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过20多年的发展,芬兰的节能环保技术、产业发展和研究能力已经跻身世界领先水平。2000年以来,芬兰多次被世界经济论坛评为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国家。
2006年下半年,芬兰担任欧盟轮值国主席时,提出“环保政策新时代”倡议,强调“资源的可持续利用”;2007年起,芬兰启动了一项国家环保商业开发项目“芬兰清洁技术”,以整合芬兰最前沿的环保创新知识与技术成果,由中小企业主导,向全球市场推广;2008年11月,芬兰提出国家气候和能源战略规划。到2020年,芬兰每年的能耗将控制在310亿千瓦时左右,与2008年的消费水平接近。这个战略的提出也意味着芬兰将逐步实现能源消费零增长。
一系列的计划和战略,无不凸显出芬兰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和对发展环保产业的大力支持。
对很多芬兰人来说,环保已经不是热门话题或是政治经济发展目标,而是不经意流露出的生活理念和习惯,可以小到宾馆不主动提供一次性牙具和拖鞋、居民点垃圾分类投放、公共卫生间使用可回收利用的棉纸等细节。
目前芬兰超过60%的企业所提供的产品、技术和服务属于清洁技术范畴。启动于2007年的“芬兰清洁技术”品牌推广计划由芬兰贸易协会负责。长期目标是到2012年时,在芬兰认为有潜力的市场上,将其塑造成为著名的清洁技术国家的形象。芬兰贸易协会总经理约尔玛·图鲁宁说:“芬兰清洁技术品牌对芬兰企业来说是战略和市场竞争的优势。品牌集中了芬兰的顶尖专有技术。”
作为国家项目进行推广,自然离不开芬兰政府的大力支持。实际上,芬兰技术创新不仅有良好的环境,更有政府的大力支持。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芬兰即开展了以高科技开发为目标的风险投资。其主要特点是政府和私营风险投资公司共存,但以政府为主。
比如,由芬兰国会监督和管理的独立性公共基金——芬兰国家研发基金,就是芬兰第一个以科技为对象的风险投资基金。这个基金依法独立运作,主要是支持中、小型技术公司。投资方式主要以种子和启动基金资助创新性活动,或为研发成果的商品化提供支持,项目成功后获取的回报用于扩大投资。再如,芬兰国家技术研究中心,是北欧地区最大的综合研究机构,该机构除了自身承担研发任务,还要与机构和企业合作开发,为后者提供专业咨询、项目测试、认证等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芬兰国家技术创新局,这是芬兰投资研究和科技发展的主要国立机构,由芬兰就业与经济部(原贸易工业部)于1983年成立。该机构是介于政府与研究实体之间的中介机构,是芬兰企业和研究机构进行重大科研和产品研制项目的资助者和促进者。国家技术创新局主要资助工业研发项目,大学以及研究所项目,尤其鼓励具有高风险性和创新性的项目,并欢迎国外合作者参与其科技项目。在芬注册的外国公司开展研发活动,也可申请资助。
每年国家技术创新局给予创新计划的资助大约为5亿欧元。目的在于创造新的知识,新的产品、工艺、服务和商业理念。2008年,国家技术创新局向芬兰的公司、大学、研究所在研究创新方面的活动资助了5.16亿欧元。
芬兰国家技术创新局提供资助的方式主要包括低息贷款和赠款等,具体资助金额依据研发阶段与项目性质而定。该机构对公司项目的资助主要包括工业研发赠款、研发资本贷款、工业研发贷款等,资助比例分别为项目合理成本的15%—50%、35%—60%、45%—70%。单一项目还可同时获得赠款和研发资本贷款等。国家技术创新局对研究机构、大学的资助主要为研究赠款,可达项目合理成本的50%—100%。这些赠款直接用于在研究机构或大学里开展的研究工作。通常情况下,这些项目是与公司合作开展的。
在国家技术创新局支持的多个清洁技术发展项目中,芬兰南部最著名的清洁技术园区——拉赫提科学商务园区也在其中之列。
拉赫提位于大赫尔辛基地区的北部,距离赫尔辛基市区100公里。在芬兰,科学商务园区同公司、科研院校和当地政府有着非常紧密的合作。拉赫提科学商务园区是处于三方的接合点。园区内集中了4所大学,50多所组织和公司,赫尔辛基大学、赫尔辛基工业大学都在园区内部设立分支机构从事环境方面研究。
科技园区的基本职能是协助当地清洁技术公司的成长,促进拉赫提地区发展成国际化环境科技集群的中心。在拉赫提园区发展战略中,清洁技术是核心。拉赫提科学商务园区主要股东是拉赫提地区政府,占有80%以上股份,经费来源分为四个部分,首先是拉赫提地区政府和国家技术创新局提供的经费。二是芬兰国家清洁技术委员会的项目资金,用于芬兰就业与经济部提供的项目。三是公司缴纳的服务费用。四是欧盟委员会提供的项目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