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tsnet 发表于 2018-3-17 23:16 
中国故事确实该讲,但是成功的精髓是否跟官方想要的一致,那就是另一回事了,这也就是一直出不来的原因吧
应该不是吧。
应该,就是搞不出来。
其实,能解释中国的经济,或者,能解释美国的经济,或者,能解释老挝的经济,那就能解释社会经济,就能解释全世界的经济。
但是,这需要很好的学术的成果。
而这个很好的学术的成果,搞不出来。
搞不出来的原因,主要是大家的学术兴趣不那么普遍,不那么浓厚。
因为,中国的经管专业的学者学生足够多了,爱好经管领域学术的人也足够多了,合计能有几千万人次了,又经过了几十年了,到现在还是搞不出来,这应该就是学术兴趣的问题了,不那么普遍,不那么浓厚。
什么叫学术兴趣?
学术兴趣,不等于去国内外有名的期刊上发表论文,不等于对专业书籍背诵的滚瓜烂熟,也不等于追逐时髦名利,
学术兴趣,就是针对社会经济现象,或者针对党和国家和人民的直接需要和间接需要,或者针对理论与实践当中的那些老课题、新课题、潜在课题,去深入观察思索,去长期观察思索,去发现提出问题,研究解决问题,非要搞得明白,来个水落石出。
那么换句话说,为什么搞不出来呢?就因为搞的人太少,长期搞的人太少太少,都是知难而退了,搞其他的去了。
假若有一百个学者学生长期来搞,非要搞出来不可,那么几十年下来,至少能见到眉目了,至少能搞出一多半了。
可是,现在大家见到了几个模型了呢?即便是非公认的模型,不成熟的模型,加起来有多少个呢?
按说,那至少得有几十个,才令人满意吧?
那么,假若至少有几十个的模型,又能够有比较普遍、比较长期的研讨琢磨,那应该能有三两个模型脱颖而出吧?
回到主题来说,假若非要在李稻葵和
胡景北二人当中来选择,兄弟那就选择支持李稻葵了。
为什么啊?
因为,李稻葵的态度、立场、看法,那至少能给大家鼓劲,能给大家提供目标、任务,能加强学术兴趣。
那么,胡景北的看法,无论多么有道理,则在学术兴趣普遍不浓厚的前提下,不管用啊,是正确的牢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