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18-1-23 09:48:31
clm0600 发表于 2018-1-23 09:36
我要的资料够了,已经算了账,多计提折旧用你的算法把GDP算成了0。
-----------
你算瞎帐啊,一套设备1 ...
难道您不知道加速计提折旧原理吗?这是允许的。
您瞧,您的GDP核算被折旧左右了,但是真正的GDP核算与折旧无关。
用您的计算办法算GDP,您说误差会有多大?企业多计提折旧少计提折旧就可以让GDP变来变去。
折旧根本不是什么固定资产损耗,那只是会计计提的成本,分不清这个,是您等错误的原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23 09:51:45
wzwswswz 发表于 2018-1-23 09:37
你自己去查去。给你提示一下,是个新三板公司,粗粗查一下,类似的情况还不止一家。
查到了别忘了公开承 ...
那就说具体一点,掩藏它何必呢?那不更能证明您的观点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23 09:52:29
wzwswswz 发表于 2018-1-23 09:37
你自己去查去。给你提示一下,是个新三板公司,粗粗查一下,类似的情况还不止一家。
查到了别忘了公开承 ...
石会计又玩儿把戏了:你不是要扣折旧吗,那我多提折旧,100万资产我一年就提50万折旧,让你产值为负数!

我怀疑石会计是不是算过账啊,怎么把算账当成了儿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23 10:02:20
石开石 发表于 2018-1-23 09:51
那就说具体一点,掩藏它何必呢?那不更能证明您的观点吗?
你不是有丰富的经验和超强的判断力吗?对于我说的话,你不用思考,一看就知道错了吗?你的经验和判断力哪里去了?又变成石头砸了你自己的脚了?

真要想知道,自己查去,我没工夫伺候。但你的相关帖子我已经截图了,让大家再看看你到底是怎样不懂装懂,搬石砸脚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23 10:03:16
石开石 发表于 2018-1-23 09:48
难道您不知道加速计提折旧原理吗?这是允许的。
您瞧,您的GDP核算被折旧左右了,但是真正的GDP核算与折 ...
难道您不知道加速计提折旧原理吗?这是允许的。
----------
那都是你们会计做账的手法罢了,在我的例子里,合理的折旧就是10万。

您瞧,您的GDP核算被折旧左右了,但是真正的GDP核算与折旧无关。
-------
对呀,你所谓真正的GDP核算重复计算了呀,不扣折旧当然与折旧无关啊。

用您的计算办法算GDP,您说误差会有多大?企业多计提折旧少计提折旧就可以让GDP变来变去。
---------
的确,有几个傻逼会计,会给统计工作带来很大误差,石会计现身说法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折旧根本不是什么固定资产损耗,那只是会计计提的成本,分不清这个,是您等错误的原因。
-------------
为什么提成本啊,就是因为固定资产损耗了呀。
为什么牛饲料也提成本啊,因为牛饲料损耗了呀!
石会计只知其一未知其二,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真是拿着鸡毛当令箭的石头脑袋。

诚然,固定资产的损耗比起牛饲料的损耗,统计难度更大一些,误差大一些,但这不是我们不扣除它的理由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23 10:12:5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23 10:34:42
xinchuzu 发表于 2018-1-23 10:12
GDP就是圈套,不足采信!
比如,有人强拆了你们家房子,得到了工钱,然后盖房子,花费大量钱财,然后继续拆 ...
炒地皮带来的GDP更是笑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23 13:32:01
wzwswswz 发表于 2018-1-23 10:02
你不是有丰富的经验和超强的判断力吗?对于我说的话,你不用思考,一看就知道错了吗?你的经验和判断力哪 ...
你拿不出事实数据,我判断你是胡说八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23 13:32:43
GDP核算的小故事——自用最终产品是否计算产出?
一个生产牛肉的公司,原来是饲料自生产,屠宰设备自生产,一年生产的牛肉市场价值50万元,一年生产的饲料市场价值20万元,一年生产的1套屠宰设备市场价值10万元。这个公司在若干年前积累到10套屠宰设备,之后每年生产1套报废1套(1套设备使用10年报废),每年总是保持10套屠宰设备。
后来一家公司分立为三家公司:饲料生产公司、屠宰设备生产公司、牛肉生产公司。饲料生产公司的饲料、屠宰设备生产公司的屠宰设备卖给牛肉生产公司。
根据GDP核算的规定核算如下:
原来的GDP的计算:
生产法:GDP=总产出-中间投入=50-0=50
支出法:GDP=最终产品价值=50
注:生产的屠宰设备10万元也是最终产品,但是由于是自用,有的资料说应该计算,有的资料说不应该计算,以上计算按不应该计算计算。
如果按应该计算计算,结果如下:
生产法:GDP=总产出-中间投入=50+10-0=60
支出法:GDP=最终产品价值=50+10=60
分立后的GDP的计算:
生产法:GDP=总产出-中间投入=(50-20)+(20-0)+(10-0)=80-20=60
支出法:GDP=最终产品价值=50+10=60
公司分立与不分立,总产品相同市场价格不变,理论上GDP核算应该相等。
显然,当生产的设备是自用时,也应该按照市场价值计算产出计算GDP,这样才能使两种情况下GDP核算相等。根据前述结果来看,自用的最终产品不计算产出将导致GDP的少算。
自用最终产品是否计算产出?
答案是“是”。
有关资料说自用的最终产品不计算总产出是不对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23 13:45:40
clm0600 发表于 2018-1-23 10:03
难道您不知道加速计提折旧原理吗?这是允许的。
----------
那都是你们会计做账的手法罢了,在我的例子 ...
是你的错误计算方法导致计算结果误差很大。减折旧,折旧本来就是计提的东西。
还不知道国内生产净值被弃用的原因?被折旧影响误差太大呀。
正确的GDP核算与计提折旧的多少没有关系,根本不会有那么大的误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23 13:47:37
石开石 发表于 2018-1-23 13:32
你拿不出事实数据,我判断你是胡说八道。
我要拿出事实数据来你就公开承认你的相关帖子都是不懂装懂的胡说八道,承认你现在的判断也是主观臆断的胡说八道。
你敢不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23 13:59:40
石开石 发表于 2018-1-23 13:45
是你的错误计算方法导致计算结果误差很大。减折旧,折旧本来就是计提的东西。
还不知道国内生产净值被弃 ...
是你的错误计算方法导致计算结果误差很大。减折旧,折旧本来就是计提的东西。
---------------
计提也得根据实际情况来,尽量减少误差。
而且,由于全国企业数量众多,有的企业在多提折旧的期间,有的则在少提折旧的期间,两相抵消,误差并没有那么大。

还不知道国内生产净值被弃用的原因?被折旧影响误差太大呀。
------------
折旧的误差很大,所以折旧被弃用了吗?哈哈,石会计,你太可笑了吧。
折旧都没有被弃用,“GDP-折旧”也就不会被弃用的。
而且,如果我改善统计方法,不从GDP扣折旧来得到NDP,而是直接只统计消费品的产值,那就不受折旧影响了:产值就是牛肉的价值,50万,至于牛饲料啊,设备呀,我根本就不统计,也不扣折旧,简单吧!就当这些厂家是养牛场的分厂,车间看待就行了。

正确的GDP核算与计提折旧的多少没有关系,根本不会有那么大的误差。
----------
那不叫正确,那恰恰是一种错误——由于重复计算部分不好精确确定,所以就不扣了。

战场上明明死了不少人,由于无法统计,那就不统计活人数量了,只统计死人+活人总数量吧,误差小啊。这就是你所谓的正确统计方法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23 14:10:52
而且,如果我改善统计方法,不从GDP扣折旧来得到NDP,而是直接只统计消费品的产值,那就不受折旧影响了

你试试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23 15:32:05
石开石 发表于 2018-1-23 14:10
而且,如果我改善统计方法,不从GDP扣折旧来得到NDP,而是直接只统计消费品的产值,那就不受折旧影响了

...
试过了呀,只统计牛肉产值即可,至于消耗在牛肉生产过程中的牛饲料啊,屠宰设备呀,统统不计,每年净产值50万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23 15:35:14
楼主的例子不一定滴水不漏,但是事实上肯定有重复计算的。很多巨型集团公司的不同子公司之间的交易,绝对存在类似的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23 15:43:21
newever 发表于 2018-1-23 15:35
楼主的例子不一定滴水不漏,但是事实上肯定有重复计算的。很多巨型集团公司的不同子公司之间的交易,绝对存 ...
你可以把全国的所有企业看做一个巨型集团公司。那么这个巨型集团公司真正的产品是什么?是机器设备吗?是原材料吗?——都不是,这些东西只不过是在子公司和车间之间出现和消耗的半成品,而不是真正的产品,真正的产品只能是能直接解决人们衣食住行乐等等真正需求的那些产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23 16:59:49
clm0600 发表于 2018-1-23 09:36
我要的资料够了,已经算了账,多计提折旧用你的算法把GDP算成了0。
-----------
你算瞎帐啊,一套设备1 ...
唉 许久没来 这会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23 17:26:49
heleiabc 发表于 2018-1-23 16:59
唉 许久没来 这会计。。。。
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一个石会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23 22:56:52
clm0600 发表于 2018-1-23 15:43
你可以把全国的所有企业看做一个巨型集团公司。那么这个巨型集团公司真正的产品是什么?是机器设备吗?是 ...
作为一名经济学外行,其实我是从最朴素的角度去理解的。我完全赞同你对“真正的产品”的界定。的确如此,重点应该关注一头一尾,看看最终给社会增加了多少财富。如此一来,其实就很简单了。真是应了那句话,“大道至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24 05:39:48
newever 发表于 2018-1-23 22:56
作为一名经济学外行,其实我是从最朴素的角度去理解的。我完全赞同你对“真正的产品”的界定。的确如此, ...
自相矛盾,能够看到的物质财富厂房设备住房等不是真正的产品?这才是物质财富存量的大部分。消费品存量是很少的,因为那是消耗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24 05:41:43
wzwswswz 发表于 2018-1-23 13:47
我要拿出事实数据来你就公开承认你的相关帖子都是不懂装懂的胡说八道,承认你现在的判断也是主观臆断的胡 ...
光说不干为什么?事实胜于雄辩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24 07:18:30
石开石 发表于 2018-1-24 05:41
光说不干为什么?事实胜于雄辩嘛。
我提到的事实绝对胜于你的胡说八道。你要是确信我说的根本不是事实,你为什么不敢承诺我一旦拿出事实你就公开承认你的相关发言都是毫无根据的胡说八道,都是不懂装懂的表现?!
你为什么不敢承诺?你心虚了吧?你除了不懂装懂,也就只剩一个脸皮厚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24 07:25:51
石开石 发表于 2018-1-24 05:39
自相矛盾,能够看到的物质财富厂房设备住房等不是真正的产品?这才是物质财富存量的大部分。消费品存量是 ...
又要不懂装懂了。
真正的产品根本就不是以是否存量为标准的,否则,所有当年消耗掉的消费品统统都不是真正的产品了。
即便从存量来看,中间投入中的那些低值的工具、设备、仪器仪表在物质形态上也都是存量,为什么它们不算真正的产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24 08:45:07
石开石 发表于 2018-1-24 05:39
自相矛盾,能够看到的物质财富厂房设备住房等不是真正的产品?这才是物质财富存量的大部分。消费品存量是 ...
好吧。算我自相矛盾了。你赢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24 08:50:47
wzwswswz 发表于 2018-1-24 07:18
我提到的事实绝对胜于你的胡说八道。你要是确信我说的根本不是事实,你为什么不敢承诺我一旦拿出事实你就 ...
还是光说不干的主,就是不敢拿出数据。你拿出数据,自然证明了我有错误。拿不出,你就证明不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24 08:54:28
wzwswswz 发表于 2018-1-24 07:25
又要不懂装懂了。
真正的产品根本就不是以是否存量为标准的,否则,所有当年消耗掉的消费品统统都不是真 ...
就你这理解力,还说啥呀?
那个人说资本品不是真正的产品只有消费品才是真正的产品,我说资本品也是真正的产品。它们都是真正的产品。管它是不是存量都是真正的产品。但是资本品存量更多消费品存量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24 09:17:37
石开石 发表于 2018-1-24 08:50
还是光说不干的主,就是不敢拿出数据。你拿出数据,自然证明了我有错误。拿不出,你就证明不了。
你是一贯地不懂装懂。
你先说说,我和600举的那个固定资产和年产值的数据为什么不成立?你的根据是什么?然后我就拿事实来证明你的根据就是胡说八道。你敢说出你的根据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24 09:26:14
石开石 发表于 2018-1-24 08:54
就你这理解力,还说啥呀?
那个人说资本品不是真正的产品只有消费品才是真正的产品,我说资本品也是真正 ...
人家的观点很清楚,只有最终为人消费享受的东西才是真正的产品,厂房设备、原材料等都是生产真正的产品过程中中间过渡的东西。你以为厂房设备越多,人类的真正产品就越多吗?
所以,真正的产品只能考虑最终满足人们需要的东西,而与存不存量并无直接关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24 09:29:22
wzwswswz 发表于 2018-1-24 09:26
人家的观点很清楚,只有最终为人消费享受的东西才是真正的产品,厂房设备、原材料等都是生产真正的产品过 ...
石开石 发表于 2018-1-24 05:39
自相矛盾,能够看到的物质财富厂房设备住房等不是真正的产品?这才是物质财富存量的大部分。消费品存量是 ...
好吧。算我自相矛盾了。你赢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24 09:38:54
财务比率                               
                               
序号        指标类别        指标名称        标准        备注
1        偿债能力        流动比率(短期)        2        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2                速动比率(短期)        1.2        速动资产(货币资金+应收款+其它应收款)/流动负债
3                现金比率(短期)        0.45        经营现金流量(取货币资金)/平均流动负债
4                资产负债比率(长期)        30%        负债总额(本企业等于流动负债)/资产总额
5                所有者权益比率(长期)        70%        所有者权益总额/资产总额
6                负债权益比率(产权比率)        43%        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
7                已获利息倍数        7        (利润总额+利息费用)/利息费用
8        营运能力        应收帐款周转率        18%        赊销收入净额/应收帐款平均余额
9                应收帐款帐龄        2028        365×平均应收帐款余额/赊销净额
10                存货周转率(次数)        9        一定时期销货成本/该时期平均存货
11                存货周转天数        41        365×平均存货/销售成本
12                营运资本周转率        4        销售净额/平均营运资本(暂按流动资产计算)
13                总资产周转率        2.5        销售净额/平均资产总额
14        获利能力        总资产利润率        23%        利润总额/平均总资产额
15                净资产利润率        10%        利润总额/平均净资产额
16                资本利润率        40%        利润总额/实收资本总额
17                销售利润率        9.2%        利润总额/销售净额
18                投资报酬率        20%        (净利润+所得税+利息费用)/总资产平均余额
19                成本费用利润率        6%        净利润/成本费用总额(全部)
20                所有者权益报酬率        10%        净利润/所有者权益平均总额
21                资本保值增值率        1.2        期末所有者权益总额/期初所有者权益总额
22                每股净收益               
23                价格收益比率(市盈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