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铵膦是世界第二大转基因作物耐受除草剂,属广谱触杀型除草剂。草铵膦由赫斯特公司于20世纪80年代开发,于1986年作为除草剂获得登记使用。在施药后短时间内,植物体内铵代谢陷于紊乱,细胞毒剂铵离子在植物体内累积,光合作用被严重抑制,达到除草目的。
最近15年来,转基因作物的推广为草甘膦打开了巨大的市场,使之成为全球第一大除草剂。然而,近年来抗药性问题愈发严重,解决除草剂的抗性问题成为当务之急。草铵膦对抗恶性杂草十分有效,目前基本不存在抗药性问题,可以与草甘膦复配使用。根据世界农化网数据,2016年草铵膦全球销售额为5.0亿美元。未来随着草甘膦抗性问题的日趋扩大化,草甘膦复配将提升草铵膦的需求。
图1:草铵膦全球销售额

2020年全面禁止百草枯(包括胶剂)使用,草铵膦需求迎来持续增长。正如草甘膦行业分析部分提及,2020年9月25日后,百草枯将不在中国销售和使用。草铵膦可以部分填补百草枯退出而空出的市场。
耐草铵膦转基因作物的推广,打开需求增量空间。将草铵膦抗性基因导入水稻、小麦、玉米、甜菜、烟草、大豆、棉花等作物中,可以培育耐草铵膦作物。这些耐草铵膦转基因作物不仅在美国普遍种植,而且随着转基因技术推广和应用,近年来已在亚洲、欧洲、澳洲等部分国家推广种植,由此草铵膦也成为全球重要的转基因作物除草剂,市场空间扩大。基于国外对草铵膦的强劲需求,我国草铵膦原药出口从2012年的291.4吨增加到2016年的2,929.4吨,增长超9倍。
图2:草铵膦出口持续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