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期盼的中国电力改革终于又迈出一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周四宣布上调非民用电价,并结构性地调整了上网电价,为2008年7月以来首次上调销售电价.并称将继续加大改革力度,推进电价市场化进程,计划推行居民生活用电阶梯式递增电价.
发改委宣布自周五(20日)起,全国非民用电价每度(千瓦时)平均提高5.4%,发电企业销售给电网企业的上网电价则做了有升有降的调整,但暂不调整居民电价.
非民用客户的用电量占国内电力消费的70%以上.业内人士表示,此次调价幅度并不算大,而不调整居民电价,主要是考虑用户的承受能力,尽管电价调整幅度较小,但亦显示电力价格改革向前迈进了一步.
"尽管调价幅度不大,...非民用电价上调也表示电力价格机制前进了一步,以後应该还会有结构性的调整."中国能源网信息总监韩晓平认为. 发改委强调,此次调价将统筹解决去年8月20日火电企业上网电价上调对电网企业的影响,并提高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标准,弥补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资金缺口,并解决现有电厂烟气脱硫资金来源.
发改委同时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加大改革力度,积极稳妥地推进电价市场化进程.发改委并起草了《关于加快推进电价改革的若干意见(徵求意见稿)》,正在徵求各方面意见.其中,拟在发电环节,进行大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建立市场平台进行双边交易以及选择部分电网开展竞价上网试点,在具备条件的地区逐步放开新核准机组上网电价. 在输配电环节,则计划逐步开展按"成本加收益"办法核定电网输配电价的试点,强化对电网企业的成本约束机制;而在售电环节,将继续优化销售电价分类结构,减少交叉补贴,建立有利于节能减排,引导用户合理用电的销售电价体系.此外,由于上网电价是进行结构性调整,中西部的上网电价将有所上调,而东部部分地区的上网电价将有所下调,因此这将对不同地区的发电企业业绩产生不同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