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1403 5
2009-11-19
解决经济危机理论上说,其实也不是什么难事,有三种办法可以利用,第一种就是短期的应急策略,这个大多数人都能够看到,也正如现在做的那样,刺激经济。第二种是中长期的,也是最有效的,不过需要微观基础来推论。第三种则是根本的解决之道,也需要从微观基础来推理,哪么今天我们就来品评一下现实世界的做法如何。
我们在建立经济学理论的时候,是把消费和生产看做一个整体来对待的,回头来看看经济学方程,如果没有产品市场,生产就不会存在,如果没有生产,市场也无法形成,那么这二者缺一经济学方程就无从产生,所以从根本上说,这二者是相互依存的,不可分割的,这个应该是常识性的东西,说到这里,读者可能会发笑,这个大家都知道啊,还用得着说吗?
恩,非常有必要说,虽然大家都知道基本的常识,然而在指导实践的时候,我们却常常忽略常识,我们说过,货币流强度的增加相当于GDP的增加,这个是需要流通的渠道畅通的,也就是说需要消费和生产的旺盛,生产的旺盛会使得货币通过工资等形式向一般人扩散,一般人收入的增加会使得消费需求增加,这是一种良性的循环,然而在一个两极分化的社会中,这种旺盛会使得部分人迅速积累货币,个人欲望得到迅速的满足,当然伴随的也是部分人的暴富,这个时候,如果大多数人收入无法得到提升,哪么,消费会随着高收入群体的满足而疲软,企业会因为消费不足而萧条,哪么危机就会显现,这个时候,是一种恶性的循环,生产疲软导致人们的收入下降,进一步使得需求减弱,如果没有办法打破这种循环,危机就会很快蔓延并且趋于严重,现在看看这种状况,是不是就没有发展潜力?应该说在两极分化的社会中,还是有的,因为到处充斥的产品并不是没有需求,而是一般人没有货币来消费这些,所以只要提高中下层公民的收入,就会再次启动需求旺盛,进而拉动生产旺盛。
我们这里为什么不说启动生产旺盛来使得货币向一般民众回流,进而启动下一轮的发展?这是因为,经过前一轮的发展,社会上货币的流向相对形成一定的固定通道,如果顺着这些通道推动货币的流动,哪么货币仍旧相对向已经满足欲望的群体流动,这对发展虽然有作用,但效果比起直接刺激欲望强烈的人群要差得多。
哪么危机来临,国家如何来解决燃眉之急?那就是迅速提高中下层人群的收入,正如1929年大萧条之后美国做的那样,通过庞大的建设计划如闸坝、修路等等来增加中下层民众的收入,进而迅速拉动社会走出危机,这个目前的中国做得还是相当不错的,中国的家电下乡、民生项目确实发挥了巨大作用,当然还有出口退税,因为出口本身就相当于增加市场容量,进而增加货币流强度,然而,也有不足,那就是中国的很多项目在实施中并没有考虑到增加一般民众的收入,很多项目仍旧为有钱人承包,然后多次转包,最后投入的货币依旧沿着固定的流向,向着有钱人集中,这就大大削弱了拉动的力量。并且很多项目并不是有意增加中下层民众的收入,而是另有目的,这就使得应对危机的效果有了折扣,当然总体上说,中国ZF的短期政策还是切中要害的,但要说明的是,这仅仅是应急之策,不是解决发展的根本之策,我们不应该为此感到沾沾自喜。
哪么再来看看美国,美国以借贷消费来促进货币流动,的确也卓有成效,然而精英们靠着投机获得暴利也是不争的事实,而暴利最终伤害的却是中下层收入者,概括的说,暴利的来源是中下层收入者的血汗钱,这样问题就严重了,社会上高收入者的满足和低收入者无钱消费是危机产生的原因,哪么现在高收入者凭借暴利迅速推进生产过热,这个时候,最需要中下阶层的劳动者增加收入来消化产能过剩,然而事实却是中下层收入者的收入被精英们迅速抽干,造成一种市场断层,即高收入者不愿消费社会主流产品,低收入者却不能进入中等阶层来消费这些产品,危机就会发生,并且是深度的,而看看美国ZF的做法,实在是差强人意,减税也只是变相增加高收入群体的收入,拯救破产的企业,仍旧是维持一种原来的缺乏拉力的货币流动方向,并且使得消费欲望不强的高收入者沉积更多的货币,而低收入者会因为经济的萧条,收入来源更加紧张,收入会进一步降低,这样看来,美国ZF的做法实在是不怎么样,哪么还有人会问,资金链断裂会影响生产,哪么经济会更加萧条。这个不是主要矛盾,有一点要说明的是,如果市场对某种产品需求旺盛,哪么无论有没有贷款的支持,企业家都会想办法来解决这些问题的,因为人都是趋利的,这种趋利性会催动企业家想尽办法进行生产,关键是如果市场疲软,就是有大量的贷款,其作用也是有限的。
还有人会问,美国是个信贷消费为主的国家,信贷出现问题,消费也就难以为继,恩,不错,关键是信贷消费不是无条件的,如果没有市场,企业家也是不愿意生产的,企业获利的降低使得普通民众的收入出现问题,人们没有收入,处于失业状态,哪么资本家是不会贷款给他们消费的,除非美国人想要再次来个次贷危机。所以应该看到危机的根本是在消费与生产之间出现问题,必须修补这个链条才能良性发展,一切其他的刺激措施都仅仅起到辅助作用。
由此我想到似乎是索罗斯最近的一句话:经济危机的最大赢家是中国,不错,美国精英阶层为了自己的私利,将国家刺激政策变成自己发财的门路,这不仅伤害美国,从长远看也伤害他们自己,因为这个社会是个相互依存的社会,没有中下层人群收入的提高,持续的高收入的基础就不存在了,虽然一时获利,失去的是持续的利益。
(下期预告:经济周期的基本计算之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11-19 17:29:14
振伟.杨 发表于 2009-11-19 16:59
所以应该看到危机的根本是在消费与生产之间出现问题,
        你的分析如果是建立在这个解释的基础上,那么,你的整个逻辑就是错误的。
        因为你的这个基础用来解释经济发展,是无法自圆其说的。

        出现问题必有一个比例数的存在,若存在这样一个比例数,就意味着经济不可能发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20 11:26:48
没学经济的高手 发表于 2009-11-19 17:29
振伟.杨 发表于 2009-11-19 16:59
所以应该看到危机的根本是在消费与生产之间出现问题,
        你的分析如果是建立在这个解释的基础上,那么,你的整个逻辑就是错误的。
        因为你的这个基础用来解释经济发展,是无法自圆其说的。

        出现问题必有一个比例数的存在,若存在这样一个比例数,就意味着经济不可能发展!
有问题吗?当流通与生产之间出现问题,就阻碍货币的流动,使得经济增长放缓,这从短期看,本来就是阻碍发展的主要原因啊
当然似乎这个有点不好理解,不过随着理论的发布,后面会看到经济发展的本质,那么理清思路后,就会明白这一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20 12:18:57
振伟.杨 发表于 2009-11-20 11:26


有问题吗?当流通与生产之间出现问题,就阻碍货币的流动,使得经济增长放缓,这从短期看,本来就是阻碍发展的主要原因啊
当然似乎这个有点不好理解,不过随着理论的发布,后面会看到经济发展的本质,那么理清思路后,就会明白这一切
        有问题啊。
        若按你下面后来加上的解释,实际上你的总解释是二个方面:消费与生产之间的问题和货币流动的问题。
        再之,若按你上面危机是消费与生产之间出现问题。那么看一看我国这次应对危机的办法是加大投资,既加大生产方。与你的消费与生产之间的问题的说法正相反,不但没有缩小消费与生产之间的差别,而且是加大。

        这实际上否定了你消费与生产之间出现问题的说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20 12:40:00
没学经济的高手 发表于 2009-11-20 12:18
振伟.杨 发表于 2009-11-20 11:26


有问题吗?当流通与生产之间出现问题,就阻碍货币的流动,使得经济增长放缓,这从短期看,本来就是阻碍发展的主要原因啊
当然似乎这个有点不好理解,不过随着理论的发布,后面会看到经济发展的本质,那么理清思路后,就会明白这一切
        有问题啊。
        若按你下面后来加上的解释,实际上你的总解释是二个方面:消费与生产之间的问题和货币流动的问题。
        再之,若按你上面危机是消费与生产之间出现问题。那么看一看我国这次应对危机的办法是加大投资,既加大生产方。与你的消费与生产之间的问题的说法正相反,不但没有缩小消费与生产之间的差别,而且是加大。

        这实际上否定了你消费与生产之间出现问题的说法。
呵呵,不是吧,中央的投入是保民生,保增长的,很多用在民生领域的,我在基层能够感觉到,象我们这里的土地整理,公路占补,小流域治理,除险加固,引水工程等等很多都是过去很少投入的项目,现在明显增多了,这些项目明显带有撒钱的性质啊,所以我才会这样说的,当然我们不能否认生产投资的必要性,凡事要辩证看待,当需求被拉动,生产就会活跃的,那么投资生产并没有错啊,什么事情都不是绝对的,时移世易,还有就是,我们说的是运行大势,就是说总的来说应该是这样的,并不是所有行业都这样,最后我在说我们国家的时候,最后有一句话是:政策也就有了折扣,这个就是对一些不足的评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3-19 08:41:4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