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404 4
2009-11-26
人民日报:企稳时政策勿折腾 拐点论是唯心主义 


当前,世界经济形势有所好转,我国经济增长实现“保八”更是已成定局。此时观察经济形势,研究经济工作,要注意客观冷静,防止“拐点”思维。因为对形势的判断一“拐”,随之而来的政策、措施难免也跟着“拐”。但如果拐得不是时候、不是地方,拐得与客观形势不符,与经济规律相悖,就难免闹出一番“折腾”。

经济的发展,抑或事物的发展,的确会有“拐点”。如水有沸点、冰点,到这个临界点形态就会改变。这个“点”即质变、飞跃、转折,但它的出现,要经过量变的若干阶段和积累的若干过程,不可能招之即来,挥之即去。而且,事物的发展更多展现的是渐进的阶段,是积累的过程,其转折更多呈“U”字形,已经“触底”也难见其“点”;而不大呈“V”字形,经过某一“点”就幡然一新,大起大落。
  偏好“拐点”者的病根,是唯心主义、懒汉哲学,是惯于攻其一“点”不计其余。经济危机来时麻木不仁,看不见下滑,因为还没落到“点”,就无视剧变,不见危机;经济稍有好转又盲目乐观,夸大上升面,因为“点”已过,就无视隐患,不见问题。群众讽刺这种懒汉是“三拍干部”:决策时拍脑袋,I'm god(我是上帝);执行时拍胸脯,I'm boss(我是老板);出事时拍屁股,I'm sorry(我对不起)溜之大吉。靠着拍脑袋拍胸脯拍屁股看问题作判断出主意,还不“拍”出个“拐点”来?
  偏好“拐点”者的用心,盖因急于求成。历史教训一再说明,我们出问题、犯错误,很多是由于急于求成,盲目行动。过急必导致工作过粗,草率决策,鲁莽行事;过粗又导致措施过头,调门升高,上纲上线;终于搞得局面难以收拾,只好用一种倾向去纠正另一种倾向,左右摇摆。此即谓“折腾”。折腾使我们吃过许多苦头,留下无穷麻烦,浪费不少光阴。“不折腾”的呼喊,警钟长鸣,振聋发聩。
  的确,经过一段海啸般席卷而来的金融危机,当前世界经济大局已基本稳住,并出现了明显回暖的积极现象,但绝非“拐点”已至,从此一片光明。世界经济发展的基础并不稳固,发展的动力不足。金融危机爆发前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至今没有一项得到根本性解决。我国经济今年虽然“保八无忧”,但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在延续,经济运行中的困难和问题依然突出,经济企稳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实现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任务还相当艰巨。
  这种形势,与其讲“拐点”,毋宁讲“企稳回升”较为恰如其分。“企稳”的“企”字很形象,既是停止了下滑、稳住了局面、企步而前行;又像是“企鹅”踮着脚向前跑,还不够稳当、不够踏实,尤须谨慎小心、兢兢业业。当前经济政策,稳扎稳打稳进比较实事求是。刺激经济增长的针头不能拔得太早,因为刚打过强心针;但输入的药水可适当调整,体质的改善要下更大功夫。
  勿沉湎于“拐点”,要防患于“折腾”,意在继续增强忧患意识和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巩固和发展来之不易的“企稳回升”局面,继续以克难攻坚的狠劲、百折不挠的韧劲和坚持不懈的后劲,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11-26 10:01:08
水文,没实质内容,更党章差不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26 10:03:24
没有落实。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26 11:51:1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26 20:41:46
推荐大家 看看华尔街日报 对这篇文章的评论http://cn.wsj.com/gb/20091126/CWS190245.asp?source=rss#pubcom

“这是一篇哲学性很强但经济性很弱的文章。尽管政策上应该防止“折腾”这个结论是对的,但政策上的“折腾”其实不是因为政府偏好拐点思维,而是缺乏拐点思维所致。拐点并不是像作者所说的是“质变、飞跃和转折”的点,那是极值点而非拐点,拐点是运行趋势开始出现变化的点。以开车为例,踩刹车时就出现了拐点,但车还在继续运行,只不过速度放缓了,而停下来才出现所谓“质变、飞跃和转折”的极值点。

当然,极值点很难判断,正如炒股时很难逃顶或抄底一样,很容易“拍脑袋”出现判断误差,但拐点相对还是容易把握的,并不是文中所谓的“偏好拐点者的病根,是唯心主义、懒汉哲学”。政策之所以出现折腾,就是因为没有把握拐点来临时的趋势变化,最终在极值点来临时惊慌失措,于是政策措施也开始大起大落反反复复地折腾起来。

另外,作者也有倒因为果之嫌。中国经济目前还是以政府主导为主,更多的时候是政策莫名其妙的折腾导致了经济频繁出现拐点,让人很难把握经济运行的真实状态,然后政府在进退两难中继续折腾,如此往复。因此,中国经济要想避免拐点和折腾,首先,政府要避免折腾,要以市场化为目标,要以“三个有利于”为目标;其次,在受到外部不确定性的冲击时,政府还要准确把握拐点的趋势,不能盲目乐观和盲目悲观地折腾。


这让我想起 08年政策的360度转变
今天华尔街日报 还有个形容中国的政策——印象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