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哲学与心理学版
894 0
2018-02-27

4031.一个对偶层次的多个对偶交换区间

2018.2.27

分析《元素周期表》的不同周期,发现了元素形成的层次现象和从热核聚变到相对冷核聚变的转化过程。冷核聚变的最低温度可能达到摄氏零下一二百度,无怪乎地球存在深层地震!

我们观察到的地球大气层温度没有那么低,增温层以下的最低温度有摄氏零下85度的记载,同温层温度的一般说法是摄氏零下45度到摄氏零下75度,可能与热交换有关,迅速平衡了最低温度。地下也存在这种可能,最低温度有所提高。

即使去掉了太空和大气层核聚变的两个元素形成周期,《元素周期表》仍然存在元素形成的五个周期,第三周期元素有可能在电闪雷鸣过程中形成,没有电闪雷鸣的星球就没有第三周期元素了吗?所以,第三周期元素主要在软流层形成的可能性最大。软流层还存在地壳重组的功能,“负责”地壳的再造。

也许软流层是上地幔的附属层次,也有气体元素形成说明还是相对独立的层次。这样,与太阳倒数第三对偶层次对偶的地球层次就包括了大气层、地壳、软流层、上下地幔和中间层。与月球对偶的只有内外地核和中间层。地壳可以看作软流层的一部分,相对冷却的部分,与太阳倒数第三对偶层次对偶的地球层次还是多于与月球对偶的层次,可见星际对偶层次也未必均衡。

月球和地球内外地核还有成长发育的过程,未来如何也未可知,还是留给后人研究。与太阳对偶的层次是否对偶形成于太阳类似的层次?极有可能。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对偶层次或磁场,多个正负电荷对偶交换区的现象,也就是正负电荷交流的多层次现象。这种多层次现象的形成原因是热核聚变本质是吸热反应,必定产生降温效果,出现冷热区域的交替现象。由于地球初始层次和太阳倒数第三对偶层次的重力条件不同,不可能形成相同的化学元素和质量,产生层次和质量上的不对等是可能的。当然,也不排除细分层次的一一对偶,通过统一磁极交流正负电荷。从主从关系和一般对偶层次的形成来说,我觉得太阳一个冷热对偶层次对偶地球多个细分层次的可能性较大。内外地核与月球的直径虽然接近,甚至相同,元素的种类、数量和质量绝不会相同,现在和将来的对偶层次也未必完全一样,因为不同周期元素有不同的形成条件和规律。

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