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公共经济学
5039 3
2005-12-25

我这有一个案例,大家帮忙讨论一下

滨海市是一座新兴的中型工业城市,它近年扩展迅速,人口已超过百万,市区建设向南郊与西郊发展。市领导想在美化环境方面走到全国的前面去,创造良好的旅游环境,提高旅游收入。为此市政府决定狠抓公园和娱乐点的规划和建设。因此,当市园林局老局长决定近期要离休时,市领导让组织部门尽量物色一位能力很强的园林专家来继任。经过几个月的努力,终于选中了古安松。老古在大学时本是学建筑学的,曾在几座城市的城建、园林部门工作多年,前年还到一个干部培训班去学过一段现场管理。他已在另一个中等城市当了4年多园林管理局副局长,负责该市5座公园及29个娱乐点的设计、建设、改建或扩建,经验丰富。该市与滨海市有传统关系,几经交涉,对方才同意放人来“支援”。 老古如今就任市园林管理局局长的职位已有一年多了,上任伊始,就可以明显看出他的作风与前任老局长截然不同。那位老局长中午吃饭往往要很长时间,饭后还要休息,常花掉很多时间跟本局部属闲聊及与市里显要人物交际。老古则从来不干这类事。他每天一大早8点钟准时上班,中午在食堂吃一顿便饭。之后继续工作直到下午5点下班。他的时间几乎全用在制定和审理规划、设计、预算及业务会议这些正经事上,他甚至亲自参加本市新动物园的设计、规划工作。 由于园林工作本身的吸引力,加之老古工作的显著成效,本市报纸已登载过几篇有关他的报道与访问记。他在本市企业界声誉鹊起,因为他在接见记者时提出过一名格言――“效益的关键是效率”,意思是,他希望大家要注意巧干而不是单纯的苦干。他还提出要局里职工宁可多花点时间检查所干工作的质量,若发现问题,当尽快解决。 然而,老古手下的人并非工作效率都很高。其中有两人在本局工作已多年,资格很老,干活却特别糟。老古找他们个别谈话,提醒他们注意,但他们却我行我素,毫无改进,于是老古就把他们调出局机关,下放到基层公园管理处。这便引来一些议论。听说那两人中有一位是某常委的连襟。不过,市政府办公厅主任老丁却明确地支持他这一做法,而这位常委看来也未干涉,就是市长本人也认为老古做得对。事过不久,老古有一次在市政府大楼遇到市长时,市长曾对他说:“你干得对,咱们不能老容忍碌碌无为的二流子在机关混下去。他们俩其实早该撤了。你们局的老局长是个好人,怕得罪人,一直拖着。你这么一来,就都知道不认真干活是不行的了。”听见市长这么说,老古当然挺高兴。他知道想改变机关拖拉作风,提高办事效率,没有各方面的支持,特别是上级的支持,是很难办到的。 在机关改革中,市领导订了一条规矩:每隔半年,所有领导干部都必须为自己的直属下级做一次考评和鉴定,还得明确评出“优”、“良”、“一般”。有位得“良”的女干部十分恼火,她说她参加工作以来,从来都被认为是最好的。老古说,别的领导可能认为她干得很出色,可他并不觉得如此。他一上任就曾明确地向她布置过一些任务,规定了一些具体指标。可是照他看来,她并没有把她该做的每件事都做好。老古这样解释说:“你的工作是不错,但并不算特别突出。你是花了时间,把大部分工作都干了。可是我应该坦率地告诉你,你并没下过什么特别大的功夫。你完成的工作指标只能算中等。有些事本该你干,可是你没干好,只好交给别人干。我觉得这不是什么能力不足或没受过有关训练问题,而是态度问题,积极性、主动性问题。老局长在任的时候,他可能认为你干得突出。这使你对究竟什么才算真正突出产生了一种错误的印象。老局长是位老好人,我的要求比他高,而且我希望你能达到这要求。没有什么理由你不能成为最出色的干部,一切都看你自己的努力了。” 老古以为自己是言词恳切,苦口婆心,谁知道他的这一番话却使那位女同志大感寒心,马上拂袖而去。 老古跟另一位副手的谈话也和这一位差不多。这个人得知他的鉴定只是“一般”就叫得更响了,认为这评价实在太低。可是老古寸步不让,不过他觉得也不能搞得太僵,便对这位同志说,相信他准能干得更好些,希望下半年考评时能给他一个较高的评语。 古局长这次考评活动可能已为随后发生的情况定下了基调。以后的两个月,局里的办事作风果然面目一新。老古看得出大家干的活多起来,人们对工作更用心了,事情都能按时完成。这确实使老古心中暗自高兴。 到了下半年考评时,古局长给这四名副手都下了一个“优”的评语。他还向市长和办公厅主任汇报说,该局按期完成了全年既定计划与指标,预算却正好花掉99%,还有1%的节余,这主要归功于全局同志的共同努力。园林局能做这样一步,是该局历史上的第一次。以前该局总是打报告说,有些项目完不成,如某条大道还要栽250株法国梧桐,某公园还有几处风景点还没建成,都得要追加预算等等。 还有件事引起了老古的注意,是局里获得较佳评语的人比以前少。以前一般获“优”的约占评语总数的45%,“良”也是45%,“一般”或更差的只占了10%;这回“优”、“良”、“一般”这三类评语的比重分别变成10%,35%和55%了,显然,老古的这套倡导提高办事效率的措施,其影响已开始渗透到全局各单位,看来情况是不能比这更好了。 园林局在该市是归市政府办公厅直接抓的,老古这回自己的评语吃了一个“优”。办公厅主任说,市领导对他能控制预算额、没有超支反应良好,市委会上,市长说了好些夸赞他的话,并发给他一笔较高的年终奖,说希望他再接再厉,把来年园林工作搞得更好。 然而,在后来的三个月。情况却发生逆转,变得对老古颇为不利了。首先是,那位曾得过“良”的评语的青年女副手小柯,却忽然被选作市委委员,去做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了。老古觉得有点可惜:她的专业能力挺强,如今只好放弃专业改行了。报纸还把她好好表扬了一番,誉为符合干部“四化”标准的后起之秀。她在市里竟能有这种政治背景,这是老古始料未及的,然而,老古觉得跟她共事近两年,关系还算可以,如今显赫了,就算不大力支持他,至少也不至于跟自己过不去吧。 事态的第二项发展,是公布了现任市长升省长的任命,而他的继任者竟是原来分管公交工作的一位市委常委韩选。这不仅大出老古的意外,也是大家没有料到的。老古跟这位韩市长接触不多,但不知什么,老韩对老古像是有些成见似的,常对他故意挑剔。在市里某次会议上,老韩曾很不客气地评论说:“预算怎么正巧花了99%?我总觉得这很可疑,这说明园林局实际上很有节约潜力,故意花到差一点满额。我看园林局削减5%-10%的预算,也决不会出啥问题。”不过听说好几位常委不同意这种猜测,其中包括前任市长。前任市长说:“要是这预算真这么松,当初我们审批的时候,你为啥没说过一句话?!” 如今老韩出任市长了,上任不久,就把办公厅主任叫去,说他觉得园林预算拨得太多,太浪费了,必须大力削减。主任请他明确点。于是韩市长说:“我想老古这个园林局长干得不怎么样。当然,我知道他抓得很紧,对手下人要求很严,是做了不少事。可是,他的作风太死板霸道,搞得局里怨声载道,把谁都推到对立面去了。就像刚提升做宣传副部长的小柯,这么一位年轻女同志,当过他几天副手,也说他不是个好领导。我看这个局的人事非得重新安排一下不可。” 韩市长说的“重新安排”,主要想是让现任副局长之一去顶替老古,他正是上回老古给了一个“一般”评语的人。显然,柯副部长是出这个主意的参谋。照韩市长的说法,是园林局大多数人都主张撤换掉老古。 可是办公厅主任老丁却认为,要撤掉老古也并不简单。因为他是市里下了大力气专门调来的,调来本市后的历次评语全是“优”,说他“不称职”是难以自圆其说的。把他以“莫须有”名义撤了,就等于说历次鉴定完全是一张废纸,一个局级干部单纯凭市长个人好恶就能换掉。而且,同情老古的也大有人在,已经有人劝他向省里告状了。于是,各有关方面都认为摆脱困境,消除僵局的唯一办法是大家协商,彼此做出一定妥协,求得一个都能接受的折衷办法来。 韩市长主张老古自己辞去园林局长职务,然后任命他做市动物园主任。这个动物园非同一般,利用了滨海的优势,它拥有国内别处难以匹敌的海生动物馆,物种丰富,所以科学院在这儿设有研究所,它的经费由市政府和科学院分担。五一、十一黄金周国内旅客到这里来的人很多,所以市领导对动物园的工作也很重视。此园的职工多达200余人,上设一个董事会,由各资助单位及有关专家、顾问组成,监控该园的管理工作。市政府按规定可以任免园主任,因为市政府投资占总经费的40%,但另一方面,该园的日常经营工作则在市政府管辖之外。老古若当了动物园主任,固然可以不再受市长的刁难,但这个职位是不大可能再获晋升的。因为以老古过去的经验与学识,要干好这个园主任,得认真学习好几年才能胜任,在此阶段,很难谈得上干出多少成绩。老古思前想后,不愿接受。 有人提出一个让步方案,让老古继续留任园林局长一年,到时候市长对他的表现还不满意,再设法另调工作。可是韩市长不愿接受。 老古于是决定坚守现职,看能把他怎么样。他说:“我可不是个一走了事的人。当年调我来干这园林局长,是想要我把这工作干好,而我正是这么干的。想要我辞职,没那么容易!我等着你硬来撤我。我能呆上一就干一天,偏不走!” 问题分析: 1 老古目前面临的困境产生的原因是什么?老古应该怎么办? 2 分析一下老古的性格与气质特点? 3 情感在老古的烦恼上起了多大作用? 4 举一个你在知觉他人中成功或失败的例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5-12-27 22:31:00

老古的工作初衷是好的,但工作方法过于僵硬,下猛药虽然可以出现暂时的成绩,但副作用还是很强的,这也是造成老古工作困境的原因之一。解决方法吗,老古要恩威并重,注意与下属的沟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31 21:56:00
政府机构绩效缺乏可靠的评价手段,可以引入管理会计制度,把评定指标量化。不过政府单位都是不好混的,人际干系交错复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4 04:57:00
政府单位好复杂啊~太可怕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