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188 2
2009-11-20
现在的中国,在支撑GDP的经济领域中,房市无疑是占了大头,虽然现在还没有确切的数据显示房市占了GDP的百分比。

  在现在的国家体制下,银行是国家经济的根基。股票可以从6000点到2000点,国有企业也可以倒闭,煤矿也可以收归国有,

  也可以进行重组,如此等等,国家都基本不会出来干预的,因为这些都不可能触动国家的根基。反过来说,如果中国的某一个银行

  出现了问题,国家肯定是出来干预了,因为在现行的国家体制下,银行和国家是在一起的,银行的信誉代表着国家的信誉。

  好了,言归正传,既然银行这么重要,并且银行的贷款贷给了房市,各位可以想象:如果房市贷款除了问题,

  银行的风险将会是巨大的。

  为什么说房价不能下降呢,如果房价下降,人们就不会追涨了,会持币观望。这个时候的房价就会继续下探,以致下探到出现断供潮出现。

  为什么出现断供潮呢,说到底,就是因为人们觉得与其再还20年的供还不如用20年的供再买一个新的大的房子。如果真出现了断供潮,那谁都不会出来买房子了,

  那可能会持续很多年的,这将直接导致经济低迷,也直接导致了银行不良资产的增加,影响将会是前所未有的,后果是不可估量的。如果出现了这种情况,

  国家唯一的举措就是救银行,保证银行不垮掉,因为银行垮掉,国家的信誉也就没有了,这将是灾难性的。说到这里,有点类似美国的现在的金融危机。

  但是,美国的银行跟中国的银行不太一样,因为国外的银行很多是私人银行,你倒闭就倒闭,倒闭了那是你自己的事情,政府只负责维护经济的秩序和制定以后的游戏规则,

  没有参与到真正的经济活动中。中国银行跟美国的本质区别也在这个地方。这也能解释了中国出了问题习惯找政府,而不习惯到法院去解决问题。

  上面跑偏了。说到国家在银行的不良资产出现以后,会来救银行。在救银行之后国内经济会怎么样呢?我这里要引用一下郎咸平的理论,郎教授已经告诉过我们了,国内的经济同时存在着过冷和过热,有的行业很冷,而像房产等行业就过热。在救了银行之后,冷的行业没有显著成效,但是房市马上就恢复上涨了。

  因为银行又有钱可以放贷了,会继续投向了热的行业,因为冷的行业资金回笼太慢,风险也大。

  写到这里大家应该都明白了:房价下跌,房子断供,银行不良资产增加,国家救银行,房价上涨。综上,上面是一个怪圈,里面的无论是国家还是银行还有消费者,谁都跑不出这个怪圈。

  现在纵观国内的经济学家,都算个屁啊。说什么中国的人多,地产刚起步,刚性需求大,房价会上涨;还是说所有的物品都有一个规律,没有永远上涨的,总会要下跌的,如此种种,都没有说到点子上。只要现在的银行还跟国家挂钩,那房价就会永远上涨。如果不信的话,你也买套房子,等到你也觉得断供后买一个房子比现在的房子更合算的时候,你看看到底谁最急,就明白我现在说的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11-20 16:51:59
开发商从银行借款买地,然后拿买来的地作抵押,再向银行借钱,继续买地。政府不想房价跌,这会影响到GDP增长(毕竟房地产投资占总投资的比重不小),银行也不想房价跌(否则收回开发商的贷款的难度增加),开发商更不想,消费者(分两部分:一部分是有消费房子能力的,一部分没能力)有能力的预期到通胀的可能性增加,通过投资固定资产来保值,加之中国的贫富差距令人吃惊(绝非耸人听闻),因此,政府、银行、开发商以及小部分消费者不断将房价抬高,大多数老百姓只能像《蜗居》中的主人公那样生活在水深火热中了。以上的分析没有分析国际游资、开发商囤地以及政府很难限制四万亿流入楼市等因素。以上是我的观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20 17:13:12
{:3_42:}又拿这个吓唬人。
中国除了房地产真的就是一无是处了?
大家不去投资房子,去投资实业会不会更好些?
问题在于在房子的问题上也是少部分人掌握了大量的房子。
征收物业税吧,让投资的需求降下来,只有大家都不在盯着房子的时候,才能转向实业。
我的看法如此。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