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275 12
2005-12-23
<P >为什么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经济危机时,要毁掉大量过剩的产品,而不贱卖呢?</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5-12-23 20:01:00

合不上成本呀。还不如等商品少了,价钱上来了再卖。

再说,即使卖,也不见得有人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23 20:05:00
不毁掉损失的成本更大。保管费增加,另外有些产品如牛奶时间长了会变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23 20:05:27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23 20:46:00
这个问题估计发到微观版去能得到更好的解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23 21:39:00

  因为资本主义企业要保证剩余价值的来源,如果牛奶送给了工人,工人不想工作了,剩余价值就无从来源了,只要有了剩余价值的来源,资本家就可以有获得利润的筹码了。

  只要保证了市场的存在,剩余价值就可以有交流的地方,不同的企业可以通过信息上的斗争来达到从剩余价值到平均利润的转化,也就是说是信息不对称使得每个企业的利润不同于所获得的剩余价值,这个信息不对称包括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和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优势的利润大于剩余价值,信息劣势的利润小于剩余价值。但是这些利润率都在平均利润率的上下波动。所以资本主义企业不把牛奶送给工人也是为了保证市场的存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23 23:17:00
以下是引用yuwei8在2005-12-23 21:39:24的发言:

  因为资本主义企业要保证剩余价值的来源,如果牛奶送给了工人,工人不想工作了,剩余价值就无从来源了,只要有了剩余价值的来源,资本家就可以有获得利润的筹码了。

胡扯.罗斯福新政时也有过这种有意毁掉商品的行为,那时候这么干的还包括很多农民,这些农民是剥削了谁的剩余价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