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18-3-8 11:48:20
半床花影抱书眠 发表于 2018-3-8 10:17
现在暂时先不谈价格,现在先集中力量谈“效用”。(1)效用的定义;(2)一种物品的效用,是始终不变的, ...
大哥你刚刚走出沙漠,非常需要水和面包,并且,你怀揣一亿元的现金。

那么,水和面包,对你的效用非常大,你非常需要水和面包,而且,你愿意为此付出五千万元,或者一亿元,你心甘情愿。

那么,你刚刚走出沙漠,来到了一个小小的绿洲,里面有杂货店,出售水和面包。这个小小的绿洲,交通非常方便,在高铁和高速公路附近,200公里,2小时的路程。


那么,在这个小小的绿洲,水和面包卖给你,得多少钱?

很简单,水和面包的价格是,一瓶水3块钱,一个面包3块钱。


那么,大哥你把一麻袋的一亿元的现金,扔到柜台上,说,来水和面包,随便上。
人家就收你3元钱和3块钱,合计6元钱。


为什么啊?为什么水和面包对你的效用那么大,你那么需求水和面包,你心甘情愿付出五千万元或者一亿元,可水和面包却那么便宜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3-8 18:18:4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3-9 09:12:10
1993110 发表于 2018-3-8 11:19
大哥你是谈效用,住房的效用,效用且因人而异,因时因地不同。

马克思是谈使用价值,即商品本身。
如果你认为,马克思所说的“使用价值”与我说的“效用”不是一回事,那也是可以的。这样,也就可以避免我的理论跟马克思理论的冲突,也是很好的。

但是,我们的目的是要解释现实生活中的价格现象。
例如,有这么一个价格现象:在山东省靠海的某些地区(如银滩等地),有房产开发商在那儿开发了很多“海景房”,房子造得很漂亮,但造成了却卖不出去,成为所谓的“鬼城”。少数受房产商宣传影响的人在那儿买了房子,现在也后悔莫及,但想转让也没人接手。那儿的房价,最低的才十几万元一套,高的也不过四、五十万,这个价格,在北京五环附近买一套房子也远远不够付首付的。那末,请问:为什么北京的房价这么高,开发商还是能将房子卖出去?为什么山东银滩的房价这么低,房子还是卖不出去?
再问:如果按照马克思的理论,北京的房子与山东银滩的房子的“使用价值”是一样的;在北京造一栋房子,与在山东银滩造一栋同样面积、同样规格的房子,其所耗费的“劳动”(包括“物化劳动”和“活劳动”)大概也差不多吧,那为什么这两个地方的房子价格会相差这么大?怎么解释?
我用的是“效用”这个概念,而且我认为,一种商品的“效用”可以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因时而异,所以,根据我的理论,北京房子的“效用”与山东银滩房子的“效用”是不一样的,而且,我认为,商品的“效用”对商品的“价格”是有重大影响的。因为北京的房子的“效用”远高于山东银滩的房子的“效用”,所以,消费者愿意以极高的价格来购买北京的房子,而大多不愿意以很低的价格去购买山东银滩的房子。这样,我的理论就能解释现实中的这种价格现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3-9 09:41:55
半床花影抱书眠 发表于 2018-3-9 09:12
如果你认为,马克思所说的“使用价值”与我说的“效用”不是一回事,那也是可以的。这样,也就可以避免我 ...
为什么北京的房子的“效用”与山东银滩的房子的“效用”不一样呢?
我在前面已经说过了,住房的“效用”是为人们的“私生活”提供一个安全的、私秘的空间,因此,住房与人们的“私生活”是直接相关的,而人们的“私生活”与“公生活”又是密不可分的,住房所在地也限制着人们“公生活”的地区,说简单点吧,一个人每天上班的地方,不可能离他居住的住房太远。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中心大城市,有大量的高校、研究机构、大型公司,在北京,就业机会多,工资薪金高,个人发展空间大,创业和经商的机会也多;而且,北京还有极优质的教育资源、医疗资源和人文资源。所以,有大量的人都渴望工作和生活在北京,分享北京的各种资源,而只有在北京购房定居,才能在北京扎根,满足自己长期工作和生活的北京的愿望,甚至让自己的子孙后代也能在北京有个立足之地。所以,很多人为了在北京拥有一套房子,不惜倾其全部所有(包括搜光自己的和父母的全部积蓄,背上15年至30年的沉重房贷,甚至东挪西借),所以,北京的房价越来越高,居高不下。
与北京相比,山东银滩有什么呢?那是在一片海滩上造的房子,除了能够每天观赏大海的美景以外,还能干什么?能够给人们提供很多的就业机会和较高的收入水平吗?有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医疗资源吗?毕竟这个世界的绝大多数人都是现实的,不是能够每天靠着观赏大海美景过日子的,这就是山东银滩的房子再便宜也没有多少人去买的原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3-9 11:36:34
半床花影抱书眠 发表于 2018-3-9 09:12
如果你认为,马克思所说的“使用价值”与我说的“效用”不是一回事,那也是可以的。这样,也就可以避免我的理论跟马克思理论的冲突,也是很好的。


如果使用价值和效用同义,那么就无所谓了。

如果使用价值和效用不同义,那么,也无所谓了,各说各的即可,各在不同语境去说即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3-9 11:39:00
半床花影抱书眠 发表于 2018-3-9 09:12
再问:如果按照马克思的理论,北京的房子与山东银滩的房子的“使用价值”是一样的;在北京造一栋房子,与在山东银滩造一栋同样面积、同样规格的房子,其所耗费的“劳动”(包括“物化劳动”和“活劳动”)大概也差不多吧,那为什么这两个地方的房子价格会相差这么大?怎么解释?


首先,来看马克思说的价值、使用价值。
马克思说的价值,是无差别的社会化的人类劳动。
马克思说的使用价值,就是商品本身。

其次来看,北京的房子,一是有其本身的商品体,二是有其本身的个别劳动,进而,个别劳动们组成了社会劳动。
同样来看,山东的房子也如此。
那么,甭管价格如何,就直接按照马克思的概念和定义,去处理以上即可了。


再次来说,两地各有一套房子,房子完全一模一样,甚至,房子的个别劳动也一模一样,社会总劳动也一模一样,
但是,在房子价格上,为什么不一样?
这个,就是两地的各自的供给数量、需求数量不一样造成的。
供给数量,就是上市的房子数量。
需求数量,就是买主们各自预备的货币数量。
当然,房地产商在供求关系所决定出的价格上,做了选择选定。供求决定出了一系列的价格,有高有低,房地产商选定了高价位,这相当于惜售抬价。
比如说,
本来一年能卖一千万套,平均每套1百万元,总计收入10亿元。
现在才仅仅卖出了四百万套,平均每套5百万元,总计收入20亿元,暴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3-9 11:50:52
半床花影抱书眠 发表于 2018-3-9 09:12
我用的是“效用”这个概念,而且我认为,一种商品的“效用”可以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因时而异,所以,根据我的理论,北京房子的“效用”与山东银滩房子的“效用”是不一样的,而且,我认为,商品的“效用”对商品的“价格”是有重大影响的。因为北京的房子的“效用”远高于山东银滩的房子的“效用”,所以,消费者愿意以极高的价格来购买北京的房子,而大多不愿意以很低的价格去购买山东银滩的房子。这样,我的理论就能解释现实中的这种价格现象。


效用,边际效用,不能解释价格的形成。

比如说,

同一粒顶级钻石,
如果在富人区拍卖,能卖出一亿元。
如果在工艺大师、工匠居住区拍卖,能卖出一百万元。
可以假定,工艺大师、工匠,最懂得鉴赏和欣赏这粒钻石,最喜欢这粒钻石,最想要这粒钻石,但,他们的收入水平低啊。


再比如说,
同样的顶级钻石,一种情况是仅有1粒,另一种情况是有一亿粒,
前者,在社会上能卖出一亿元1粒,
后者,在社会上能卖出100元1粒。
可以假定,1粒钻石对1个人的效用,是不变的,同样的。
但是,当钻石的总供给数量是1粒则1粒1亿元,当钻石的总供给数量是1亿粒则1粒1百元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3-9 12:00:20
1993110 发表于 2018-3-9 11:50
效用,边际效用,不能解释价格的形成。

比如说,
假设,人类的科技极度发达,能在北京最好的地段的一平方公里上,建筑一亿套高级别墅。成本很低,时间很快。反正,建出了一亿套住房了,且配套设施应有尽有,交通无比方便,等等等。
那么,此时,住房的价格非常低廉,可以达到一百元一套,一千元一套,一元钱一套。
此时,根本不需要考虑效用不效用。

一切,都是数量问题。供给是数量,需求是数量,交换是数量,价格是数量。背后,是产能和生产效率。


而劳动价值论是什么意思呢?劳动价值论,就是说,人类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数量。供求是劳动的量,需求是劳动的量,交换是劳动的量,价格是劳动的量。劳动,好比是真正的潜在的货币,是真正的尺度。

劳动价值论,并不是说,个别劳动量越大,价格也必须越大。不是这样。
价值,是说社会化劳动,亦即总劳动量,代表总财富量。这不是个别劳动,但,由所有的个别劳动来加总而成。
价格,实质上,是人们针对总劳动量,总财富量,去分取。分取的量,各各不同。一个模特是文盲,就知道走路和微笑,但年收入一亿元,能分取总劳动的亿分之一。一套别墅也是这样,就是钢筋水泥,但,它的年销售收入是一亿元,价格是一亿元,也能分取总劳动的亿分之一。一个科学家,对社会贡献极大,年收入是一百万元,能分取总劳动的一百亿分之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3-9 13:01:41
半床花影抱书眠 发表于 2018-3-9 09:12
因为北京的房子的“效用”远高于山东银滩的房子的“效用”,所以,消费者愿意以极高的价格来购买北京的房子,而大多不愿意以很低的价格去购买山东银滩的房子。

价格由供求决定,不是由效用决定,不是由边际效用决定。

如人们所说,以前的大哥大,功能比现在的手机差远了,效用上不能比,但,大哥大的价格贵,当时贵,现在也贵。

再一点,一个亿万富翁,非常喜欢某地的某套别墅,他就愿意以极高的价格来购买吗?不,他愿意一元钱来购买,并且买一送一,送一套房子加一亿元现金。

并不是北京的房子效用高,人们宁愿极高的价格去买。
而是,北京的房子太少,人们的钱太多。如果北京有五十平方公里的房子闲置,谁还愿意花几百万元买房子?即便此时,人人家里有一百万现金闲置。
如果人们倾家荡产,砸锅卖铁,贷款抵押,才仅仅能够筹集一万元,那还会去买吗?


再一点,假若人民币规模是一百亿元,北京的房子能卖出一亿元或者十万元??
假若人民币规模是一万亿元,那么,北京的自行车,也得卖十万元一枚了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3-9 13:09:27
半床花影抱书眠 发表于 2018-3-9 09:41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中心大城市,有大量的高校、研究机构、大型公司,在北京,就业机会多,工资薪金高,个人发展空间大,创业和经商的机会也多;而且,北京还有极优质的教育资源、医疗资源和人文资源。所以,有大量的人都渴望工作和生活在北京,分享北京的各种资源,而只有在北京购房定居,才能在北京扎根,满足自己长期工作和生活的北京的愿望,甚至让自己的子孙后代也能在北京有个立足之地。所以,很多人为了在北京拥有一套房子,不惜倾其全部所有(包括搜光自己的和父母的全部积蓄,背上15年至30年的沉重房贷,甚至东挪西借),所以,北京的房价越来越高,居高不下。
与北京相比,山东银滩有什么呢?那是在一片海滩上造的房子,除了能够每天观赏大海的美景以外,还能干什么?能够给人们提供很多的就业机会和较高的收入水平吗?有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医疗资源吗?毕竟这个世界的绝大多数人都是现实的,不是能够每天靠着观赏大海美景过日子的,这就是山东银滩的房子再便宜也没有多少人去买的原因。

买卖,交换,是卖主们和买主们来搞的。这里有货物的供给量,货币的需求量,背后,是人口。

如果山东银滩什么高校都没有,等等都没有,连大海都没有,海滩都没有,海景都没有,但是,就是有人口,有三千万人口,那么,山东银滩的房子必定很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3-10 10:20:00
1993110 发表于 2018-3-9 13:09
买卖,交换,是卖主们和买主们来搞的。这里有货物的供给量,货币的需求量,背后,是人口。

如 ...
这么跟您说吧,如果一个地方什么也没有,只有很多的人口,那末,这儿的人口很快就会流散。
第一、这儿的这么多人口靠什么吃饭?靠种地吃饭还是靠出海打鱼吃饭?如果靠种地吃饭,这儿就是农村,靠出海打鱼吃饭,这儿就是渔村,不可能形成人口集中的大都市?只有强大的工商业,才能形成大规模的集中人口。
第二、如果这儿有大量的人口(如你说的3000万人),这儿必须有许多医院,许多中小学、许多商店、许多交通设施、许多公园和游乐埸所,许多其他服务设施,等等,只有大量的人口而没有这些配套的东西,这儿的人能好好地生活吗?以上所说的这些医院、学校、商埸、道路交通、公园,等等,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建得起来的,例如,开发商可以在那儿盖医院和学校,但是有高超医术水平的医生和有丰富教育经验的老师能一下子都招聘过去吗?

山东银滩就是这样,开发商在那儿盖了许多房子,但是,那儿附近没有许多工厂,外来人口在那儿的就业机会很少,赚不到钱,所以,打工者们和大学毕业生们首先就不会去那儿,因为在那儿找不到工作。其次,各种商业和服务业者也不会上那儿去,因为那儿留不住打工者和大学生,也就留不住中低端商业和服务业的顾客,那儿没有投资机会,也就留不住企业投资者和企业高管,也就留不住高端商业服务业的顾客,于是,就没有人愿意到那儿去搞商业和服务业,没有了商业和服务业,那些有钱和有闲的人也不愿在那儿长住。没有繁荣的工商业,政府在那儿收不到税,你想,政府还会投大量的钱在那儿办医院、学校,搞交通建设吗?于是,那儿就成了“鬼城”。

一个地方要能兴盛起来,首先,要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能够吸引大量投资者到那儿去投资建企业。企业建起来了,就会吸引大量打工者和大学生到那儿去就业,也会吸引许多高端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这个地方的人口就会慢慢聚集起来;当人口聚集到一定层度,那些商业和服务业的投资者和从业人员,闻着风就都过来了,这些人的鼻子都很灵,目标顾客群在那儿,他们就会跟到那儿。接着下来,就是政府在那儿建学校和医院等。周围生活环境好了,最初到那儿去创业和打工的人就不再住在集体宿舍里,纷纷把自己的家属也接过来,纷纷考虑在那儿买房子安家了。于是,那儿的房地产业才能兴旺起来。这是一个正常的程序,第一步的关键是要能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投资者去那儿。不能什么也没有就先盖房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3-10 10:42:19
半床花影抱书眠 发表于 2018-3-9 09:41
为什么北京的房子的“效用”与山东银滩的房子的“效用”不一样呢?
我在前面已经说过了,住房的“效用” ...
北京房价高山东房价低的原因是北京对住房的需求远远高于山东。为什么需求多呢?北京的住房功能不仅仅是住,还有很多用途。表面是买住房,其实不是。有一例花100万买10平方米房子,根本不住,是为了户口,为了孩子上学。后来北京改变了有关政策,房价就腰折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3-10 10:48:56
1993110 发表于 2018-3-9 13:01
价格由供求决定,不是由效用决定,不是由边际效用决定。

如人们所说,以前的大哥大,功能比现 ...
谈完“效用”,我们就该谈谈房子的买者“可接受价格”了。
我先说说我那个连襟的儿子吧(我的外甥)。我连襟的老家是陕西绥德县人,他爷爷在绥德农村有个大院子,七、八间房,想要留给孙子,但孙子明确表示不要。陕西绥德县城里的房子,一手房每平方米的单价大约是2000元左右,二手房十几万元就能买一套,我那连襟两口子现在手头有五、六十万,在那儿全款买三套房没有问题,但他们决不考虑上那儿买房。上海二手房价目前每平方米的单价在6-10万元,远郊的二手房每平方也在3万以上,买一套70平米的房要250万左右。首付也要近百万,但他们一家还是决定不惜代价要在上海买房子,为此目的,都在拼命攒钱。本来他们可以选择到老家县城去买房的,他们为什么不去呢?
你说,北京、上海人多,对房子的需求量大,那末,北京、上海的这么多人又是从哪儿来的呢?其中的一半不都是从外地来的吗?他们为什么不回到老家去呢?他们在老家都是买得起房子的。为什么一定要不惜代价在北京、上海买房呢?答案只有一个,他们拼命也要在北京、上海定居,想要长久在北京、上海生活。北京人宁有种乎?上海人宁有种乎?
所以,他们对北京、上海的房子的“可接受价格”是很高很高的。这儿的房子价格再高,只要他们有一线希望能够攒够这笔线,甚至能够攒够首付钱,他们就能接受这样的价格。而他们老家县城的房子价格再低,他们不接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3-10 18:11:11
半床花影抱书眠 发表于 2018-3-10 10:48
谈完“效用”,我们就该谈谈房子的买者“可接受价格”了。
我先说说我那个连襟的儿子吧(我的外甥)。 ...
山东银滩就是这样,开发商在那儿盖了许多房子,但是,那儿附近没有许多工厂,外来人口在那儿的就业机会很少,赚不到钱,所以,打工者们和大学毕业生们首先就不会去那儿,因为在那儿找不到工作。

大哥觉得,效用等等决定价格,或者参与决定价格。
兄弟认为,供求决定价格,即货物数量和货币数量决定价格,价格仅仅是供求的后果。

1,为什么提人口呢?人口,就是买主。人口多,就是买主多。买主多,其中的有钱人就多。
甭管人口是怎么来的,甭管如何留住人口。反正,任何一个地方,只要人口多,买主就多,房价就相对高贵。

2,效用等等,可能对供给和需求有影响。这是在市场外面来看的。
那么到了市场里面,都有什么呢?就四样东西:
买主们,卖主们,
货币们,货物们。
那么到了交换的时候,都有什么呢?就二个东西:
一些货币,对流,一些货物。
此时再看上述对比着的货币数量和货物数量,就是价格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3-11 11:38:47
半床花影抱书眠 发表于 2018-3-10 10:20
这么跟您说吧,如果一个地方什么也没有,只有很多的人口,那末,这儿的人口很快就会流散。
第一、这儿的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3-11 13:54:55
石开石 发表于 2018-3-10 10:42
北京房价高山东房价低的原因是北京对住房的需求远远高于山东。为什么需求多呢?北京的住房功能不仅仅是住 ...
你说对了。有些人买房子不一定是为了住。就象你说的那个化很高的价格买了10平方米学区房的人(这样的人在北京为数不少),他买这个学区房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让他的孩子能进一所教育质量比较高的重点小学或中学,以帮助他孩子更好地成才,所以,这个学区房对他的“效用”是什么?就是能够“帮助他获得某种优质的教育资源”,这就是这套学区房对这位买房者的“效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3-11 14:34:46
1993110 发表于 2018-3-10 18:11
大哥觉得,效用等等决定价格,或者参与决定价格。
兄弟认为,供求决定价格,即货物数量和货 ...
我说的是:效用是影响价格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并不是说效用直接决定价格。从“效用”到“价格”,还有许多中间环节:
(1)“效用-价格比”,即商品效用与价格的比例关系。处于不同收入水平的人,能够接受的“效用-价格比”是不一样的。越是有钱人,越能够接受更低的“效用-价格比”;越是穷人,越是只能接受较高的“效用-价格比”。原因就在于穷人钱少,要求化出去的每一块钱都能为他提供较大的效用,而有钱人钱多,可以接受每一块化出去的钱只换取较小的效用。(这里有一个“货币效用递减”问题)。
(2)买者的购买力。买者的购买力主要取决于(1)买者的收入(包括经常性收入和非经常性收入);(2)买者的储蓄。短期购买力还包括买者的借贷或筹资能力。
(3)买者的可接受价格。首先,买者的可接受价格受到买者的购买力限制,一旦商品的价格(如房价)超过了买者的最大购买力,买者的可接受价格就无从谈起。其次,在买者的购买力范围内,买者对商品有一个最高可接受价格,一旦商品的价格高于买者的最高可接受价格,买者就会选择不买;如果商品的价格低于买者的最高可接受价格,买者就会产生购买意愿。
(4)“市埸需求”。如果买者对某种商品产生购买意愿,这就形成了对这种商品的需求。一个市埸范围内所有买者的购买意愿的总和,就形成了这个市埸对这种商品的需求。

因为北京的房子的效用对许多人来说都非常大,所以,北京房子的“效用-价格比”极高;
因为北京房子的“效用-价格比”高,所以,许多买者对北京房子的“最高可接受价格”也非常高,甚至对相当一部分人来说,这个“最高可接受价格”接近于他所能调动的全部购买力(包括全部积蓄和未来若干年的大部分收入);所以,北京房价再高,也仍然在许多人的“最高可接受价格”范围内,也就是说,在这么高的房价下仍然有大量具有购房意愿的人。

当市埸上的某种商品供不应求时,该种商品的价格就会上涨,价格上涨的结果,一方面是降低该种商品的“效用-价格比”,从而使该种商品的价格超越部分买者的“最高可接受价格”,使这部分买者退出对该种商品的需求;另一方面,商品价格的上涨还可能超过部分买者的最大购买力,直接将这部分买者踢出市埸,从而使市埸恢复供求平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3-11 14:42:16
半床花影抱书眠 发表于 2018-3-11 14:34
我说的是:效用是影响价格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并不是说效用直接决定价格。从“效用”到“价格”,还有许 ...
(1)“效用-价格比”,即商品效用与价格的比例关系。处于不同收入水平的人,能够接受的“效用-价格比”是不一样的。越是有钱人,越能够接受更低的“效用-价格比”;越是穷人,越是只能接受较低的“效用-价格比”。原因就在于穷人钱少,要求化出去的每一块钱都能为他提供较大的效用,而有钱人通常相对不太在乎钱,可以接受每一块化出去的钱只换取较小的效用。
大哥的内容,意思,可以化繁为简,开门见山,见山是山:

钱多多花,钱少少花,

钱少价低,钱多价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3-11 14:47:36
半床花影抱书眠 发表于 2018-3-11 14:34
我说的是:效用是影响价格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并不是说效用直接决定价格。从“效用”到“价格”,还有许 ...
因为北京的房子的效用对许多人来说都非常大,所以,北京房子的“效用-价格比”极高;
因为北京房子的“效用-价格比”高,所以,许多买者对北京房子的“最高可接受价格”也非常高,甚至对相当一部分人来说,这个“最高可接受价格”接近于他所能调动的全部购买力(包括全部积蓄和未来若干年的大部分收入);所以,北京房价再高,也仍然在许多人的“最高可接受价格”范围内,也就是说,在这么高的房价下仍然有大量具有购房意愿的人。
大哥的内容,意思,就是:
北京人多,买房子的买主也多。北京钱多,有钱人也多,有钱的买主也多。
北京的房子相对太少。人多粥少,不够匀的。
那么,钱多者先得(即价高者先得,即物以稀为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3-11 15:47:13
1993110 发表于 2018-3-11 14:47
大哥的内容,意思,就是:
北京人多,买房子的买主也多。北京钱多,有钱人也多,有钱的买主也多。
北 ...
其实,大部分老北京人都早已有房子住了,即使由于家庭人口的增加或改善居住条件的需要,所想购买的房子也不会很多。
问题是,近二十多年来,北京涌入了大量外来人口,全国的人都往北、上、广、深涌。这些外来人口来了就不想走了,因为北京的生活条件比起他们老家来实在是好得太多了。为什么北京人能住在这么好的地方?有这么好的教育条件和医疗条件?有这么好的居住环境?有这么好的就业机会和做生意机会?有这么高的收入水平?大家都是人生父母养的,你老北京人能,我为什么不能?北京人宁有种乎?我就是不回老家去了,我要一辈子扎根在北京,我还要让我的子孙后代也扎根在北京。而扎根在北京的一个首要条件就是:在北京有一套房子,在北京这块地方有一小块完全属于我的地盘。这就是许多人为了在北京买房不惜付出最大代价的原因,是许多北京购房者对房子的“最高可接受价格”(用土话说,就是对高房价的承受能力)特别高的原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3-11 15:51:21
半床花影抱书眠 发表于 2018-3-11 15:47
其实,大部分老北京人都早已有房子住了,即使由于家庭人口的增加或改善居住条件的需要,所想购买的房子也 ...


兄弟的意思是,大哥用效用等等,来分析价格的形成,很难很难走通。其实,是偏差和落后和错误的思路了。

马克思的思路,是正确的。

另外,自古以来,古今中外,大家都用钱,这个钱,就是一般等价物的代表,这个钱,就否定了效用对价格的作用。这个钱,就在表明:价格无非是货物数量,引申为一般化财富的数量,是无差别的数量,是通用性的数量。

再一点,价格不是买主和卖主一对一的事情,而是所有买主和所有卖主的共同决定。那么这种共同决定,其实就表明,个体性的效用这种东西, 不起作用。

另外,买主们,卖主们,他们共同的决定,互相的竞争,各自的主观意愿意志等等,等价于货物数量和货币数量的客观性的决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3-12 10:59:57
石开石 发表于 2018-3-10 10:42
北京房价高山东房价低的原因是北京对住房的需求远远高于山东。为什么需求多呢?北京的住房功能不仅仅是住 ...
石先生已经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例子: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房子不是一定用来“住”的。石先生例子中的这所100万元买来的10平方米的学区房,他对买房者的用处就是“能够让他的儿子进一所教育质量高的重点小学或重点中学”。
这就涉及到经济学中的“效用”概念。究竟什么是“效用”?我对“效用”下的定义是:“效用不是物,而是物与人的关系”。正因为是“物与人的关系”,这个关系就是可以变化的,可以多种多样的,还可以因为其他外在因素变化而变化的,例如,因为ZF的政策变化而变化,如果ZF关于上重点小学或重点中学的政策变了,“学区房”的这种效用就可能不存在了。
要想建立一个新的理论,这个新理论中的种种概念都需要重新定义,而且,重新定义后的概念内涵和外延,要经得起种种现实情况的考验,即能够解释种种现实现象,并能自圆其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3-12 11:22:56
半床花影抱书眠 发表于 2018-3-12 10:59
石先生已经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例子: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房子不是一定用来“住”的。石先生例子中的这所10 ...
还是不要用效用,用用途更准确。效用是满足程度,用途是有什么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3-12 11:49:44
半床花影抱书眠 发表于 2018-3-11 15:47
其实,大部分老北京人都早已有房子住了,即使由于家庭人口的增加或改善居住条件的需要,所想购买的房子也 ...
再给你举个例子:
有一位大学毕业生,老家是某边远省份的某小县城的。大学毕业后在北京已经打拼8年了。在某IT公司从事程序员的工作,每月到手工资为1.2万元,打拼8年,已积攒了60万元存款。
1、该大学生某次逛商埸,看到商埸内有一种贵州茅台酒,原价2万元一瓶,现在降价促销,只要1万元一瓶。你认为,这位大学生会对这1万元一瓶的茅台酒产生购买欲望吗?
分析:
(1)从绝对购买力来说,这位大学生是买得起这瓶酒的,因为他有60万的存款呢。
(2)但是,这位大学生如果没有非常特殊情况(如为了升职想讨好上司,为了举办婚礼等),通常是不会产生购买这种茅台酒的欲望的。这位大学生平时与同学、朋友聚会时,也可能喝点酒,但通常只会喝每瓶价格在100元以下的酒,而通常不会喝1万元一瓶的酒,即使贵州茅台酒的味道再好,也不会喝。原因就是1万元一瓶的酒的“效用-价格比”太低,一瓶酒,几个老同学一人一小杯就喝完了,而要花去整整1万元,对这些外地到北京来打拼的大学生,1万元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2、这位大学生,一般情况下不会对1万元一瓶的酒产生购买欲望,但是,对北京动辄价格数百万元的房子却可能产生购买欲望。因为他要留在北京,他不想回到他老家那个边远省份的小县城去。他所学的IT行业的程序员的专业,也许在那个边远省份的小县城根本找不到用武之地,也不可能拿到每月1.2万元的工资收入,当然,留在北京还有许许多多其他好处。所以,他必须在北京买房,这对他来说,是“百年大计”。
(1)北京二环以内的房子,这位大学生是不敢想的,因为那儿的房价绝对超过了他的购买能力。所以,他对北京二环以内的房子不会产生需求。
(2)如果他发现五环附近的房子他有可能买得起,他就会关注五环附近的房价。所谓“买得起”,包括两个方面:A。他积蓄的钱能够付得起买房的首付和相关税费吗?如果不够的话,他还可以考虑父母能否给予帮助,或者能否向亲友借一些钱;B。他今后每月的工资收入,除了留出必要的生活开支外,是否够还“房贷”和其他借款?为此,他可以将今后必要的生活开支压缩到最低。如果经过计算,五环附近的房子他可能买得起,他就可能对五环附近的房子产生购买欲望,即对五环附近的房子产生需求。
(3)如果这位大学生发现。他连五环附近的房子都买不起,那末,他可能将眼光转移到通县、河北燕郊这些地方,当然,其条件是这些地方离北京他上班的公司所在地的交通有了很大的改善,他每天可以坐地铁或公交上下班。这就产生了对通县、河北燕郊等地房产市埸的需求。
你不是认为高房价是因为需求增长而产生的吗?那末,需求又是怎样来的呢?需求就是购买欲望的总和,就是从“买者可接受的效用-价格比”转化而来的。买者可接受的效用-价格比买者的购买欲望市埸需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