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闻西交博士生悲剧,为此带来的悲剧默哀之余,总想写点什么。
看到几篇帖子,大体分为两派:一,指责导师;二,批评学生的抗压能力。固然,有些学生没有对读博要面对的压力有充分认识;有些导师存在将博士生当做资产,故而,可能太优秀和太差都难以毕业。
但,以拙见:最大的问题也许在于社会对博士生的认知偏差引起的压力。这个社会尤其在农村,大家已经对“学制”到期即毕业,习以为常;同时,又对博士群体存在一些负面认知,比如,很多人都想出来点评一下博士学子的读博选择。这使得博士生群体很容易因为没成果、没法按时在“学制”内毕业,使得博士生学子产生难以见人,无颜面对江东父老,而导致悲剧。
因此,可能社会媒体应该通过向社会说明博士培养与硕士、本科等培养的区别,让整个社会清楚博士生培养中,没有严格的“学制”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