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古典宏观经济理论,价格水平降低导致下面哪些变量减少?
A产出B就业C名义工资D实际工资
2、下列那种情况有利于本国产品出口?
A本币名义汇率下降B本国发生通胀C外国发生通胀D两国发生通胀,但本国通胀高与外国通胀
都是不定项,第二题我觉得如果直选的话,肯定是ABD,如果根据曼昆的e=EP/P*(e代表实际汇率,E代表名义汇率,P为本国商品价格,P*为外国商品价格)的公式,通胀导致P上升,则e上升,那本币就升值了,岂不是出口就减少了?~~~头晕啊,搞不懂~~~~~~,请各位大虾帮帮我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28 19:58:35编辑过]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第一题我选C!古典模型中,价格不影响实际变量!
第一题,根据古典两分法,可选C,名义变量不决定实际变量。
2.A当名义汇率下降时,实际汇率下降,即本国商品的竞争力增强,净出口增加。
B本国发生通胀,实际汇率上升,净出口减少
C外国发生通胀,实际汇率下降,净出口增加
D两国发生通胀,但本国通胀高与外国通胀,实际汇率上升,净出口减少。
故选AC,因为这本书是以美国为本国,而且用的是间接标价法。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28 20:31:01编辑过]
那你的意思是不有利于本国产品出口?
本国商品物价上升,P的值变大,实际汇率上升,美国的商品相对于其他国家的商品价格上升,是应该不利于出口吧。
我看的高鸿业书上怎么写的是分子是国外价格与名义汇率的乘积,分母才是国内价格呢?如果是美国是国内,美国发生通货膨胀,也就是美元实际贬值,意味着国外商品相对国内商品变得更加昂贵,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国内商品的竞争力增加,从而增加出口。
高鸿业的书上用的是直接标价法。而曼昆的书上用的是间接标价法。曼昆的书上的分子是以外币表示的本国商品的外币价格,而高鸿业的书上则是以本币表示的外国商品的本币价格。
这种题目没有用可能的条件,大致可以理解为其他条件都不变,仅题目中所提到的条件改变。
同意三楼的看法