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储蓄的决定因素
储蓄是收入的函数(收入减消费所剩余),不是利率的函数,(古典经济学认为储蓄是利率的函数);
2、储蓄的概念
储蓄与银行存款概念是不同的,储蓄指所有消费后剩余部分,不管你是存入银行,还是现金,还是买了证券(股票、债券等),那都是储蓄;
3、储蓄与投资的恒等
储蓄与投资恒等,投资指所有未消费掉的已创造出来的财富;对应上一条中的国民的储蓄的货币符号;
通常认为的利率调整的储蓄与投资概念可以理解为动态的概念,在变化中平衡,上面的储蓄与投资可以认为是静态(瞬间)的概念;
5、储蓄在金融市场的构成
储蓄=流动性好的货币(交易需求、预防需求与投机需求)+流动性差的金融资产符号(其他证券等);
6、市场利率的决定因素:
市场利率是货币市场货币利率与其他金融市场利率的共同反映或决定因素;
注:凯恩斯认为市场利率的决定因素仅是货币市场决定,可能是认为其它金融市场利率变坏是由货币市场利率变坏引致的;
5,关于投资
凯恩斯理论假设短期内物价、技术水平、人口不变化,那么投资量取决于投资成本,即资本的价格(市场利率)
6、国民收入循环
国民收入增加->(金融市场)货币交易需求增加(货币供给量不变)->市场利率上升->(产品市场)投资减少->国民收入增加趋缓(或减少)->市场利率下降->->->->->->国民收入增加->->->->再循环
国民收入水平->金融市场的货币的供求->市场利率(从而决定银行利率、证券利率)->产品市场的投资->国民收入水平->金融市场货币的供求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3-17 19:08:25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