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会计与财务管理论坛 七区 会计与财务管理
2018-12-3 16:08:22
wzwswswz 发表于 2018-12-3 15:00
不光固定资产,除了原料以外几乎所有的中间产品的价值,例如小型工具、发电机和照明耗费的电流、装运半成 ...
它们的价值依然还是它们自身的价值,不会跑到别的东西上。
价值不会转移。
新产品的价值是靠新产品的用途确定,不是靠其他产品的价值确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2-3 16:14:49
石开石 发表于 2018-12-3 16:08
它们的价值依然还是它们自身的价值,不会跑到别的东西上。
价值不会转移。
新产品的价值是靠新产品的用 ...
那你为什么要把固定资产和中间产品的成本计入新产品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2-3 16:46:28
wzwswswz 发表于 2018-12-3 16:14
那你为什么要把固定资产和中间产品的成本计入新产品呢?
成本是指为新产品生产付出的代价——不是新产品的价值。
不止是固定资产折旧、中间产品,像地租、利息等等均要进入成本费用。
成本费用是会计核算的规定。
价值是新产品能卖多少钱,与旧产品的价值无关。旧产品的价值已经实现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2-3 18:49:05
石开石 发表于 2018-12-3 16:46
成本是指为新产品生产付出的代价——不是新产品的价值。
不止是固定资产折旧、中间产品,像地租、利息等 ...
你承认成本是为新产品生产付出的代价就行了。
这些代价当然必须在新产品的成本中体现出来,并且这种体现一定是以价值来计量的,对不对?

现在的问题来了,是因为新产品的生产必须付出这些代价,所以在会计核算中必须要有这样的科目,还是因为在会计核算中有这样的科目,所以新产品的生产必须付出这些代价?
你明确回答,到底哪个是原因,哪个是结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2-3 21:58:31
wzwswswz 发表于 2018-12-3 18:49
你承认成本是为新产品生产付出的代价就行了。
这些代价当然必须在新产品的成本中体现出来,并且这种体现 ...
付出代价,只是成本,不是新产品的价值。生产者要降低成本,减少代价。这样会有更多收益。成本不能决定价格,价格由供求决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2-3 22:08:40
石开石 发表于 2018-12-3 21:58
付出代价,只是成本,不是新产品的价值。生产者要降低成本,减少代价。这样会有更多收益。成本不能决定价 ...
我们现在讨论的不是价格,而是新产品的生产是否要耗费固定资产和中间产品的代价,这个代价是否要计入新产品的成本中,这和生产者是否要降低成本毫无关系。难道你会说因为要降低成本,耗费的代价就不计入成本了吗?

所以,现在还是请你明确回答,是因为新产品的生产必须付出这些代价,所以在会计核算中必须要有这样的科目,还是因为在会计核算中有这样的科目,所以新产品的生产必须付出这些代价?
你明确回答,到底哪个是原因,哪个是结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2-4 11:15:26
折旧的概念,是用主观臆想来解决客观价值论的问题,是客观价值论的自我打脸。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2-4 11:33:41
wzwswswz 发表于 2018-12-3 22:08
我们现在讨论的不是价格,而是新产品的生产是否要耗费固定资产和中间产品的代价,这个代价是否要计入新产 ...
这个问题是不是不用问哪?但你问了,我也答一下吧。
大家都知道,会计核算是对已经发生的成本费用进行会计处理。
不是因果关系,是先后关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2-4 11:47:55
张建平 发表于 2018-12-4 11:15
折旧的概念,是用主观臆想来解决客观价值论的问题,是客观价值论的自我打脸。
折旧说白了,原本是将固定资产费用分期摊入成本。但这个成本并不是本期需要支付的,所以,我谓之虚拟成本,折旧 体现为净现金流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2-4 12:19:14
石开石 发表于 2018-12-4 11:33
这个问题是不是不用问哪?但你问了,我也答一下吧。
大家都知道,会计核算是对已经发生的成本费用进行会 ...
问题不是如何进行会计处理,而是为什么会计核算要对“成本费用进行会计处理”?
如果新产品的生产中根本就没有固定资产、中间产品等代价的耗费,会计核算是不是依然要对已经发生的成本费用进行会计处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2-4 16:15:41
wzwswswz 发表于 2018-12-4 12:19
问题不是如何进行会计处理,而是为什么会计核算要对“成本费用进行会计处理”?
如果新产品的生产中根本 ...
会计处理是什么?
其中之一就是对已经发生的成本费用或尚未发生但实际存在的费用(例如预提财务费用等)进行处理。
这不是什么问题,这是会计制度的规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2-4 17:26:37
石开石 发表于 2018-12-4 16:15
会计处理是什么?
其中之一就是对已经发生的成本费用或尚未发生但实际存在的费用(例如预提财务费用等) ...
现在问的是为什么会有这种规定?导致会计制度做出这种规定的原因是什么?
你不会说世界上还有不需要原因就会发生的事情吧?

好比问你,历法上为什么会有年的规定,你能说“这不是什么问题,这是历法上的规定”吗?
所以,你如果不知道会计制度上这一规定的原因是什么,你就应该回答你不知道原因,而不应该说原因不是问题,这是会计制度的规定。

所以,你或者回答不知道原因,或者回答你所认为的原因,而不要给出“这是会计制度的规定”这种极其缺乏常识的答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2-4 19:32:48
wzwswswz 发表于 2018-12-4 17:26
现在问的是为什么会有这种规定?导致会计制度做出这种规定的原因是什么?
你不会说世界上还有不需要原因 ...
为什么会计核算要对“成本费用进行会计处理”?
——————————————————————————
这就是会计制度规定的。至于为什么那么规定,那是另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你应该去问会计制度的制定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2-4 21:40:47
石开石 发表于 2018-12-4 19:32
为什么会计核算要对“成本费用进行会计处理”?
—————————————————————————— ...
你直接回答你不知道就可以了。
而对这个问题的答案恰恰就证明了你根本就不懂固定资产折旧的真正意义。就像不懂历法上对年的规定的原因一样,以为年的真正意义就是历法上的规定本身,无非就是无知装有知而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2-4 21:57:31
wzwswswz 发表于 2018-12-4 21:40
你直接回答你不知道就可以了。
而对这个问题的答案恰恰就证明了你根本就不懂固定资产折旧的真正意义。就 ...
我不知道固定资产折旧的真正意义?我能写文解释固定资产折旧的真正意义。你不觉得你的说法是错误的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2-4 22:15:48
石开石 发表于 2018-12-4 21:57
我不知道固定资产折旧的真正意义?我能写文解释固定资产折旧的真正意义。你不觉得你的说法是错误的吗?
你以为只要写文就是知道所写东西的真正意义吗?那托勒密还写了著作论证地心说呢,他就知道天文现象的真正意义吗?
所以,因为你不知道会计制度上为什么要设立折旧的原因,就像不知道立法上为什么要设立年的原因从而不可能知道年的真正意义一样,你写的东西当然反映了你根本不知道折旧的真正意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2-5 05:25:45
wzwswswz 发表于 2018-12-4 22:15
你以为只要写文就是知道所写东西的真正意义吗?那托勒密还写了著作论证地心说呢,他就知道天文现象的真正 ...
你似乎知道固定资产折旧的真正意义,既然你说我不知道,是说我说的不对吧?你认为固定资产折旧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2-5 05:38:08
wzwswswz 发表于 2018-12-4 22:15
你以为只要写文就是知道所写东西的真正意义吗?那托勒密还写了著作论证地心说呢,他就知道天文现象的真正 ...
你正是被固定资产折旧的地心说给蒙蔽了。我的文章,就是指出错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2-5 08:52:57
wzwswswz 发表于 2018-12-4 22:15
你以为只要写文就是知道所写东西的真正意义吗?那托勒密还写了著作论证地心说呢,他就知道天文现象的真正 ...
固定资产折旧是根据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价值与固定资产残值之差按照一定的准则在一定时期计提的进入新产品成本的金额。固定资产折旧在产品成本中不是实在的成本是虚拟的成本。
这是我的固定资产折旧定义。
——————————————————————————
固定资产价值随着固定资产的磨损逐渐地转移到所生产的产品中去,这部分转移到产品中的固定资产价值,就是固定资产折旧。
这是一种固定资产折旧定义。

你比较一下,哪一个是地心说,哪一个是日心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2-5 11:18:19
石开石 发表于 2018-12-5 05:25
你似乎知道固定资产折旧的真正意义,既然你说我不知道,是说我说的不对吧?你认为固定资产折旧的真正意 ...
人类历史上,在没有会计制度的情况下人类就已经生产了几千年。
而要生产,就要有生产资料。随着生产的发展,为生产产品而生产的生产资料也就越来越多。其中有些生产资料在生产产品的过程中一次性消耗了(如原料),有些则要经过多次生产才会被消耗掉(如绝大部分的生产工具、设备、厂房等)。
但不管何种生产资料都是生产产品所必须付出的代价,因此,耗费在生产资料上的成本必然包括在消耗它们所生产的产品的总成本中。这与会计制度显然是无关的。
因为成本一般都是以价值来计算的,所以经济学术语就把这种现象叫做“价值转移”。你可以不喜欢这个术语,但你否定不了这个术语所反映的客观事实。

当需要对产品的成本进行计算的时候,一次性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成本直接就可以计入产品的成本,而多次生产才被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成本则被平均地计入其所生产的全部产品的成本。
例如,一件生产资料生产了10件产品后就报废了,虽然生产完前9件时它的功能依然存在,只是在生产完第10件产品后它才丧失了功能。但是,这件生产资料的功能是发挥在全部10件产品上的,而不是仅仅发挥在最后1件产品上的。也就是说,耗费在这件生产资料上的成本是为生产10产品而付出的代价,而不是仅仅为最后1件产品而付出的代价。
所以,在计算产品的成本时,耗费在这件生产资料上的成本必须平均地计入这全部10件产品的成本,而不是只计入最后1件产品的成本。

(下面把耗费在生产资料上的成本叫做生产资料价值)
如果上述10件产品的生产周期较长,需要10个月的时间,每个月只生产1件,但是每个月又都要进行一次成本核算,那么每个月就要把那件生产资料价值的1/10计入当月生产的那件产品的成本中。
假设上述产品不是10件,而是1万件等等,或者,时间也不是10个月,而是10年等等,那么那件生产资料价值中总要有(使用寿命/核算周期)分之一被计入该核算周期的产品的成本中。

上面讲的是理论上的计算,但在实际操作上往往会遇到两个困难。
一是有些生产资料使用寿命虽然很长,但价值很小,因而很难被计入全部使用寿命中所生产的全部产品中。因而,在习惯上,人们就把它们的价值一次性或分两三次地计入(分摊到)相应的核算周期的产品中。
二是另一些使用寿命很长、价值较大,而它们的使用寿命在其报废之前并不能确切地知道。因此,在开始进行核算之前就需要按照经验对它们的使用寿命进行预估,并且只能按照预估的使用寿命来把它们的价值计入(分摊到)每一个核算周期中。
使用寿命既然是预估的,与实际的当然会有差异。并且,为了保证在它报废之前能够收回它们的价值,人们往往会适当地把使用寿命预估得短一些。因此,当按照核算周期它们的价值全部被分摊完以后,它们的使用寿命仍未结束也就不足为怪了。
以上第二种情况的价值分摊叫做“固定资产折旧”。

以上的这些计算最初都是各个生产者自己进行的,社会并没有统一的原则规定。因此,产生这些计算的原因也是与会计制度无关的。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上述计算的统一规定便有了必要,于是才有了会计制度的规定。不仅如此,当会计制度的规定与实际情况发生较大误差时,这种规定就必须作出调整。例如,当货币发生了较大贬值以后,关于固定资产价值标准的规定就必须相应提高。
这就像历法上对年的规定一样。原来规定一年为365天,后来发现这一规定与地球围绕太阳旋转一周的时间并不一致,于是便通过设立闰年来作出调整。这说明,年的真正意义不是立法上的规定,而是地球围绕太阳旋转一周的时间。
同理,固定资产折旧的真正意义也不是会计制度的规定,而是耗费在固定资产上的成本本来就是耗费其所生产的全部产品的成本一部分,因而必须分摊到其所生产的全部产品中去,会计制度所规定的不过是分摊的技术方法而已。

所以,会计学上讲,“折旧是指将资产的成本在其有效使用期间内进行分摊进入各期费用的过程。”“折旧是收入的减项,它是在资产的使用期限内对其历史成本的分摊。”
并且,在讲了“预付费用是指为在未来取得的一项利益(或资产)而发生的支出,它也将随着利益的取得而被耗用从而转成费用。……一般这种例子有预付租金、预付保险费、预付定金等”之后,专门讲了“长期资产的取得其实也是预付费用的一种,只不过它们表现的价值更高一些,所跨会计周期更多一些……”。(http://vdisk.weibo.com/s/Ca5nvtbV_Bmi2
所以,折旧的真正意义在于,它是固定资产成本在当期的分摊,与预付费用一样,是预付的历史成本的一种转化。从本质上来看,就是按核算周期计算的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期间内所生产的全部产品总成本中的那部分固定资产的成本。

因此,你所谓固定资产折旧的真正意义是新增价值一部分根本就是错误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2-5 11:19:51
石开石 发表于 2018-12-5 05:38
你正是被固定资产折旧的地心说给蒙蔽了。我的文章,就是指出错误。
有个回复正在审核。

你不是被地心说蒙蔽了,你是独立地创造出了一个更加荒诞的月心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2-5 11:22:00
石开石 发表于 2018-12-5 08:52
固定资产折旧是根据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价值与固定资产残值之差按照一定的准则在一定时期计提的进入新产品 ...
等我的回复出来以后,它会告诉你,你所发明的实际是个更加荒诞的月心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2-5 12:20:25
wzwswswz 发表于 2018-12-5 11:22
等我的回复出来以后,它会告诉你,你所发明的实际是个更加荒诞的月心说。
看了你的回复,你确实停留在地心说的水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2-5 12:21:37
wzwswswz 发表于 2018-12-5 11:22
等我的回复出来以后,它会告诉你,你所发明的实际是个更加荒诞的月心说。
从成本角度看,固定资产折旧是虚拟的无需花钱外购的成本;从净现金流量角度看,固定资产折旧是净现金流量的一部分;从价值角度看,固定资产折旧是新增价值的一部分。

以上是固定资产折旧的真正意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2-5 12:50:59
wzwswswz 发表于 2018-12-5 11:18
人类历史上,在没有会计制度的情况下人类就已经生产了几千年。
而要生产,就要有生产资料。随着生产的发 ...
你看折旧,还只是成本的角度。
没有意识到折旧是净现金流量是新增价值。
就像你看太阳,只看太阳围绕地球旋转,早起晚落。没有意识到太阳是热源、是不断爆发的能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2-5 15:31:18
石开石 发表于 2018-12-5 12:21
从成本角度看,固定资产折旧是虚拟的无需花钱外购的成本;从净现金流量角度看,固定资产折旧是净现金流量 ...
你所有用来证明你的观点的论据都是会计制度上的规定,但你不想想会计制度上为什么会有这些规定?
例如,为什么折旧要以年为单位?假设折旧不是以年,而是以月为单位,折旧是不是就会几倍、十几倍的增加?从而新增价值是不是也会比例与折旧而几倍、几十倍的增加?如果反过来,折旧以10年为单位,那么折旧、从而新增价值也会大量减少。
再如,固定资产的价值标准为什么要作调整?同样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生产出同样的产品,仅仅因为固定资产价值标准的调整,折旧马上就会有一个较大的量的变化,从而新增加也会有较大的量的变化。
这不就是说,你所谓的折旧的真正意义不就是人为的规定吗?你的新增价值的真正意义不也就是个人为规定吗?

就像依据历法的规定把年的真正意义说成是365天或366天一样,而不去问一问历法上要规定一年为365天或366天,完全就是把技术层面的处理方法当成了事物的本身的真正意义。
所以,如果想要知道年的真正意义,那就必须去寻找历法上作出年的规定的根本原因。同理,想要知道折旧的真正意义,那就必须去寻找会计制度上设立折旧科目的根本原因。
关于折旧,会计学上也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但你却偏要把技术层面上的处理方法当成折旧的真正意义,完全就是本末倒置的月心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2-5 15:34:03
石开石 发表于 2018-12-5 12:50
你看折旧,还只是成本的角度。
没有意识到折旧是净现金流量是新增价值。
就像你看太阳,只看太阳围绕地 ...
你看折旧,只看到技术层面的处理方法,却看不到产生这种方法的根本原因,完全就是本末倒置的月心说。

还有一个更具体的回复需要审核,请耐心等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2-5 16:49:44
wzwswswz 发表于 2018-12-5 15:31
你所有用来证明你的观点的论据都是会计制度上的规定,但你不想想会计制度上为什么会有这些规定?
例如, ...
知道什么是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吗?
用收付实现制计算,利润(现金)=本期现金收入-本期现金支出
用权责发生制计算,利润=产品销售收入-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费用-其他各种费用。
折旧是在收付实现制计算利润不是很好的情况下发明的,说起来话长,你去查资料吧。
假设不计提折旧,与折旧对应的金额会体现在里利润里;计提折旧,是把利润这部分金额弄出来称为折旧。
不管如何计提折旧,利润+折旧=常量。
后来又发明了增加值的计算办法,无论如何计提折旧,折旧+营业盈余=常量
利润+折旧,折旧+营业盈余,对应的都是净现金流量。
这是企业经营获得的新的现金、新的收入、新的价值。
折旧在这其中,自然折旧就是新的现金、新的收入、新的价值(的一部分)。
折旧在为成本时,是虚拟成本,是名义成本。折旧为价值时,是实在价值,是实际价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2-5 16:52:11
wzwswswz 发表于 2018-12-5 15:34
你看折旧,只看到技术层面的处理方法,却看不到产生这种方法的根本原因,完全就是本末倒置的月心说。

...
你看折旧,只看到技术层面的处理方法,却看不到产生这种方法的根本原因,完全就是本末倒置的月心说。
————————————————
这说的是你自己。我看到了折旧是计提的固定资产进成本的实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2-5 21:12:01
石开石 发表于 2018-12-5 16:49
知道什么是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吗?
用收付实现制计算,利润(现金)=本期现金收入-本期现金支出
用 ...
首先,你把证明折旧真正意义的立足点建立在会计制度的规定上本身就是不合乎逻辑 的。
在这方面,我们可以以讨论年的真正意义作为类比。
如果你要讨论年的真正意义,你就必须回答历法上为什么会有年的规定,而不能用什么太阳历、太阴历或阴阳历对年的那些技术处理层面的人为规定来证明年的真正意义,否则你就是在本末倒置。
同理,你要讨论折旧的真正意义,你就必须回答会计制度上为什么要设置折旧这一科目,而不能用什么权责发生制、收付实现制等等技术处理层面的人为规定来证明折旧的真正意义。否则你同样是在本末倒置。

其次,既然你把你证明折旧的真正意义的立足点建立在会计制度的规定上,那么就请你明确地回答我的一个问题:会计制度上为什么要设置折旧这一科目?
假设所有的生产资料都是一次性地消耗在其所生产的那件产品中,会计制度上会不会设置折旧这个科目?
请你直接回答,不要回避!
你不会认为,如果所有的生产资料都是一次性地消耗在其所生产的那件产品中,会计制度依然会设立折旧这个科目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