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商学院 市场营销
1374 3
2009-11-15
经济危机让众多企业陷入了困境,对于复苏在即的企业而言,有机增长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有机增长Organic Growth指的是企业通过内部的改造、革新、挖潜、激励来提高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率,取得可持续的增长,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企业的造血功能,
而非靠体外输血,比如兼并重组、资本运作等)。开发新产品和服务是实现有机增长的一种途径,但是这种增长会因为竞争对手的模仿创新而难以持久。这样,反应灵敏的企业越来越注重为客户提供独一无二的个性化产品和服务,并花大力气来满足客户的独特需求。

然而,很多公司都会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在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最大可能地满足客户需求?博斯公司认为,建立一个真正的客户为中心的企业是最好的解决方案。

真正以客户为中心的企业与一般标榜客户至上的企业区别何在?简而言之,前者除了喊口号之外,还会脚踏实地地围绕着客户调整企业的整个运营模式,并在这一过程中兼顾两头,既考虑客户的满意度,又增加企业的自身盈利。客户为中心的企业不仅仅理解客户的价值,他们也理解客户对企业生死存亡的重要意义。在精心定义和量化了的客户细分战略之下,他们调整运营模式并重新设定业务流程,如产品研发、产生需求、生产调度、供应链等等,用最低的成本为消费者提供最大的价值。


中国企业很早之前就开始喊出客户至上客户就是上帝的口号,但是阵正能以客户为中心的中国企业实在是少之又少,客户中心制,实则是中国企业的一块短板。如何从产品中心制企业过渡到客户中心制企业,是中国企业亟需跨越的一个难题。(如图表一)

博斯公司通过对多家消费品和服务性公司所作的调查显示,那些成功地实现有价值用户定制化并有效传递给客户的企业,利润增长率是同行的两倍,比竞争对手利润率高出5-10%。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企业必须说到做到,在企业内部进行大幅度的变革。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化被动为主动,从一味地推销自己的产品,转变为向客户提供真正具备价值的产品,从而真正地赢得顾客。那么如何才能成为真正的客户中心制企业?博斯公司通过对多家不同行业的公司研究发现,要成为客户中心制企业,关键在于如何平衡客户满意度和公司利润之间的关系。而要想达到这种平衡,企业必居具备以下六点制胜要点:

一、注意客户生活周期

现在很多企业在处理客户的关系时,大多数都将客户的购买行为视为零散的、没有关联的一系列交易事项,这样就有些狭隘。他们首先就忽略了客户选择他们产品或者服务的动机,因而更加不会注意他们长远的需求。如果是这样,就算你在CRM上投入得再多,也难以起到任何拉动销售的作用。真正的客户中心制企业视野要广阔得多,他们的营销已经超越了简单独立的事件性营销,而是关注于客户生活周期导致的需求变化,比如消费者结婚、买房、生孩子或者其他一些生活变化,都会导致其需求的不断变化。

一些精明的企业善于运用专门的信息技术来跟踪消费者生活周期变化,比如亚马逊网站(Amazon.Com),他们一直注重分析客户的购买行为和浏览偏好,然后向客户作专门的推荐,这就是成功的生活周期营销。

二、用解决方案吸引客户

遵循这一理念,很多公司从现货供应改为为客户订制产品或服务。这一目标是要按照客户的特殊需求为客户制定一套专门的产品方案,并附以详细的咨询和建议,为客户提供最方便、最实惠的解决方案(如图表二)。但这一做法的难点在于如何兼顾利润和消费者的满意度。
国内企业当中,华为在这方面的表现可圈可点。华为在全球金融危机中逆市而上
2008年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与其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是分不开的。华为最擅长赢得客户的,是其为不同客户提供的各种针对性强的解决方案。在华为内部,从CEO到普通员工,都把客户的要求当成最高行动纲领,公司的每个流程、组织、管理制度都与这个要求相一致。为此,华为还配备
了一支专注、投入、奉献的员工和干部队伍,快速响应客户的需求,为客户提供高效的解决方案和服务。

三、向客户打包你的建议

以客户为中心的企业在卖出产品或服务之前,便开始了与客户的沟通,并一直把沟通持续到客户购买和购买之后。当然,这些要在考虑控制成本的前提之下进行。(如图表三)

很多行业,包括金融服务业,已经开始与客户建立这种度身订造的顾问关系,但仅限于那些大客户。那些领先的银行,正在通过发展创新的打包建议和相应的技术,增强市场渗透力。花旗银行的Citipro财务分析工具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客户只要提供家庭财务状况,Citipro财务分析工具会为客户自动生成一个理财方案,客户经理会当场向客户征询意见和确认。这样一来,客户接受到了理财教育,花旗银行也赢得了消费者。



作者:博斯公司
发表于:2009-10-19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11-15 22:43:19
这个文章摘自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1 12:16:00
xie xie  bucuo a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1 12:16:51
guan dian bu cuo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