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学(理论版)
11545 15
2009-11-20
或者我换一个方式问, 当股价接近于每股资产净值(NAV)的时候,为何还会有人要抛售, 而买方的力量竟然无法抗衡? 按道理, 以NAV买入的话,就算该公司清盘, 持股人还是不会亏损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11-20 16:24:11
不懂哦   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20 16:27:14
如果你觉得这种现象异常的话,那么有一个前提:股东财务报表是符合客观实际的。但又有一个问题,或有负债等一些无法确定的负债又是怎么界定?它们是否以某种理由没有进入表内或者进入了表内?当这些问题弄清楚后,你可能会对这一现象的出现有所了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20 16:36:10
anyongtz 发表于 2009-11-20 16:27
如果你觉得这种现象异常的话,那么有一个前提:股东财务报表是符合客观实际的。但又有一个问题,或有负债等一些无法确定的负债又是怎么界定?它们是否以某种理由没有进入表内或者进入了表内?当这些问题弄清楚后,你可能会对这一现象的出现有所了解
当然,前提必定是财务报表是真实无误的, 我看的是香港股票,我相信香港的证监会不会让虚假的财务资料长时间存在的,我就是因为看到有好几只股票的股价长时间的低于或接近于其NAV, 那么就算大户压价, 市场的力量也应该会在NAV处顶住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20 16:38:47
信息不对陈啊,财务信息是否真实,是否在接下来的危急中生存都是问题,熊彼特说过“创造性毁灭”,有一些企业资产非常好,但是经过危机或者消费结构的升级后,销售市场不复存在,而资产存在的价值也就大打折扣,盈利能力也很差,未来一段时间只能消耗现金,而不是引进现金。这样造成投资者的恐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20 17:05:57
每股净资产可以看做是股价的内在价值,股价低于每股净资产,说明在折价销售;高于,说明在溢价销售,等于,不就是ATM;本质上就是个期权而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