全就是无知的表现。

再问一遍:什么是货币指标?给出定义来!举出例子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9 11:06:46
石开石 发表于 2018-1-9 10:01
在投入产出核算中,只有中间投入,总投入,总产出的概念,没有全部投入的概念。

什么是全部投入?按您 ...
请问,你会计算GNP吗?你要不会计算GNP,你就不知道如何计算新增价值,你就只会拿个GDP当令箭。

在GDP的统计框架内,企业会计当然只算增加值,但这绝不是新增价值(新创造的价值),要算新创造的价值,就必须按GNP来。你如果不是拿个GDP当令箭,你怎么不敢回答我的问题——
为什么GNP是净增加值?你解释得了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9 11:11:40
石开石 发表于 2018-1-9 10:07
已经说过,假设生产全部销售销售全部回款等等条件。才有净现金流量=营业盈余+折旧。

不过,您很厉害, ...
别人说的增加值与你说的新增价值只是外延相同,但内涵不同。你的新增价值是劳动者或机器新创造的价值,这就是你的发明,你自己也承认。
既然是新创造的价值,那一定是原来不存在的价值,不然怎么能叫新创造?因此,你必须加以证明。你证明不了,那么你就是在胡说八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9 11:16:16
clm0600 发表于 2018-1-9 10:20
“一年合计增加的现金收入”就等于新增价值?

那也不对呀,年初账上没钱,但有一批存货、备件、材料。 ...
在产品全部销售销售全部回款没有应收应付等条件情况下,折旧与营业盈余体现为一年合计增加的现金收入。我已经说过多次了,您得了健忘症了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9 11:24:53
wzwswswz 发表于 2018-1-9 11:11
别人说的增加值与你说的新增价值只是外延相同,但内涵不同。你的新增价值是劳动者或机器新创造的价值,这 ...
您认为本年创造的GDP中有以前的价值?
哪部分是以前有的?
GDP是本年度生产的结果,和以前没有关系。

不懂装懂,自以为是,是您最大的特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9 11:29:33
wzwswswz 发表于 2018-1-9 11:06
请问,你会计算GNP吗?你要不会计算GNP,你就不知道如何计算新增价值,你就只会拿个GDP当令箭。

在GDP ...
为什么GNP是净增加值,需要您来解释,您需要先解释这个净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GDP是毛增加值,也需要您来解释,您需要解释这个毛是什么意思。

我认为正确的核算:增加值核算投入产出核算,只有增加值的概念,没有什么毛增加值和净增加值概念。

恐怕您无法解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9 11:43:38
wzwswswz 发表于 2018-1-9 11:00
真无知!
实物指标与价值的实物形式的区别在于,实物指标只能按照实物的形式以实物的单位来计量,例如10 ...
(三)实物指标、价值指标和劳动指标
这是按总量指标所采用计量单位不同来划分的。
1.实物指标
实物指标是用实物单位计量的总量指标。实物单位是根据事物的属性和特点而采用的计量单位,主要有自然单位、度量衡单位和标准实物单位。
⑴自然单位是按照被研究现象的自然状况来度量真数量的一种计量单位,如人口以“人”为单位,汽车以“辆”为单位,牲畜以“头”为单位等。
⑵度量衡单位是按照统一的度量衡制度的规定来度量其数量的一种 “十一五”规划总量指标图 “十一五”规划总量指标图 计量单位, 如煤炭以“吨”为单位,棉布以“尺”或“米”为单位,运输里程以“千米”为单位等。度量单位的采用主要是由于有些现象无法采用自然单位来表明其数量,如粮食、钢铁等;另外有些实物如鸡蛋等,虽然也可以采用自然单位,但不如用度量衡单位准确方便。
⑶标准实物单位是按照统一折算标准来度量被研究现象数量的一种计量单位,如将各种不同含量的化肥,用折纯法折合成含量100%来计算其总量,将各种不同发热量的能源统一折合成29.3千焦/千克的标准煤单位计算其总量,等等。在统计中为了准确地反映某些事物的具体数量和相应的效能,还有一种复合单位,即将两种计量单位结合在一起以乘积表示事物的数量,如货物周转量就是用“吨/千米”来表示铁路货运工作量的。
2.价值指标
价值指标是用贷币单位计量的总量指标。贷币单位是用货币“元”来度量社会劳动成果或劳动消耗的计量单位,如国内生产总值、社会商品零售额、产品成本等,都是以“元”或扩大为“万元”、“亿元”来计量的。
价值指标从原则上说应是反映商品价值量的指标,而实际上是货币量指标。因为价值量不能计算,只能通过价格来体现,而价格围绕价值波动并不等于价值,价格只是价值的一种货币表现。因此,价值指标又称货币指标。
价值指标具有广泛的综合性和概括性。它能将不能直接相加的产品数量过渡到能够加,用以综合说明具有不同使用价值的产品总量或商品销售量等的总规模或总水平。价值指标广泛应用于统计研究、计划管理和经济核算之中。但价值指标也有其局限性,综合的价值量容易掩盖具体的物质内容,比较抽象。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注意把价值指标与实物指标结合起来使用,以便全面认识客观事物。
3.劳动量指标
劳动量指标是用劳动量单位计量的总量指标。劳动量单位是用劳动时间表示的计量单位,如“工日”、“工时”等。工时是指一个职工做一个小时的工作,工日通常指一个职工做八小时的工作。
这种统计指标虽然不多,但常遇到。如工厂考核职工出勤情况,每天要登记出勤人数,把一个月的出勤人数汇总就不能用“人”来计量而应用“工日”来计算。又如工厂实行计件工资制,要对每个零部件在每道工序上都规定劳动定额, 假设某零件规定1小时生产60件,则每一件就是一定额工分, 某工人一天生产600件,即生产的产品为600定额工分,即10个定额工时。由于各企业的定额水平不同,劳动量指标不适宜在各企业间进行汇总,往往只限于企业内部的业务核算。

看清楚了吗:货币指标就是价值指标。离开货币谈价值,弄什么实物形式,不是胡扯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9 11:46:20
石开石 发表于 2018-1-9 11:24
您认为本年创造的GDP中有以前的价值?
哪部分是以前有的?
GDP是本年度生产的结果,和以前没有关系。
折旧当然只是本年度的折旧,但是被折旧的固定资产在本年度之前就作为其生产企业的增加值被计入过GDP。这个难道也是本年度的吗?
自己看问题只能看到一寸远,就把这一寸当成了全部,不是无知装有知又是什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9 11:51:15
wzwswswz 发表于 2018-1-9 11:46
折旧当然只是本年度的折旧,但是被折旧的固定资产在本年度之前就作为其生产企业的增加值被计入过GDP。这个 ...
固定资产是最终产品,一旦形成,其增加值就在当期计入完毕。不能在后期继续计入。

折旧只是计提的虚拟成本,它的现实是企业的净现金流量——现金收入。

看不到这一点。说明您的学识不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9 11:52:22
石开石 发表于 2018-1-9 11:29
为什么GNP是净增加值,需要您来解释,您需要先解释这个净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GDP是毛增加值,也需要您来 ...
我就知道你解释不了,因为你除了拿个GDP当令箭以外,什么本事也没有,连实物指标与价值的实物形式也会混为一谈,连货币单位也会当成了货币指标。纯粹就是个冒牌会计。

GNP是国内生产净值,既然有净值,那么相对而言的就是毛值。GDP有了折旧就是毛增加值,减去折旧就是净增加值,就是GN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9 12:18:02
clm0600 发表于 2018-1-9 11:29
产品全部销售,没有应收应付了,企业难道都不能存有一些备品备件和原材料吗?
原材料备品备件等实际是可以存有的。
存货——包括原材料、半成品、在产品(含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都可以有;只要期初期末值相等,对净现金流量没有影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9 12:23:00
clm0600 发表于 2018-1-9 11:29
产品全部销售,没有应收应付了,企业难道都不能存有一些备品备件和原材料吗?
六、财务报表中存在的平衡关系
财务报表一般有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及利润分配表、应上交应弥补款项情况表、主要业务情况表、主营业务收支明细表、成本费用情况表、商品产品成本表、现金流量表等。
资产负债表与损益表及利润分配表中有如下平衡关系:
期末未分配利润-期初未分配利润(资产负债表)=净利润(损益表)
资产负债表、主要业务情况表(或主营业务收支明细表)、商品产品成本表中有如下关系:
(期末库存商品-期初库存商品)(资产负债表)=本期入库商品成本(商品产品成本表)-本期销售商品成本(主营业务情况表)
资产负债表中的平衡关系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长期负债)+(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假设:
资产=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
负债=流动负债+长期负债
所有者权益=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Δ流动资产+Δ非流动资产=(Δ流动负债+Δ长期负债)+(Δ实收资本+Δ资本公积+Δ盈余公积+Δ未分配利润)
特别地,当Δ长期负债=0,Δ实收资本=0,Δ资本公积=0,Δ盈余公积=0时,
Δ流动资产+Δ非流动资产=Δ流动负债 +Δ未分配利润
期初货币资金+本期收入货币资金-本期支出货币资金=期末货币资金
期初广义应收帐款+本期开发票总额-本期回款=期末广义应收帐款(与前述公式意义一致)
广义应收帐款=狭义应收帐款-预收帐款
期初其它应收款+本期增加(借出)-本期减少(报销)=期末其它应收款
期初存货+本期增加(入库)-本期减少(出库)=期末存货
期初固定资产原价+本期增加-本期减少=期末固定资产原价
期初在建工程+本期增加-本期减少=期末在建工程
……
资产负债表与现金流量表中的平衡关系
期末货币资金-期初货币资金=总现金流量变化
=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某单位,略去期初期末余额相等资产、负债及权益项目有:
(期末货币资金-期初货币资金)=(期末应付帐款-期初应付帐款)+(期末预收帐款-期初应收帐款)+(期末职工薪酬-期初职工薪酬)+(期末应缴税费-期初应缴税费)+(期末其它应付款-期初其它应付款)+(期末未分配利润-期初未分配利润)(净利润)+(期初应收票据-期末应收票据)+(期初应收帐款-期末应收帐款)+(期初其它应收款-期末其它应收款)+(期初预付帐款-期末预付帐款)+(期初存货-期末存货)+(期初固定资产净值-期末固定资产净值)+(期初在建工程-期末在建工程)。
期初固定资产净值=期初固定资产原值-期初累计折旧
期末固定资产净值=期末固定资产原值-期末累计折旧
(期初固定资产净值-期末固定资产净值)=(期初固定资产原值-期末固定资产原值)+(期末累计折旧-期初累计折旧)=(期初固定资产原值-期末固定资产原值)+本期折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9 12:26:30
wzwswswz 发表于 2018-1-9 11:52
我就知道你解释不了,因为你除了拿个GDP当令箭以外,什么本事也没有,连实物指标与价值的实物形式也会混为 ...
估计您也说不出什么来。
这一点,600先生倒是比您强,人家有一个帖子专门谈此事。虽然谈的不十分精准,比您还是强很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9 12:37:07
clm0600 发表于 2018-1-9 12:22
存货——包括原材料、半成品、在产品(含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都可以有;只要期初期末值相等,对净 ...
在一定条件情况下有:净现金流量=营业盈余+折旧。
这一定条件是:
除固定资产净值与未分配利润项目其它资产负债项目变量之和为0。
只要满足这个条件。新增的现金收入=营业盈余(净利润)+折旧

在此也告诉您一个判断企业经营是否正常的方法:当新增的现金收入与营业盈余+折旧之和相差较大时,企业就存在问题了,不正常了,要调查分析了。要弄明白是怎么回事。

怪不得您总赚不着钱,这里的奥秘您不知道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9 12:38:14
clm0600 发表于 2018-1-9 12:22
存货——包括原材料、半成品、在产品(含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都可以有;只要期初期末值相等,对净 ...
存货变化原理及与利润之间的关系
我们知道有以下公式存在:
期初存货+本期进入存货-本期转出存货=期末存货
或写为:
期末存货-期初存货=本期进入存货-本期转出存货
存货变化其实就是进入与转出之间的差值,更准确一点说是购入存货与销售存货之间的差值。
当购入的存货小于销售的存货时,存货减少;当购入的存货大于销售的存货时,存货增加。这就是存货变化的定律。
我们对存货进行解构。
我们知道以下公式存在(财务报表上的):
总存货=原材料存货+半成品存货+在产品存货+产成品存货
原材料存货、半成品存货、在产品存货是中间产品,最终都要变成产成品。
对于各种存货当然也有以下公式存在:
期末原材料存货-期初原材料存货=本期进入原材料存货-本期转出原材料存货
期末半成品存货-期初半成品存货=本期进入半成品存货-本期转出半成品存货
期末在产品存货-期初在产品存货=本期进入在产品存货-本期转出在产品存货
期末产成品存货-期初产成品存货=本期进入产成品存货-本期转出产成品存货
事实上,半成品包括外购半成品及自制半成品,非产成品存货中可能含有废品。
我们将总存货的公式修改一下:
总存货=原材料存货+外购半成品存货+自制半成品存货+在产品存货+废品存货+产成品存货。
当然又可以增加一些公式:
期末外购半成品存货-期初外购半成品存货=本期进入外购半成品存货-本期转出外购半成品存货
期末自制半成品存货-期初自制半成品存货=本期进入自制半成品存货-本期转出自制半成品存货
期末废品存货-期初废品存货=本期进入废品存货-本期转出废品存货
存货变化到底是什么?是原材料?是外购半成品?是自制半成品?是在产品?是废品?是产成品?将各自的数据带入后,我们可以知道变化的具体品种。
对于产成品转出其实有两种核算数据,自然产成品存货也存在两种数据。
数据一:
期末产成品存货A-期初产成品存货A=本期进入产成品A-本期发出产成品A
数据二:
期末产成品存货B-期初产成品存货B=本期进入产成品B-本期销售(开发票)产成品B
一般情况,本期进入产成品存货A等于本期进入产成品存货B,但本期发出产成品A不等于本期发出产成品B。
有以下公式存在:
本期发出产成品A=本期发出产成品未开发票(延后开票)+本期发出产成品开发票(当期开票)
本期销售产成品B=本期开以前发出产成品发票(迟后开票)+本期开本期发出产成品发票(当期开票)+本期开未发出产成品发票(提前开票)
这里,本期发出产成品开发票等于本期开本期发出产成品发票(当期开票)。
如果没有“延后开票”、“提前开票”及“迟后开票”,则有本期开发票产成品等于本期发出产成品。这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情况。
我们知道:
利润总额=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其它业务收入-其它业务成本+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其它损益
只要开了发票,一般就要结转成本,主营业务成本其实就是产成品存货对应的成本。
企业利润总额调节的根本原理就在产成品存货的变化中。为了增加利润总额,可以减少产成品成本的结转;为了减少利润总额,可以增加产成品成本的结转。
企业的利润总额其实是一个很容易被调节的数据,是很不真实的。
当然,调节利润总额还有其它的办法,例如计提存货损失、计提坏账损失等等。
看企业的经营情况如果只看利润总额,那是一定要被欺骗的。
那怎么判断企业的经营情况呢?
众所周知的有:比率法。
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等(偿债能力);
应收帐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等(营运能力);
成本费用利润率、销售利润率等(获利能力)。
以上的比率法判断企业情况一般的教科书中都有,但记住和利润沾边的数据就有不真实的可能。
真想了解企业的获利情况就必须了解四种利润:利润总额、生产利润、营业盈余、现金利润。
利润总额是销售产品对应的利润,生产利润是报产产品对应的利润,营业盈余是生产法计算增加值对应的利润,现金利润是现金的净流量。四种利润之间的关系本文不探讨,其它文有专门的分析。
不考虑其它业务收支营业外收支等其它损益,四种利润公式如下:
利润总额=销售毛利(销售产品毛利)-公司费用
生产利润=生产毛利(报产产品毛利)-公司费用
营业盈余=营业盈余毛利-公司费用=报产产品不含税产值-中间投入-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其它税(地税,不含增值税)        
现金利润=期末现金-期初现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9 12:42:26
石开石 发表于 2018-1-9 11:43
(三)实物指标、价值指标和劳动指标
这是按总量指标所采用计量单位不同来划分的。
1.实物指标
A企业生产了10万元的服装,B企业生产了10万元的包装盒。两者使用的都是价值指标,同时也反映了相同的价值量具有不同的实物形式。
如果说A生产了1000套服装,B生产了1000万个包装盒,那才是实物指标。
同理,10万元的服装与10万元的货币相比,都是10万元,前者的存在形式就是实物形式,后者的存在形式就是货币形式。
你能理解吗?

如果你不是把货币形式与价值本身混为一谈,你怎么会说“新增收入不是新增价值?这一点只有您才敢说”?又怎么会说“价值指标就是货币指标。谈价值离开货币免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9 12:47:24
石开石 发表于 2018-1-9 11:51
固定资产是最终产品,一旦形成,其增加值就在当期计入完毕。不能在后期继续计入。

折旧只是计提的虚拟 ...
固定资产在生产企业生产后就计入了GDP,当然不再计入。但在使用的企业,有把固定资产的消耗当做收入计入了GDP。这一点我引的萨缪尔森的话已经告诉过你了,“略加思索即可发现,计入折旧就如同既算了小麦又算了面包。”你怎么连略加思索的能力都没有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9 12:50:25
石开石 发表于 2018-1-9 12:26
估计您也说不出什么来。
这一点,600先生倒是比您强,人家有一个帖子专门谈此事。虽然谈的不十分精准,比 ...
我不比人家强并不丢脸,只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就行了。不像你,明明不懂,却偏要拿个GDP当令箭,胡说八道。真丢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9 12:50:46
wzwswswz 发表于 2018-1-9 12:42
A企业生产了10万元的服装,B企业生产了10万元的包装盒。两者使用的都是价值指标,同时也反映了相同的价值 ...
务请记住:谈论GDP、增加值、新增价值,不要谈什么实物形式,只说货币情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9 12:58:14
石开石 发表于 2018-1-9 12:50
务请记住:谈论GDP、增加值、新增价值,不要谈什么实物形式,只说货币情形。
终于承认实物形式不是实物指标了,承认自己无知装有知了。

我们现在讨论的是新增价值,不是货币收入。而价值本身既有实物形式,也有货币形式,且两种形式又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所以有无新增价值必须同时考虑在这两种形式下价值量的变化。

所以,你那个不让说实物形式的规定就是把你的胡说八道强加给别人的强盗逻辑,真不要脸!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9 13:00:21
石开石 发表于 2018-1-9 12:50
务请记住:谈论GDP、增加值、新增价值,不要谈什么实物形式,只说货币情形。
荒谬绝伦的“折旧是新增价值”(续二)(https://bbs.pinggu.org/thread-6169042-1-1.html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9 13:01:03
clm0600 发表于 2018-1-9 12:46
哈哈,又打补丁了?
我就问你:如果不相等,或者说公司的实物资产价值发生了变化,“一年合计增加的现金 ...
话说的如此明白,怎么还不理解?

折旧+营业盈余在一定条件下=一年的新增现金收入,这是企业正常经营产品销售了款回来了等等条件下,综合起来就是我说的一定条件。

企业不正常了,净现金流量中不只是营业盈余和折旧了,还有其它东东,那些东东能是新增现金收入吗?

我们讨论的是营业盈余+折旧是不是企业的新增现金收入,别跑题。

上次把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往投资活动净现金流量跑,这次又往外跑。
人家说东,您说西。
人家说东面是太阳,您说西边是月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