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夫妻月薪过万 因买不起婚房逃离上海
2009-11-23 14:34:21 来源:东方网-青年报 
  开篇语
  走出校园,走进后毕业时代的年轻人进入了我们的视野,他们正面对怎样的压力?他们的理想与现实有着怎样的距离?俞正声书记大声疾呼,上海的发展取决于人才。上海正
 
全面推进四个中心建设,在培养吸纳高端人才的同时,也需要同步完善梯队人才建设,需要给予这些金字塔塔基的年轻人持续关注的目光。今起推出的“后毕业时代·青年生存成
 
本调查”系列报道,就是希望将触角定格在这个城市的那些年轻的足迹,关注他们的现实生存状况,呼唤社会各界对他们的更多关注。
  
截至11月21日,上海商品房成交均价已经突破了15000元/平米的大关,“外环内无万元房”让不少刚从高校毕业不久、正在积累工作经验的大学生选择了“蚁居”,也让一部
 
分在上海小有基础的人选择“出海”,去外地安家。
  
在上海,年轻人买房的压力究竟有多大?外地人安居的成本究竟有多高?月薪1万元、存款20多万元的80后青年张林对记者这样说道:“我真的很想留在上海,但我真的买不起房子。”
  
2005年
  幸福就是:月薪5000元,房子月租金800元
  
“我和女友都觉得,苦一段时间后,我们就能在上海拥有一套属于我们两个人的房子了。”
  
2005年6月,上海一家知名高校金融系的毕业生张林凭借着出色的专业背景和成绩顺利被上海一家事业单位录用。张林说,他的岗位是期货交易,第一年给的月薪是5000元,之
 
后工资还会根据工作年限上涨,每年还有学习进修的机会。“这样的工作待遇当时让很多同学眼红,老家的父母也着实高兴了一把。”
  
张林的工作就这样在同学们羡慕的眼光中落实了下来,刚毕业即月薪5000元的收入让他欣喜了一阵子,随即把在广州工作的女朋友接到了身边。
  
即便工作再好,两个刚大学毕业的年轻人想要买房是不可能的,而在上海市中心,想要租一套两人居住的房子也是一笔巨大的开销。为了节省开支早日圆自己的买房梦,张林和女
 
朋友在杨浦区租了一间老公房,“那是上个世纪50年代的房子,地板是木质结构的,走路的时候咯吱作响,隔音也不好,邻居家的孩子今天考试不好了,明天要春游了我全能都知道。”
  
虽然住得并不舒服,但是张林说,能从寝室的集体生活到两个人蜗居的生活,他已经非常满足了,而且10平方米不到的房子月租金当时只要800元,“我和女友都觉得非常合
 
适。毕竟,这只是我们暂时的落脚点,苦一段时间后,等我们存够了首付就能在上海拥有一套属于我们两个人的房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