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nie在2005-12-25 19:58:00的发言: 杨瑞龙教授主编《企业理论:现代观点》新近出版!
《企业理论:现代观点》,杨瑞龙主编,杨其静副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第一版。
提示:如果网友对本书有任何意见、建议和疑问,欢迎发到聂辉华的公开信箱(niehuihua2000@yahoo.com.cn),由该信箱负责转给作者。制度版版主将对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和笔误或印刷错误的网友奖励论坛货币200元以上。再版此书时,将会根据反馈意见进一步改进。
目录:
导言 8
第一章 科斯及科斯以前的企业理论 12
第一节 科斯以前企业理论的发展 12
一、亚当·斯密的企业理论 12
二、马克思的企业理论 16
三、马歇尔的企业理论 20
四、奈特的企业理论 25
五、其他 27
第二节 新古典企业理论及其影响 31
一、新古典范式 31
二、新古典的方法论 32
三、新古典理论的影响 34
第三节 科斯的企业理论 34
一、理论背景 34
二、企业的本质 35
三、企业的规模 37
四、科斯定理 38
五、简要评价 39
六、科斯理论之后 41
思考题: 42
参考文献: 43
第二章 完全契约框架下的企业理论 44
第一节 完全契约理论的基本框架 44
第二节 企业中的道德风险问题 47
第三节 企业中的逆向选择问题 59
第四节 企业的科层安排 64
一、基于信息流传递效率与扭曲的科层理论 65
二、防止合谋是企业制度安排的重要内容 64
第五节 企业的团队生产理论 70
一、企业的产生:团队生产与测渡难题 70
二、委托人的特殊功能:平衡预算及激励安排 71
第六节 完全契约框架下的企业融资理论 72
一、基于代理成本的企业融资理论 73
二、信号显示模型 77
三、鸟啄次序的企业融资模型 83
四、一个小结 86
第七节 对完全契约理论的评论 87
第三章 交易费用经济学的企业理论 92
第一节 理解交易费用经济学 92
一、基本概念 92
二、基本思想 94
第二节 企业的本质和边界 95
一、企业的本质:一种治理结构 95
二、企业的边界:一个综合新古典交易费用模型 98
第三节 公司融资 104
一、现代公司的起源 104
二、公司融资 105
第四节 公司治理 107
一、分析框架 107
二、利益相关者分析 108
第五节 评论 111
思考题: 112
参考文献: 113
第四章 新产权学派的企业理论 116
第一节 企业的本质 117
一、契约不完全的经济含义 117
二、企业的本质:物质资产的集合 118
第二节 企业的边界 120
一、概述 120
二、模型背后的故事 120
三、GHM模型 122
四、对GHM模型的技术性批评 128
第四节 公司融资和公司治理 128
一、 Aghion & Bolton的最优证券设计理论 129
二、Hart等人的拓展 132
三、多种证券共存模型 133
四、对现有不完全契约的融资和治理理论的评论 134
第五节 对不完全契约理论的评论 136
一、总评 136
二、关于不完全契约基础的争论 137
三、其他批评 138
第六节 从完全契约理论到不完全契约理论 138
思考题: 139
参考文献 140
附录: 142
第五章 企业的能力理论 146
第一节 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 146
一、对企业竞争优势来源的认知历程:从产业吸引力到核心能力 146
二、核心知识和能力的整体性特征 150
第二节 对企业内生成长的理论探讨 154
一、从亚当·斯密到马歇尔:对企业内生成长最早的理论探讨 154
二、Penrose和Richardson对马歇尔企业内生成长理论的发展 155
第三节 知识积累和创新 156
一、知识的积累:内在化还是外在化 156
二、知识创新和管理 158
三、惯例:知识积累的载体 161
四、惯例依赖与组织扩张、模仿和创新行为 164
五、核心知识和能力的惰性特征和动态能力 165
第四节 总结 168
思考题: 168
参考文献: 168
第六章 企业间网络理论 170
第一节 网络与网络经济学 170
一、社会关系网络结构观 171
二、弱关系力量假设与社会资源理论 171
三、嵌入理论 173
四、社会资本理论 174
第二节 企业间网络及其与市场和科层组织之间的比较 176
一、企业间网络的含义 176
二、企业间网络的产生 178
三、企业间网络、市场和企业科层的比较 180
第三节 三种组织形式的选择:组织逻辑的重新审视 183
一、经济组织选择的逻辑 183
二、资产专用性与企业间网络边界 183
三、企业能力与企业间网络边界 184
四、不确定性与企业间网络边界 186
五、交易频率与企业间网络边界 190
第四节 企业间网络的效率分析 190
一、企业间网络有助于交易成本的节约 190
二、企业间网络有助于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191
三、企业间网络有助于企业形成可持续竞争力 193
四、企业间网络效率的资源依赖理论解释 194
思考题: 196
参考文献 196
第七章 企业家及其企业理论 198
第一节 英/法的古典企业家理论以及马歇尔综合 198
一、斯密及其缺失企业家的主流经济学 199
二、法语中的企业家理论 199
三、马歇尔综合 201
第二节 奥地利学派的企业家理论 202
一、门格尔的企业家理论:“资本家兼企业家” 203
二、企业家理论的两次飞跃:熊彼特Vs.奈特 204
三、米塞斯基于人类行为学的企业家理论 205
四、哈耶克等人基于知识理论的企业家理论 206
五、柯兹纳的企业家理论 207
六、一个小结 208
第三节、从新奥地利学派的企业家理论到企业理论 209
一、两者的相通之处 209
二、两者的区别 210
一、企业是企业家人力资本的特殊性 214
二、企业是企业家人力资本的间接定价器 215
三、企业是替代了市场还是拓展了市场? 216
第五节 创业理论 218
一、以企业家为中心签约人 218
二、企业家的融资问题 220
三、其他重要的研究 221
思考题: 222
参考文献: 223
第八章 劳动管理型企业理论 226
第一节 LMF的新古典理论 227
一、LMF短期均衡分析 228
二、LMF长期均衡分析 232
三、对LMF新古典研究的其他结论 235
第二节 LMF的产权经济学理论 236
一、问题的陈述 236
二、视野问题的模型论证 236
三、模型的扩展 238
四、产权学派的其他观点 241
五、产权学派对LMF外部融资的研究 242
第三节 关于LMF的交易成本经济学研究 243
一、Hansmann对LMF的交易成本经济学研究 244
二、“资产专用性理论”在LMF中的应用 248
第四节 Dow关于LMF企业治理理论 250
一、关于LMF的界定 250
二、对主流企业理论所怀偏见的批评 251
三、为什么LMF罕见 252
四、与Dow相近的观点 254
五、Dow对LMF研究的方法论特色 254
思考题: 255
参考文献(前加*的为必读文献): 255
a good text is problem oriented and logic extended, not school oriented and idea listed!
a big compiled literature review adds little value!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2-9 9:34:33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