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18-1-29 18:36:57
ghost-fans 发表于 2018-1-29 18:15
打发你去见马克思吧
小学渣成精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29 20:00:10
《老子五千言》才五千多个字,1993110整天打字,劳动量远超老子呀!厉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29 20:05:34
1993110:如果一个作家用文言文、白话文或者外文,写同一篇文章,是不是劳动量不一样啊?是先写的劳动量和后翻译的一样大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29 20:14:23
张建平 发表于 2018-1-29 20:00
《老子五千言》才五千多个字,1993110整天打字,劳动量远超老子呀!厉害!
计量、表达、刻画黄佶打字的劳动量,即劳动过程,如下:

黄佶今天12点0分到12点10分,进行了一系列的打字(含思考)活动过程,
计量如下:打字的人1位*10分钟=10分钟人=231字符=打字3个帖子合计231字符。

上述等式的意思是说:
黄佶在这个时间段内,进行了一系列的自身的具体的活动(涵盖了代表了内部的丰富的思维活动),这个活动的成果,是231个有具体内容的字符。

上述描述当中,具体内容俱在,并且,这些具体内容对社会贡献极大,类似于爱因斯坦质能公式,但,在这里计量的时候,没详细说。
没详细说,不等于掩盖,不等于抹除,就是没详细说而已。
譬如,对牛顿定律来看,它有丰富的具体的内容。那么一句话的描述是:看,这是牛顿定律,它有231个字符。
具体劳动的量=具体成果的量。
都是具体的。也是统称的,涵盖的,囊括的。上述,并不是抽象的片面的描述,而是具体的全面的刻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29 20:15:09
张建平 发表于 2018-1-29 20:05
1993110:如果一个作家用文言文、白话文或者外文,写同一篇文章,是不是劳动量不一样啊?是先写的劳动量和后 ...
张三是小孩,1米高,100斤重,文盲,对社会无贡献,
李四是打人,2米高,200斤重,博士,对社会极大贡献。

那么,张三是0.001个人?
那么,李四是八个人?

无论贡献大小,等等,一律是一个人。张三仍旧是一个人,李四仍旧是一个人,都是一个人,但,同中有异。

计量劳动,也是如此。


诗人在一天的旅途当中,写出一首千古名篇,才28个字。其劳动量是:1天人写作=28个字。
黄佶在一天的禁闭当中,写出一篇万言检讨,共一万字。其劳动量是:1人天写作=1万个字。
同中有异。都是一人天的活动过程,都是一天人的劳动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29 20:15:32
张建平 发表于 2018-1-29 20:05
1993110:如果一个作家用文言文、白话文或者外文,写同一篇文章,是不是劳动量不一样啊?是先写的劳动量和后 ...
一个大西瓜,很大,一个小西瓜,很小,各自是几个西瓜?

一个大西瓜,很甜美。一个小西瓜,很生涩。各自是几个西瓜?
一个大西瓜,很值钱,人人愿意高价买。一个小西瓜,很不值钱,人人不愿意买。那么,各自是几个西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29 20:16:06
张建平 发表于 2018-1-29 20:05
1993110:如果一个作家用文言文、白话文或者外文,写同一篇文章,是不是劳动量不一样啊?是先写的劳动量和后 ...
张三是小孩,1米高,100斤重,文盲,对社会无贡献,
李四是大人,2米高,200斤重,博士,对社会极大贡献。

那么,张三是0.001个人?
那么,李四是八个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29 20:17:12
张建平 发表于 2018-1-29 20:05
1993110:如果一个作家用文言文、白话文或者外文,写同一篇文章,是不是劳动量不一样啊?是先写的劳动量和后 ...
核算劳动量,就好比核算人们的人数,人们的个数。不需要考虑其他的,例如贫富丑俊,贡献大小,等等。

一个小婴儿,他是一个人,不是半个人。
一个大明星,他是一个人,不是八个人。

同样,科学院院士的一天劳动,那就是一天,不是二天,不是三天,不是一百天。
同样,清洁工扫地的一天劳动,那就是一天,不是二天,不是三天,不是半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29 20:17:48
张建平 发表于 2018-1-29 20:05
1993110:如果一个作家用文言文、白话文或者外文,写同一篇文章,是不是劳动量不一样啊?是先写的劳动量和后 ...
张三1人小时的劳动=28字诗词
李四1人小时的劳动=28字检讨
王五1人小时的劳动=28个苹果

先看以上的左边,那么张三的1人小时劳动,等于李四的1人小时劳动吗,等于王五的1人小时劳动吗?
不相等。是同中有异。

再看以上的右边,那么张三的28字诗词绝句,等于李四的28字检讨吗,等于王五的28个苹果吗?
也不相等,虽然,异中有同。


个别劳动之间,是充满差异的,各各不同。但是,可以互相加总,张三的普通理发劳动和李四的顶尖美发劳动可加总,张三的写作劳动和王五的苹果劳动能加总,互相之间都可以加总。加总后,出现了均匀均质的无差别的社会劳动。那么,无差别社会劳动,计量了社会财富,计量了货物,计量了货币,计量了交换,计量了价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30 13:07:00
张建平 发表于 2018-1-29 20:05
1993110:如果一个作家用文言文、白话文或者外文,写同一篇文章,是不是劳动量不一样啊?是先写的劳动量和后 ...
同一时点同一个人,不管干什么,劳动量都是一样的!
这是一个高度的抽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30 13:07:05
张建平 发表于 2018-1-29 20:05
1993110:如果一个作家用文言文、白话文或者外文,写同一篇文章,是不是劳动量不一样啊?是先写的劳动量和后 ...
同一时点同一个人,不管干什么,劳动量都是一样的!
这是一个高度的抽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30 13:07:13
张建平 发表于 2018-1-29 20:05
1993110:如果一个作家用文言文、白话文或者外文,写同一篇文章,是不是劳动量不一样啊?是先写的劳动量和后 ...
同一时点同一个人,不管干什么,劳动量都是一样的!
这是一个高度的抽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30 13:07:26
张建平 发表于 2018-1-29 20:05
1993110:如果一个作家用文言文、白话文或者外文,写同一篇文章,是不是劳动量不一样啊?是先写的劳动量和后 ...
同一时点同一个人,不管干什么,劳动量都是一样的!
这是一个高度的抽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30 13:07:53
张建平 发表于 2018-1-29 20:05
1993110:如果一个作家用文言文、白话文或者外文,写同一篇文章,是不是劳动量不一样啊?是先写的劳动量和后 ...
同一时点同一个人,不管干什么,劳动量都是一样的!
这是一个高度的抽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30 13:19:17
gxg 发表于 2018-1-30 13:07
同一时点同一个人,不管干什么,劳动量都是一样的!
这是一个高度的抽象!


这个不好说。

设同一个人张三,他在平行世界里,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做不同的事情,其他一切完全相同。

在平行世界1,张三劳动1天人,编织毛衣一件,恰好完工,质量很高。
在平行世界2,张三劳动1人天,打造桌子一张,恰好完工,质量很高。
以上2个劳动,张三都非常精心,都非常用心,专心。

那么,以上2个劳动分别是,
张三编织劳动的1人天=张三毛衣的一件
张三木匠劳动的1人天=张三桌子的一张
那么,以上2个劳动,时间完全一致,都是不多不少,恰恰用满用完了八小时整,一秒不多不少。
那么,以上2个劳动,等同吗?全等吗?
不等同。不全等。仍旧是同中有异,异中有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30 13:36:40
gxg 发表于 2018-1-30 13:07
同一时点同一个人,不管干什么,劳动量都是一样的!
这是一个高度的抽象!
世界上没有2片相同的叶子,人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对于人们的劳动,即便是张三插秧劳动的第一个钟头和第二个钟头,即便是李四编织手套的左只和右只,都可以看做不同,也应该看做不同。不同就不同,太平常了,太正常了,很容易处理。、

假若看成相同,相等,一是勉强,不那么符合实际,二是理论体系设计和处理手法上,并不方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