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在南昌召开的首届世界低碳与生态经济大会暨技术博览会高层论坛上说,下一步,环保部将配合国家节能减排和低碳经济试点工作,以中国环境标志为基础,探索开展低碳产品认证。
[问题]在气候变暖已经成为全人类威胁的今天,低碳经济很有可能是未来国际经济发展的一种新趋势,有可能会带来贸易条件、国际市场、国际技术竞争格局的变化。欧盟已经明确把低碳经济作为未来发展方向。根据《京都议定书》达成的基本共识,所有国家都有应对气候变化和减排温室气体的义务和责任,而发达国家比发展中国家更有义务和责任。很多发达国家也表示愿意在完成自己减排目标的基础上,支持和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低碳经济,应对气候变化。
低碳经济未来是可能实现多种社会发展目标的未来,对可持续发展目标、社会千年发展目标、中国国家经济发展三步走总体目标、中国构建科技创新强国目标都有一致性。根据现在的能源政策,中国目前正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尝试有助于发展低碳经济的各种途径,并取得积极成效,2009年上半年,我国单位GDP能源消耗在前三年总共下降10.1%的基础上,又同比下降3.35%。但要实现“十一五”期间至少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5亿吨的目标,除需要各级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外,也需要在微观政策方面有所进展。
[对策]为此,国家已经考虑出台相关配套政策。比如,积极研发新低碳技术,通过向产品授予低碳标志,探索低碳产品的采购和消费模式,以公众的消费选择来引导和鼓励企业开发低碳产品和低碳技术,吸引全社会参与到低碳经济中来,促进形成低碳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
环保部将充分利用节能减排与低碳经济发展之间的协同关系,加快研究有利于低碳发展的环保政策措施,切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加大对低碳技术与产品开发的支持力度。
此外,我国还将积极开展重点行业、重点地区的温室气体控制试点工作,努力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研究制定有利于温室气体减排的环境经济政策;积极推进低碳城市试点、低碳技术创新和低碳社区建设。
中国还将积极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理念和技术,促进有助于节能减排、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环保技术转让,共同研发新的低碳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