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资源/课程/会议/讲座 论文版
1771 1
2009-11-19
本人已过而立之年,却无安居之所,不是房奴却并不意味着自由,新三座大山的压顶之势有增无减,社会早被“早当奴隶早翻身”的心理裹挟。买不起房的人纷纷买房,买得起房的人多买几套房。房价搭乘自升飞机,其他物价也乘坐特快列车,唯独工资坐的老爷车。
今日房价已成重大民生问题,中央政府似乎已下决心调控房价,然而收效甚微,愚以为当今房价乃三大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即政策、社会心理和市场因素。对症下药,方能药到病除。政府或不能或不屑或不愿触动其中某个因素。
就政策层面来说,土地政策和税收政策与高房价相关联。土地国有制下,地方政府仍有卖地财政的强大动力,是其表面上调控房价,实际上鼓励高房价的真正动因之一。要解决此问题,需循名求实,国有乃国民所有而非政府所有更非官人所有,要解决名实相怨问题,需有真正的民主制度,人民能过监督其代理人,此乃核心难题。若土地利用能为人民所掌握,土地收益能为人民所分享,则房价再高,也无房奴。
炒房者推动高房价为大众所认识,我国政府似乎也在打压炒房者,对二手房交易进行行政性限制和征税政策,然而这只能吓倒部分游资,实际上,囤房其本质乃是囤地,干预二手房市场纵使能击退炒房团,也打不倒地产商,房子在炒房者手中还是在地产商手中其实区别不大。
我国的住房公积金制度和住房消费贷款制度实际上是鼓励大家当房奴,不买房者,公积金基本上被冻结,任其贬值,而买房者不仅可以利用公积金贷款还可以商业贷款,买房者与不买房者在享受的金融服务及资产有天壤之别,这样一来,即使没有房价上涨的心理预期,当房奴也是明智之举。
就市场属性来说,住房是必需品,在某种程度上有可以成为投资品,在城市化的大背景下,。将有大量的年轻人没有住房,囤积住房相当于在温饱没有解决的情况下囤积粮食,歹毒的资本家要让一部分人饿死才能发大财,现在也有一批资本家在鼓吹“不必人人拥有住房”,因为只有让一部分人无安居之所,他们才能发大财。
就社会心理层面来说,“安居乐业”乃中国的平民理想。没有自己的住房,在许多中国人看来,谈不上过好日子。在许多情况下,拥有住房成为终结爱情的前提条件。华人还有储蓄习惯,我们的储蓄率之高世界罕见,钱押在房子上和存在银行里对消费者来说属于同一性质,都是为了实现理想生活放弃当前消费,故此,中国人承受高房价的能力与属世界罕见。另外,,由于种种历史和现实原因,国内企业利润空间日益萎缩,外资做大,GDP高涨而投资渠道未见拓展,有点余钱的业余炒房者日益增多。一点闲钱,购点房产,风险银行占大头,风险下,不费神,因而,全国上下处处可见炒房的人。供需关系扭曲,房价不高也不行。
要调控好房价,必须针对这三个方面采取措施,而民主是总前提,没有民主,老百姓是受操控者,怎能斗得过奸商+腐官+不良学者。税收政策要大调整,针对房产普遍征税,打破自有住房和投资用房的区别,结合收入分配政策和其他税收政策,对无论新房老房还是自住房投资用房,统统征税,同时给低收入者相应的补贴,适当降低其他税率使国民的总税率不增高。对土地无论在谁手中,均征收土地增值税,囤积土地时间越长税负越重,从而减少土地囤积荒芜浪费,促进土地积极利用。[泡沫经济学鼻祖速水佑次郎在十多年前提出了较为系统的建议]。在我国政府信息管理能力十分有限的情况下,针对不同收入的差别政策比针对不同性质住房的差别政策要有效的多,毕竟穷人和富人相对容易鉴别,而房子是自住还是投资却很难鉴别或管理。而金融政策也要相应调整,改变当前劫贫济富金融政策。而社会心理也需要积极的社会舆论来引导,但任何人无权指责老百姓用自己的血汗钱正当消费,而一些腐官和奸商把高房价的原因归结为老百姓的不理性消费却是十分丑恶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11-19 20:48:46
说得好 支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