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匿名
28248 203
2009-11-17
删掉以前的帖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11-17 17:56:44
心里真的很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17 17:57:12
精神病可以通过吃药恢复得,希望社会各界给予他帮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17 18:03:40
因为纳什在美国,而孙爱武在中国,回答完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17 18:07:31
孙爱武简介
孙爱, 武简介
Aiwu Sun   
博士后研究员

Post-doctoral Research Fellow
Education
博士

Ph.D.
有机化学,美国纽约州立石溪分校,2006年大学

Organic Chemistr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Stony Brook, 2006
硕士高分子化学,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北京,1998年

MS Polymer Chemistry, Institute of chemistr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 Beijing, 1998
学士南开大学化学系,天津,1995年

BS Chemistry, Nankai University, Tianjin, 1995
经验

Experience
研究科学家,研究石油加工,石化,北京,1998-2001学院

Research Scientist,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Processing, SINOPEC, Beijing, 1998-2001
研究

Research
硫醇的设计与合成表面的工程师为生物医学领域。

Design and synthesis of thiols to engineer surfaces for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出版物

Publications
A. Sun, N.S. Goroff, "Study of a conjugated andiodine-capped rigid-rod polymer formed via supramolcular assembly"Manuscript in preparation.
L. Luo, A. Sun, C. Wilhelm, C. P. Grey, J. W. Lauher,N. S. Goroff, “Poly(diiododiacetylene): A Host-guest odd-even effectand full characterization of a very simple poly(diacetylene)" submittedto JACS, 2008.
A. Sun, J. W. Lauher, N. S. Goroff, “Preparation of poly(diiododiacetylene): an ordered conjugated polymer of carbon and iodine” Science,  2006, 312, 1030-1033.
A. Sun, S. Han, Y. Hu, “Studies on ethylene polymerization catalyzed by MgCl2/Ti(OBu)Cl3/Et(ind)2ZrCl2”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2000, 29(9), 664-667.
A. Sun, S. Han, Y. Hu, “Study on the preparation ofbroad molecular weight distribution polyethylene with MgCl2-supportedbimetallic complex catalysts Ti(OBu)Cl3/Et(ind)2ZrCl2 andTi(OBu)Cl3/Cp2ZrCl2” Polymer acta, 1999, 6, 748-751.
联系方式

Contact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17 18:13:37
这两天网上一直在盛传海归博士后睡大街摆地摊的事,我本来也没有太关注,一直到今晚roommate叫我来看以上的那个视频,我才知道故事的主人公是我南开和UMich的双重校友孙博士。作为当时UM-CSSA的主要负责人之一,我目睹了孙博士的不幸,而这个不幸完全是个个例,无关国内外教育,无关海归与否,无关化学化工专业。考虑到北京电视台已经很不负责任的把孙博士及其家人的姓名,学历和家人合影统统公开,我觉得应该把我知道的那部分说出来,让大家理解博士后摆地摊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今年一月底的一个周六,我在youmebbs上看到一张求助贴,发帖的人认为自己和家人正在被人监视,随时有生命危险。UM-CSSA的gmail邮箱也收到了同样的求助信,后来mitbbs密歇根版也出现了这个帖子。当时我以为只是有人恶作剧,并没有想太多。当天晚上,化学系的agostic大哥给我打电话,说是他认识的一个博士后被警方带走了,具体情况不明,博士后的爱人拒绝透露更多信息,agostic希望CSSA能够出来帮忙。后来,在agostic大哥和另一位南开校友ahfei大哥的努力下,事情稍微有些眉目了。这位博士后,就是视频中的孙博士,当时在UM化工系工作,本科毕业于南开,博士毕业于石溪。事发当周,孙博士给他所有能解除到的emaillist和网络资源发了信,包括化工系,CSSA,芝加哥领馆以及他在石溪的那个系,坚持认为他被人监视并且有生命危险,并且与当周周五报警。警方检查过他的住所,确认没有监视器,没有任何会危害他们一家的物品后就离开了。第二天UM的学校警方(Department of PublicSafety)接到石溪方面的查询电话,认为孙博士可能患有精神分裂症中的被害妄想症。于是就发生了我所了解的第一幕,孙博士被DPS带走,周六当天先是被送去了UM Hospital做被害妄想测试,测试没有通过后被转入St. Mary MercyHospital接受强制治疗。后来才知道,孙先生坚持认为他发现了UM工学院的一个人体实验的绝密项目,因而受到项目负责人及其背后势力的追杀。。。
      孙博士住院后,留下了没有工作的孙太太和三个孩子,其中两个当时只有三个月大。我们见到孙太太的时候她已经接近精神崩溃了,也有一定程度的被害妄想,她经常认为我们给他们送的食物里有毒,我们是某些神秘机构派来对付他们一家的。刚开始几天我们联系不上孙博士,孙太太就坚持认为她的先生已然被害。当时的情况真的是既尴尬又无奈,她一方面向我们索求帮助,一方面觉得我们别有用心,经常用命令我们把她丈夫弄出来,或者半夜三更打电话给我让CSSA出人赶过去帮她看孩子。她显得无助,多疑和歇斯底里。在这种莫名其妙质疑中,我们陪她出过庭,去过医院,去过化工系找领导。agostic和ahfei等热心人,CSSA的志愿者,教会的朋友,华人协会的成员都经常来看她,帮她带小孩。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了18天后,孙博士出院。出院那天,我自己开车去了位 于Livonia的St. MaryMercy Hospital把孙博士接回AnnArbor。在开回来的高速上,我特别害怕,心想要是孙博士这个时候再出状况,跟我抢方向盘,我的这条命就算交待了。回到AnnArbor,把孙博士送回家,告诉孙太太,重申没有人想害她爱人。其间,芝加哥领馆的领事们来看望过他们一次,并且给了他们一笔慰问金。这里不得不说一下,领馆教育组的领事真的非常好,之前就一直提供了各种帮助,最后还是亲自跑过来了。
      从那天后,我终于松了口气,可以睡个好觉,并且专心准备prelim了。后来从agostic那里听说,孙博士搬离了他在Northwood的房子,去了其它apartment。。。后来就听说他们一家回国了,我们当时都松了口气,觉得回到国内,换了环境,孙博士的病情应该能够缓解,以他的学历和science的publication找所高校过个稳定的生活应该不难。没想到时隔大半年,却以这样的方式重见孙博士。我的校友,堂堂UM的博士后,居然睡大街摆地摊,让我感到觉得无比悲哀和失望。但事已至此,我们这些身在密州的人也是爱莫能助,和agostic大哥商量后,还是决定把我们所知道的都说出来,希望国内能有热心人帮助他恢复健康回复到正常的生活中,用自己的一技之长,多为国家做些事情。
      ps:我当时查过,精神分裂主要是遗传原因,加上环境的诱因。孙博士的case我理解成繁重的生活压力(妻子和三个孩子)和繁忙的工作再加上遗传因素共同引起的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